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齿矫正相关器械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作用和适用人群是什么?

诊断与设计阶段器械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评估牙齿、颌骨、面部关系,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

牙齿矫正相关器械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作用和适用人群是什么?-图1

  1. 口内/口外检查器械:

    • 口镜: 反射光线,观察口腔内难以直接看到的部位(如舌侧、后牙区)。
    • 探针: 检查牙齿龋坏、牙周袋深度、牙齿动度等。
    • 镊子: 夹持棉球、器械,检查牙齿松动度。
    • 口角拉钩: 牵拉口角,扩大视野。
    • 牙周探针: 精确测量牙周袋深度(正畸前需评估牙周健康状况)。
    • 颞下颌关节检查器械: 如听诊器、关节触诊工具(评估关节功能)。
  2. 影像学检查设备:

    • X光机:
      • 根尖片: 观察单颗牙齿根尖、牙槽骨情况。
      • 曲面断层片: 全口牙齿、颌骨、上颌窦、颞下颌关节的概观。
      • 头颅侧位片: 正畸核心影像! 用于测量骨骼、牙齿、软组织的角度和距离,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制定矫治计划。
      • CBCT: 三维锥形束CT,提供颌骨、牙齿、神经血管的精细三维影像,用于复杂病例、埋伏牙、骨量评估等。
    • 口内/口外相机: 拍摄牙齿、面部、微笑照片,用于记录、沟通和效果对比。
  3. 模型获取设备:

    • 取模托盘: 用于承载印模材料。
    • 印模材料:
      • 藻酸盐印模材料: 传统水胶体,操作简便,成本低,用于诊断模型。
      • 硅橡胶印模材料: 精度高,细节清晰,用于制作精确的矫治器(如隐形牙套、舌侧托槽底座)或研究模型。
    • 石膏/模型材料: 灌注印模,制作石膏模型或数字化扫描模型。
  4. 数字化设计设备:

    • 口内扫描仪: 如iTero, Trios等,直接在口内进行光学扫描,获取牙齿的3D数字模型,替代传统取模,速度快,舒适度高,便于方案设计、模拟和制作隐形牙套。
    • 正畸设计软件: 在电脑上基于扫描模型或X光片进行牙齿移动模拟、方案设计、预测效果。

矫治器(牙套)本身

这是矫正过程中最核心的部件,直接施加力量移动牙齿。

  1. 托槽: 粘贴在牙齿表面的小装置,用于固定弓丝并传递力量。

    • 材质:
      • 金属托槽: 不锈钢或钛合金,强度高,价格相对较低,最常见。
      • 陶瓷托槽: 透明或牙色,美观性较好,但比金属脆,价格较高。
      • 舌侧托槽: 粘贴在牙齿舌侧面(内侧),完全隐形,但技术难度大、舒适度低、价格昂贵。
    • 类型:
      • 传统托槽: 带有沟槽容纳弓丝。
      • 自锁托槽: 带有可开合的盖子或滑盖,减少摩擦力,可能缩短治疗时间,复诊间隔可能延长。
      • 颊面管: 粘贴在最后的大牙(磨牙)上,比托槽大,用于固定弓丝末端,常带有牵引钩。
  2. 弓丝: 穿过托槽槽沟的主要施力部件。

    • 材质:
      • 不锈钢丝: 最常用,强度高,弹性好。
      • 镍钛合金丝: 超弹性,温度记忆效应,能持续轻柔地移动牙齿,尤其在初期排齐阶段。
      • β钛丝: 弹性介于不锈钢和镍钛之间,便于精细调整。
      • 铜镍钛丝: 常温下更柔软,低温下变硬,用于特定移动。
    • 形状: 圆丝、方丝(不同尺寸用于不同阶段)。
    • 作用: 排齐牙齿、关闭拔牙间隙、纠正深覆合/深覆盖、转矩控制(牙齿根部的三维位置)。
  3. 结扎丝/结扎圈:

    • 结扎丝: 细钢丝,用于将弓丝固定在托槽槽沟内(传统托槽)。
    • 结扎圈: 橡皮圈,用于固定弓丝(传统托槽和部分自锁托槽),颜色多样,美观性较好。
  4. 颊面管(磨牙带环): 通常粘在第一或第二磨牙上,比托槽大,有管子容纳弓丝末端,有时带有牵引钩,有些是直接粘在牙齿上的颊面管,有些是包裹牙齿的带环(带环内含颊面管)。

  5. 正畸附件: 辅助力量传递或特定牙齿移动。

    • 牵引钩: 焊接在弓丝上或直接粘在牙齿上,用于挂橡皮圈或金属链。
    • 舌侧钮/拉钩: 粘在牙齿舌侧面,用于挂橡皮圈。
    • 分牙圈: 钢丝或橡皮圈,用于在戴托槽前在牙齿邻间制造微小间隙,方便放置带环或托槽。
    • 螺旋弹簧: 开放或闭合,用于牙齿移动(如打开间隙、压低牙齿)。
    • 橡皮链: 连接牙齿上的牵引钩,用于关闭间隙。
    • 橡皮圈: 连接上下颌牙齿的牵引钩,用于调整咬合关系(如II类、III类牵引)。

保持阶段器械

矫正结束后,需要佩戴保持器维持牙齿在新位置,防止复发。

  1. 哈雷式保持器: 塑料基托+钢丝(带曲的唇弓和环绕牙齿的钢丝),覆盖上颌或下颌牙齿,可调整,耐用。
  2. 透明压膜式保持器: 类似隐形牙套的透明塑料套,完全包裹牙齿,美观舒适,但相对较薄,长期耐用性可能不如哈雷式。
  3. 固定保持器: 粘贴在牙齿舌侧(内侧)的细丝,通常连接前6-8颗牙齿,用于预防下前牙复发,需特别注意清洁。

其他辅助器械与材料

  1. 正畸钳: 医生专用工具,用于弯制弓丝、调整托槽位置、打开/关闭结扎圈、去除粘接剂等,种类繁多(如细丝钳、切断钳、持针钳、去托钳等)。
  2. 粘接剂: 将托槽、带环、颊面管、舌侧钮等粘接在牙齿表面的材料,主要为光固化或化学固化的树脂水门汀。
  3. 酸蚀剂/处理剂: 处理牙齿表面,增强粘接剂与牙齿的结合力。
  4. 正畸蜡: 蜡状材料,涂抹在托槽、带环等刺激口腔黏膜的部位,缓解不适。
  5. 分牙圈钳/分牙圈推压器: 用于放置和取下分牙圈。
  6. 高速/低速手机: 用于去除粘接剂、调整牙齿形态、备洞等。
  7. 吸唾器/气水枪: 保持操作区域干燥、清洁。
  8. 保护托: 用于保护对颌牙齿,避免被弓丝或托槽损伤(尤其在戴入初期或调整后)。

隐形矫正特有器械

  1. 3D口内扫描仪: 获取牙齿数字模型。
  2. CAD/CAM软件: 设计一系列透明牙套。
  3. 3D打印机: 打印用于热压成型牙套的模具。
  4. 热压成型机: 将塑料片材加热软化后,在模具上压制成个体化的透明牙套。
  5. 附件: 小树脂点,粘在牙齿表面,帮助隐形牙套施加更精确的力量(如旋转、压低、伸长)。
  6. 咬合抛光条: 用于精细调整牙齿咬合接触点。

重要提示

  • 专业操作: 所有这些器械的使用都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正畸医生或正畸助理进行。
  • 个性化选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牙齿问题、骨骼情况、美观需求、经济状况等,选择最合适的矫治器类型和组合。
  • 患者配合: 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如佩戴橡皮圈、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诊调整、正确佩戴和清洁保持器等,对矫正效果至关重要。
  • 器械维护: 矫正器(尤其是托槽、弓丝)需要避免过硬、过粘的食物,防止损坏或脱落,保持器需要定期清洁。

这份清单涵盖了牙齿矫正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器械,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材料和器械(如更智能的附件、生物活性材料)也在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更舒适、更高效的矫正体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