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覆合是一种常见的牙齿错颌畸形,指的是上前牙覆盖下前牙垂直距离过大,通俗地说就是“上牙包住下牙太多”,这种问题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可能对口腔健康、咀嚼功能甚至全身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 深覆合的主要危害
- 牙齿磨损与损伤:
- 上前牙过度磨损: 下前牙的切缘会持续撞击上前牙的舌侧(靠近舌头的一面),导致上前牙舌侧过度磨耗,甚至形成“楔状缺损”或牙本质敏感。
- 下前牙唇侧(靠近嘴唇的一面)磨损: 上前牙的切缘可能直接磨损下前牙的唇侧。
- 后牙创伤: 严重的深覆合可能导致后牙咬合时过早接触或干扰,引起后牙牙尖磨损、牙隐裂甚至牙齿折裂。
- 牙周组织损伤:
- 牙龈退缩: 长期异常的咬合力可能压迫牙龈,导致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增加牙敏感和牙周炎风险。
- 牙槽骨吸收: 持续的创伤性咬合力可能导致受压区域的牙槽骨吸收,影响牙齿稳固性。
- 颞下颌关节紊乱:
不良的咬合关系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的重要诱因之一,深覆合可能导致下颌运动异常,关节盘受力不均,引起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
- 咀嚼功能下降:
咬合接触不良,特别是后牙接触不良,会严重影响咀嚼效率,增加胃肠负担。
- 发音影响:
严重的深覆合可能影响某些辅音(如s, z, th)的发音清晰度。
- 美观与心理影响:
“地包天”或“深覆合”面型可能影响个人形象和自信心,尤其在社交场合。
🦷 深覆合的矫正方法
深覆合的矫正目标是建立稳定、健康的咬合关系,改善面型,恢复功能,矫正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畸形程度、骨骼情况、面部软组织形态、个人意愿等综合选择。
🧒 1. 早期干预(儿童及青少年)
- 目的: 利用生长发育潜力,引导颌骨正常生长,纠正不良习惯,为后续恒牙矫正创造有利条件。
- 方法:
- 破除不良习惯: 如纠正吮指、吐舌、咬唇等习惯(可用矫治器如唇挡、舌刺)。
- 功能矫治器: 如FR功能矫治器、肌激动器等,用于刺激或抑制颌骨生长,改善深覆合。
- 简单活动矫治器: 如平面导板(压低上前牙,打开咬合,让后牙长长,垂直向改善深覆合)。
- 固定矫治器早期干预: 对于混合牙列期严重的深覆合,可开始简单的固定矫治器治疗,排齐牙齿,引导颌骨发育。
👨 2. 固定矫治器矫正(最常用)
- 原理: 利用托槽(粘在牙齿表面的小槽)和弓丝,施加持续、轻柔的生物力,移动牙齿到理想位置。
- 关键步骤:
- 打开咬合: 这是矫正深覆合的核心步骤,常用方法包括:
- 使用摇椅形弓丝: 将弓丝弯成类似摇椅的弧度,放入托槽后,会同时压低上前牙和伸长后牙,从而打开咬合空间。
- 多用牵引: 在上下颌牙之间使用垂直牵引(橡皮筋),引导后牙伸长,上前牙压低或直立。
- 平面导板: 在上颌矫治器上制作一个与下颌后牙咬合面贴合的塑料板,使后牙脱离咬合,让下颌后牙伸长,上前牙压低。
- 种植体支抗: 在牙槽骨内植入微型钛钉作为稳固的支抗点,可以更精准、高效地压低上前牙或伸长后牙。
- 排齐整平: 在打开咬合的同时或之后,排齐拥挤的牙齿,整平牙弓。
- 关闭拔牙间隙(如需要): 如果因排齐需要拔牙,需关闭间隙。
- 精细调整: 调整牙齿的倾斜度、转矩、咬合接触点,达到理想的尖窝相对关系。
- 打开咬合: 这是矫正深覆合的核心步骤,常用方法包括:
- 类型:
- 传统金属托槽: 最经济,强度高,操作空间大。
- 陶瓷托槽: 美观性好,接近牙齿颜色。
- 自锁托槽: 摩擦力小,可能缩短疗程,复诊间隔可延长,口腔卫生相对容易维护。
👩 3. 隐形矫治(如隐适美、时代天使等)
- 原理: 利用一系列透明、可摘戴的牙套,通过计算机设计每一步的牙齿移动,逐渐将牙齿排齐并打开咬合。
- 优势: 美观舒适、可自行摘戴(方便清洁和进食)、复诊次数相对较少。
- 关键点: 对于深覆合,隐形牙套同样需要设计“咬合打开”的步骤,通常通过压低上前牙、伸长后牙或两者结合来实现,对医生的设计能力和患者依从性要求高。
🦷 4. 舌侧矫治器
- 原理: 将托槽粘在牙齿的内侧(舌侧),完全隐形。
- 特点: 隐形效果最好,但技术难度大、费用高、舒适度相对较差、口腔卫生维护更困难,同样能有效矫正深覆合。
🦷 5.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针对严重的骨性深覆合)
- 适用人群: 成年患者,骨骼畸形(如下颌后缩、垂直向发育过度)是导致深覆合的主要原因,且单纯正畸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 方法: 先通过正畸治疗排齐牙齿,为手术创造条件;然后进行正颌手术(如上颌骨前徙术、下颌骨升支截骨术等),移动颌骨到正常位置;术后再进行精细的正畸调整,稳定咬合关系。
🦷 哪些情况需要矫正深覆合?
- 存在上述危害: 如牙齿磨损、牙龈退缩、关节疼痛、咀嚼困难、发音不清等。
- 美观需求: 对自己的牙齿和笑容不满意。
- 口腔卫生维护困难: 深覆合区域容易堆积食物残渣,导致龋齿和牙周病风险增加。
- 计划进行修复治疗: 如做烤瓷牙、贴面等,需要先建立良好的咬合基础。
- 严重的骨性畸形: 影响面部功能和美观。
🦷 矫正过程和注意事项
- 专业评估: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必须找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详细检查:
- 口腔检查: 检查牙齿排列、咬合关系、口腔卫生状况。
- X光片: 头影测量(分析骨骼、牙齿位置关系)、曲面断层片(观察全口牙根和颌骨)。
- 模型: 取上下颌牙齿模型,用于方案设计和后期对比。
- 照片: 面部及口腔照片,记录初始状态。
- 必要时: 颞下颌关节检查、牙周检查等。
- 制定方案: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与患者沟通,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包括是否拔牙、选择哪种矫治器、预计疗程、费用等。
- 开始治疗: 粘贴托槽或佩戴第一副隐形牙套,初期会有不适感(酸胀、疼痛),通常几天后缓解。
- 定期复诊: 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通常固定矫治器4-6周一次,隐形矫治6-8周一次),医生会检查进展、更换弓丝或牙套、调整力。
- 口腔卫生: 极其重要! 矫正期间牙齿不易清洁,必须:
- 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小头、刷毛软硬适中)、牙缝刷、冲牙器、牙线(穿线器辅助)。
- 饭后立即刷牙,至少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刷足3分钟。
- 定期进行牙周检查和洁治(洗牙)。
- 饮食注意: 避免过硬、过粘、过大的食物(如坚果、硬糖、口香糖、排骨、整颗苹果等),防止托槽脱落或弓丝变形,隐形牙套佩戴期间只能喝凉水。
- 保持阶段: 矫正成功的关键! 拆除矫治器后,必须佩戴保持器(通常全天佩戴半年到一年,之后仅夜间长期佩戴),防止牙齿复发回原来的位置,保持器需要终身维护。
深覆合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牙齿问题,矫正不仅能改善美观,更能预防或解决一系列口腔健康问题,矫正方法多样,选择哪种取决于个体情况。最关键的是寻求专业正畸医生的评估和个性化治疗。 矫正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尤其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坚持佩戴保持器,如果你或家人有深覆合的困扰,建议尽早咨询正畸专科医生,了解具体的矫正方案和预期效果。💪🏻
给准备咨询医生的建议:
- 提前整理好自己的主要诉求(美观?疼痛?功能?)
- 准备好问题清单(如:我的深覆合严重吗?需要拔牙吗?预计多久?费用大概多少?隐形牙套适合我吗?)
- 带上过往的口腔X光片或检查报告(如果有)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深覆合矫正,迈出健康自信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