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拍片多久?2025年最新流程与时间详解,一篇看懂!
牙齿矫正前,“拍片”几乎是每个患者的必经环节,但不少人对“拍片”充满疑问:矫正牙齿为什么要拍这么多片?拍一次要多久?整个流程耗时吗? 作为从业10年的牙科专家兼高级内容策划,今天就用一篇干货,为你详细拆解“矫正牙齿拍片”的全流程,让你提前心中有数,不再焦虑!

先搞懂:矫正牙齿为什么要拍片?
很多人觉得“矫正不就是戴牙套吗?直接拔牙不就行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牙齿矫正本质是“通过移动牙齿,让咬合、面型、功能达到和谐”,而拍片就是医生的“透视眼”,能帮我们看到肉眼看不到的“深层信息”。
拍片的核心目的有3个:
- 评估牙齿“家底”:有没有埋伏牙(长在骨头里的牙)、多生牙、牙根吸收等问题,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矫正方案。
- 分析骨骼关系:上下颌骨是前突、后缩还是正常?有没有地包天、龅脸等骨骼问题?普通矫正无法解决骨骼问题,需要提前设计方案(比如是否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测量牙齿移动空间:通过片子计算牙齿需要移动的距离、牙槽骨的支撑情况,避免矫正中“牙根穿出骨头”等风险。
矫正牙齿拍哪些片?每张片要拍多久?
矫正前的拍片不是“随便拍一张”,而是“组合套餐”,具体拍哪些,取决于你的牙齿复杂程度,但常见的主要以下4类,每张片的拍摄时间差异很大:
口腔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5-10分钟
作用:看全口牙齿、牙根、牙槽骨、颌骨情况,比如有没有蛀牙、牙周炎、埋伏牙、牙根是否弯曲。
拍摄时间:很快!躺在机器上,咬住一个咬合垫,机器绕着你转一圈(约10秒),1-2分钟就能出电子版结果。
注意:拍摄时要摘掉金属牙套、项链,保持头部静止,避免图像模糊。
头颅侧位片—— 10-15分钟
作用:这是矫正的“核心片”!用来测量骨骼角度(比如ANB角、SN-MP角)、牙齿倾斜度、软组织面型(是否凸嘴、下巴后缩),是制定“拔牙不拔牙”“是否扩弓”等关键方案的依据。
拍摄时间:比全景片稍慢,需要站在机器前,耳朵贴住定位器,牙齿自然咬合,嘴唇放松,拍一张侧位片+一张正位片(部分医院只拍侧位),整个过程约5分钟,加上摆位时间,总共10-15分钟。
注意:拍摄时不能吞口水、转头,否则图像会失真,影响医生判断。
CBCT(锥形束CT)—— 10-20分钟
作用:三维立体看骨头!普通全景片是“二维平面”,CBCT能360°展示颌骨厚度、牙齿位置(比如埋伏牙在骨头的哪个深度)、神经管位置(避免矫正中碰到下牙槽神经),对复杂病例(如骨性错颌、埋伏牙牵引)至关重要。
拍摄时间:相对较长,需要站在机器里,双手举过头顶,保持静止,机器会旋转扫描(约20秒),但加上摆位、校准时间,总共约10-20分钟。
注意:孕妇禁做!如果怀孕,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改用其他检查方式。
口腔小牙片(根尖片)—— 按颗计算,每颗1-2分钟
作用:针对单颗牙齿的“特写”,比如看某颗牙有没有牙根折断、根尖炎症、牙槽骨吸收,常用于检查牙周炎患者或需要拔牙的牙齿。
拍摄时间:每颗牙1-2分钟,拍几颗就几分钟,需要将胶片/传感器放在牙齿和牙龈之间,用 biting stick 固定,然后机器垂直拍摄。
整个拍片流程要多久?从进医院到拿到结果
了解了单个片子的时间,大家更关心“整个流程到底要花多久”,这里分两种情况说明:
▍情况1:简单病例(牙齿轻度拥挤、无骨骼问题)
如果只是简单的牙齿不齐,没有埋伏牙、骨骼异常等问题,通常拍 口腔全景片+头颅侧位片 就够了。
- 流程:挂号→医生初诊(检查牙齿)→缴费→拍片(全景片5分钟+头颅侧位片10分钟)→等结果(电子片即时出,纸质片可能需要10-20分钟打印)→医生看片沟通方案。
- 总耗时:约30-60分钟(不含挂号、等待时间)。
▍情况2:复杂病例(骨性错颌、埋伏牙、牙周炎)
如果有骨性龅牙、地包天,或者怀疑有埋伏牙、多生牙,甚至有严重牙周炎,就需要加拍 CBCT+口腔小牙片。
- 流程:挂号→医生初诊→缴费→拍全景片→拍头颅侧位片→拍CBCT→拍小牙片(按需)→等结果(CBCT可能需要10-15分钟重建图像)→医生综合分析方案。
- 总耗时:约1-2.5小时(如果医院拍片人多,等待时间可能更长)。
影响拍片时间的4个关键因素
为什么有的人拍片30分钟搞定,有的人却要2小时?这4个因素很重要:
病例复杂程度
越复杂,拍片种类越多,耗时自然越长,骨性龅牙+埋伏牙+牙周炎”,可能需要全景片、头颅侧位片、CBCT、4颗小牙片,拍片+重建时间加起来可能超过1小时。
医院设备先进程度
现在多数医院用数字化设备(比如数字化全景机、CBCT),拍完能即时出电子片,不用等胶片冲洗;但如果是老式胶片设备,冲洗、晾晒可能需要额外20-30分钟。
患者配合度
拍片时需要保持静止,尤其是头颅侧位片和CBCT,如果患者紧张、频繁吞咽、转头,可能导致图像模糊,需要重新拍摄,浪费时间。
医院人流量
周末或节假日,拍片的人多,排队缴费、排队拍摄可能需要等30分钟以上;建议工作日上午去,人少,流程快。
拍片后多久能拿到结果?医生多久能看方案?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具体分两种:
▍电子片:即时出结果,医生当场看
目前90%的医院都用数字化设备(全景片、CBCT、小牙片),拍完能立即在电脑上生成图像,医生当场就能看片,结合口腔检查,简单病例当天就能给出初步方案。
▍纸质片:需要打印,可能等10-20分钟
如果医院需要胶片记录,全景片、小牙片可能需要5-10分钟冲洗,CBCT可能需要10-15分钟打印,拿到纸质片后医生再看,总共多等20-30分钟。
拍片有辐射吗?安全吗?
很多人担心“拍片辐射大”,其实完全没必要!不同片子的辐射剂量差异很大,但都在安全范围内:
| 片子类型 | 辐射剂量(μSv) | 对比参考 |
|---|---|---|
| 口腔全景片 | 5-10 | 坐飞机从北京到三亚(约7μSv) |
| 头颅侧位片 | 10-20 | 胸部X光片(约100μSv) |
| CBCT | 30-100 | 做一次CT(约10000μSv) |
划重点:矫正拍片的总辐射量(比如全景片+头颅侧位片=15-30μSv)远低于一次胸部X光,且是“一次性”检查,不会在体内残留,而矫正过程中,通常拍片1-2次(初诊1次,矫正中半年到1年复查1次),总辐射量极低,安全系数很高!
专家建议:拍片前做好这3点,节省时间!
为了减少拍片等待时间,建议大家提前准备:
- 穿宽松、领口宽松的衣服:避免穿高领、紧身衣,影响头颅侧位片、CBCT的拍摄。
- 摘掉金属物品:项链、耳环、发卡、牙套(如果之前戴过),防止干扰图像。
- 提前告知医生病史:比如是否怀孕、是否有甲状腺问题(部分CBCT有金属屏蔽,需提前确认),避免拍片风险。
矫正牙齿拍片,多久算“正常”?
- 简单病例:拍2-3种片,总耗时30-60分钟,结果当场出,方案当天谈。
- 复杂病例:拍3-4种片,总耗时1-2.5小时,结果1-2小时内出,方案可能需要医生综合分析后1-2天告知(比如CBCT数据需要重建)。
拍片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矫正安全的“定海神针”!与其纠结“拍多久”,不如配合医生做好检查,为后续矫正打下好基础。
最后提醒:如果你正在纠结“要不要矫正”“拍片后方案好不好”,建议把拍片结果带给2-3个医生会诊,对比方案后再做决定,牙齿矫正是“长期工程”,前期拍片越仔细,后期矫正越顺利!
如果这篇文章帮到你,欢迎点赞+转发,让更多正畸朋友少走弯路!如有其他矫正问题,评论区告诉我,我会一一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