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为何会出现龅牙、高低不平?

种植牙出现“龅牙”(即牙冠突出、前倾)和“高低不平”的问题,确实很常见,也确实让人困扰,这通常意味着种植牙的最终修复体(牙冠)在位置、角度或高度上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影响了美观和功能。

种植牙为何会出现龅牙、高低不平?-图1

别担心,这种情况是可以处理和改善的,但关键在于及时就医,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正确的修复措施。

🔍 可能的原因分析

种植牙出现“龅牙”和“高低不平”的原因可能涉及多个环节:

  1. 种植体植入阶段的问题(手术层面):

    • 位置偏差: 种植体植入时,在牙槽骨中的位置(近远中、颊舌向、深度)不够理想,植入时角度过于靠前或靠后,导致牙冠最终位置不协调。
    • 角度偏差: 种植体植入的轴向(角度)不正确,为了避开神经或骨量不足,医生将种植体倾斜植入,或者因为技术问题导致角度偏差,最终牙冠就会显得前倾(龅牙)或歪斜。
    • 深度不当: 种植体植入过深或过浅,会影响牙龈的形态和牙冠的边缘位置,也可能导致牙冠看起来突兀或高低不平。
    • 骨量不足: 种植区域骨量不够(宽度、高度),医生可能进行了植骨,但如果植骨效果不佳或种植体位置选择受限,也可能影响最终修复效果。
  2. 修复体制作阶段的问题(技工层面):

    • 取模不准: 取印模是制作牙冠的关键一步,如果取模时牙龈有出血、变形,或者印模材料收缩变形,或者没有精确转移种植体位置,会导致技工室制作的牙冠与实际牙龈形态和种植体位置不匹配。
    • 技工室加工误差: 技工在制作牙冠(尤其是全瓷冠)时,可能存在蜡型雕刻、堆瓷、烧结、上釉等环节的误差,导致牙冠的形态、大小、角度、咬合面与邻牙不协调。
    • 咬合设计不当: 牙冠的咬合面(与对颌牙接触的部分)没有精确调磨,存在早接触点(高点),导致咀嚼时感觉不平,甚至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不适,牙冠高度也可能因此显得异常。
    • 牙冠形态设计问题: 牙冠的唇颊侧(正面)突度设计过大,或者没有与邻牙的形态、牙龈弧线协调一致,就会显得“龅牙”或突兀。
  3. 愈合与软组织因素:

    • 牙龈萎缩: 种植体周围牙龈在愈合过程中发生萎缩,导致种植体颈部暴露,牙冠边缘位置显得过低,与邻牙牙龈高度不一致,造成“高低不平”。
    • 牙龈增生/纤维化: 种植体周围牙龈过度增生或纤维化,形态臃肿,也可能影响美观,感觉“不平”。
    • 邻牙移位: 种植体植入后,邻牙可能发生轻微的移位(倾斜、伸长),改变了原有的咬合关系和空间,使得原本合适的牙冠显得高低不平或位置异常。

🛠 如何解决和改善?

最重要的一步:立即联系你的种植医生或修复医生进行复诊! 不要自行调整或忍受。

医生会通过以下步骤诊断并制定方案:

  1. 临床检查:
    • 观察种植牙牙冠的位置、角度、与邻牙的关系、牙龈形态、咬合接触情况。
    • 用探针检查牙龈健康度、是否有牙周袋。
    • 让你做各种咬合动作,感受是否有早接触点、干扰点。
  2. 影像学检查:
    • 根尖片(X光片): 这是基础检查,可以观察种植体在骨内的位置、深度、角度,以及牙冠与种植体的连接情况,有时能看出明显的角度或位置偏差。
    • 曲面断层片: 可以同时看到全口情况,但对于单个种植体的细节显示不如根尖片精确。
    • CBCT(锥形束CT): 这是最精确的检查手段,可以三维立体地展示种植体在牙槽骨中的精确位置、角度、周围骨量、与重要解剖结构(神经管、上颌窦)的关系,对于判断“龅牙”和“高低不平”的根本原因(尤其是种植体位置问题)至关重要。
  3. 取模或数字化扫描:

    为了精确分析咬合关系和牙冠形态,医生可能需要取研究模型或进行口内数字化扫描,在模型或电脑上分析问题所在。

🛠 根据诊断结果,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

  1. 调整现有牙冠(如果问题轻微且可调改):

    • 咬合调整: 如果主要是咬合高点导致“不平”,医生可以在牙冠上精确调磨高点,重新建立平衡的咬合关系,这通常在口内就能完成。
    • 形态微调: 如果牙冠形态略有偏差(如突度稍大),且不影响强度,医生也可能进行少量磨改,但这需要非常谨慎,避免损伤牙冠或影响美观。
  2. 重做牙冠(修复体):

    • 这是最常见且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如果牙冠本身制作有误(角度、形态、高度不合适),或者牙龈形态发生了变化(如萎缩),或者咬合调整无法解决问题,就需要制作一个新的牙冠。
    • 取模/扫描: 医生会重新取精确的印模或进行数字化扫描。
    • 技工沟通: 医生会向技工室详细说明问题所在和修复目标(如改善角度、调整突度、匹配牙龈高度等)。
    • 制作新牙冠: 技工室根据新要求制作牙冠,现在数字化设计(CAD/CAM)和3D打印技术能更精准地控制牙冠的角度和形态。
  3. 手术干预(如果问题根源在种植体本身):

    • 种植体位置/角度严重偏差: 如果CBCT显示种植体植入位置或角度严重错误,是导致“龅牙”和“高低不平”的根本原因,并且无法通过简单调改牙冠解决,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修正
    • 手术方式:
      • 种植体表面处理+骨增量+软组织移植: 对于角度偏差不大但位置稍有问题的情况,医生可能尝试在种植体周围进行骨增量(植骨)和软组织移植(如牙龈移植),改善骨量和牙龈形态,为后续制作更理想的牙冠创造条件。但这效果有限,且技术要求高。
      • 取出旧种植体,植入新种植体: 这是最彻底但创伤最大、风险最高、费用也最高的方案,需要完全取出原有种植体,待骨愈合后(可能需要植骨等待更长时间),在精确规划的位置和角度重新植入一个新的种植体,这通常是在其他方法都无效时的最后选择。务必谨慎评估!
  4. 处理软组织问题:

    • 牙龈萎缩: 如果牙龈萎缩导致“高低不平”,可以通过牙龈移植手术(如游离龈瓣移植、结缔组织移植)来增加牙龈组织的厚度和高度,覆盖暴露的种植体颈部,改善美观和健康。
    • 牙龈增生: 对于过度增生的牙龈,可能需要进行牙龈成形术,修剪多余的牙龈组织,恢复正常的牙龈轮廓。

📌 重要建议

  1. 不要拖延: 出现问题后越早处理越好,轻微的咬合问题长期存在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牙齿磨损、甚至种植体周围炎,美观问题也会持续困扰你。
  2.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 处理种植牙修复问题,尤其是涉及手术修正或复杂重做的,对医生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非常高,如果对原医生的处理方案或能力有疑虑,可以寻求第二意见,咨询其他资深种植或修复专家。
  3. 沟通清晰: 在复诊时,清晰、具体地向医生描述你的不适和困扰(哪颗牙感觉高?高多少?什么情况下最明显?咬东西时感觉如何?对美观有多不满意?),提供照片或视频(如有)也很有帮助。
  4. 了解方案和风险: 对于任何治疗方案,特别是手术方案,务必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具体步骤、预期效果、潜在风险、费用以及愈合时间,再做出决定。
  5. 日常维护: 无论选择哪种修复方式,之后都要特别注意种植牙的日常维护(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定期洁牙和复查),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种植体周围炎,这是长期成功的基础。

种植牙出现“龅牙”和“高低不平”是修复效果不佳的表现,虽然令人烦恼,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通过重做牙冠或调整咬合得到满意的解决,关键在于及时就医,让医生通过专业检查(尤其是CBCT)准确诊断问题根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修复方案,不要因为怕麻烦或担心费用而拖延,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处理起来会更复杂、更痛苦、花费也更高。💪🏻

希望你能尽快找到合适的医生解决问题,早日恢复自信的笑容和舒适的咀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