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通常需要1.5到3年甚至更长时间,具体取决于牙齿问题的复杂程度和矫正目标,以下是牙齿矫正的主要步骤:

🦷 第一阶段:咨询、检查与方案制定
-
初次咨询:
- 你会与正畸医生进行详细的面谈。
- 医生会了解你的主诉(为什么想矫正?)、期望达到的效果、既往口腔病史、全身健康状况等。
- 医生会进行初步的口腔检查,观察牙齿排列、咬合关系、面部轮廓等。
-
全面检查与数据采集:
- 口腔检查: 更详细的检查牙齿、牙龈、牙周状况、颞下颌关节等。
- 影像学检查:
- 全景片: 观察全口牙齿、牙根、牙槽骨、颌骨情况。
- 头颅侧位片: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估骨骼关系、牙齿位置、面部软组织轮廓,是制定方案的关键依据。
- CBCT(锥形束CT): 对于复杂病例(如埋伏牙、骨量不足、需要手术等),提供三维立体影像,更精确评估骨骼和牙齿位置。
- 取模:
- 传统方法:用藻酸盐或硅橡胶材料在口腔内取模,制作石膏模型。
- 数字化口扫:使用口内扫描仪直接获取口腔的数字模型,更舒适快捷,且可用于数字化设计。
- 拍摄面部及口内照片: 记录矫正前的面部微笑、侧貌、牙齿排列等状态,用于对比和方案设计。
-
诊断与方案制定:
- 医生综合所有检查数据(模型、影像、照片)进行诊断分析,明确牙齿和颌骨存在的问题(如拥挤、稀疏、龅牙、地包天、偏颌等)。
- 制定矫正方案:
- 确定矫正目标(功能与美观)。
- 选择矫正器类型(传统金属托槽、陶瓷托槽、自锁托槽、隐形牙套等)。
- 制定治疗计划(是否需要拔牙?拔哪几颗?是否需要骨钉?是否需要手术?矫正大致时间?)。
- 预估费用和复诊周期。
- 与患者沟通: 医生会详细解释诊断结果、治疗方案、预期效果、治疗时间、费用、风险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事项,患者有充分的时间提问并做出决定。
🦷 第二阶段:治疗前准备
-
口腔基础治疗:
- 治疗现有的口腔疾病,如蛀牙(补牙)、牙周炎(牙周治疗)、牙龈炎等,确保口腔健康是矫正成功的基础。
- 必要时进行洗牙。
-
拔牙(如需要):
- 对于严重拥挤或需要为其他牙齿腾出空间的病例,可能需要拔除部分健康牙齿(通常是前磨牙)。
- 拔牙通常在戴矫治器前完成,有时也会在矫正过程中根据需要拔除。
-
分牙(如需要):
在戴传统托槽或隐形牙套前,有时需要在待移动的牙齿之间放置分牙圈或分牙簧,使牙齿之间产生微小间隙,方便后续放置矫治器附件或弓丝入槽,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2周。
🦷 第三阶段:佩戴矫治器与主动矫正
-
粘接托槽或佩戴牙套:
- 传统/自锁托槽: 医生会用特殊的粘接剂将金属或陶瓷托槽精确地粘在牙齿的表面,然后安装弓丝(开始可能用较细的镍钛丝)。
- 隐形牙套: 医生会指导你佩戴第一副牙套,你需要确保牙套完全贴合牙齿,之后会按照计划更换下一副牙套(通常每1-2周更换一次)。
- 其他类型: 如舌侧矫治器,粘接过程更复杂。
-
开始矫正:
- 矫治器(托槽+弓丝或隐形牙套)开始发挥作用,对牙齿施加持续、轻柔的力,引导牙齿在牙槽骨中缓慢移动到目标位置。
- 复诊调整: 这是矫正过程中最频繁的阶段。
- 传统托槽: 通常每4-8周复诊一次,医生会更换更粗或不同形态的弓丝,调整弓丝的弯曲或更换橡皮筋(牵引钩),施加新的力量,有时会更换托槽或附件。
- 隐形牙套: 通常每6-8周复诊一次,医生检查进展,更换新的牙套序列,并可能使用附件或橡皮筋辅助移动。
- 复诊目的: 评估牙齿移动情况,调整力值,确保按计划进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托槽脱落、弓丝刺嘴等)。
-
中期调整(可能):
- 在矫正过程中,医生可能根据牙齿移动的实际情况,对原定方案进行微调。
- 可能需要使用骨钉(微种植钉)来提供额外的支抗力量,帮助某些牙齿更有效地移动。
🦷 第四阶段:矫正完成与保持
-
拆除矫治器:
当牙齿移动到预定位置,咬合关系达到预期目标后,医生会拆除所有矫治器(托槽、弓丝或最后一副隐形牙套)。
-
保持阶段(极其重要!):
- 目的: 矫正完成后,牙齿和颌骨需要时间稳定在新的位置,牙槽骨改建和牙周组织稳定需要时间,且牙齿本身有回到原来位置的趋势(复发)。
- 保持器类型:
- 透明压膜保持器: 类似隐形牙套,覆盖在牙齿外侧,美观舒适。
- 传统Hawley保持器: 有塑料基托和金属丝,包裹牙齿。
- 固定舌侧丝保持器: 用粘接剂将一根金属丝粘在牙齿的内侧(舌侧),通常用于前牙区。
- 佩戴要求:
- 通常要求全天佩戴至少3-6个月。
- 之后过渡到仅夜间佩戴,通常需要持续至少2年,甚至更长时间(终生夜间佩戴是很多医生推荐的最佳实践)。
- 严格遵守佩戴时间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 第五阶段:定期复查
- 即使在保持阶段,也需要定期(如每3-6个月或按医生要求)回医院复查。
- 医生会检查保持器的佩戴情况、牙齿稳定性、口腔卫生状况等,确保矫正效果的长期稳定。
📌 重要提示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牙齿问题、口腔状况、矫正目标不同,具体步骤和时间会有很大差异。
- 患者配合: 矫正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配合度,包括:
- 严格遵守复诊计划。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等),否则容易导致龋齿和牙龈炎。
- 遵医嘱佩戴橡皮筋、保持器等。
- 避免啃咬硬物、黏性食物,以免损坏矫治器。
- 选择专业医生: 牙齿矫正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医疗行为,务必选择有资质、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进行诊治。
了解这些步骤有助于你对矫正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准备。💪🏻 如果你有具体的问题,建议直接咨询正畸医生获得针对你个人情况的详细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