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iti种植牙过程是怎样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如何?

iti种植牙过程是怎样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如何?-图1

  1. 术前检查与设计
  2. 第一期手术:种植体植入
  3. 骨结合期(愈合期)
  4. 第二期手术:基台连接(或愈合基台更换)
  5. 牙冠制作与安装
  6. 术后维护与复查

详细步骤说明

术前检查与设计 (至关重要)

  • 口腔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您的口腔状况,包括缺牙区牙龈、邻牙情况、咬合关系等。
  • 影像学检查:
    • CBCT(锥形束CT): 这是最关键的检查,它提供三维立体图像,精确测量缺牙区的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以及重要的解剖结构位置(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底),这是判断是否适合种植、种植体选择、植入位置和角度的依据。
    • 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作为CBCT的补充,观察全口牙齿和颌骨的整体情况。
    • 根尖片: 如有需要,拍摄邻牙根尖片。
  • 模型研究: 取印模,制作研究模型或进行数字化口内扫描,用于手术导板设计(如需要)、最终修复体设计以及术前模拟。
  • 全身健康状况评估: 询问病史(如糖尿病、心脏病、出血性疾病、骨质疏松、吸烟史、服药史等),评估是否适合手术及采取相应措施(如控制血糖、停用抗凝药物等)。
  • 治疗方案制定: 基于所有检查结果,医生会与您沟通,制定个性化的种植方案,包括:
    • 是否需要植骨(骨增量)?植骨类型(骨粉、骨块)?
    • 种植体品牌、型号、直径、长度选择(ITI提供多种选择)。
    • 手术方式(微创、翻瓣、是否使用导板)。
    • 修复方案(单冠、桥、覆盖义齿等)。
    • 预估总费用和疗程时间。
  • 术前准备: 可能需要进行全口洁牙,治疗口腔内其他炎症(如牙周炎、根尖周炎),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一期手术:种植体植入

  • 麻醉: 局部麻醉(利多卡因等),确保手术区域完全无痛。
  • 消毒铺巾: 严格消毒手术区域,铺无菌巾。
  • 切口与翻瓣: 在缺牙区牙龈上做切口,翻开牙龈组织,暴露下方的牙槽骨,有时为了微创,可能采用不翻瓣技术(尤其对于骨条件好的情况)。
  • 备洞: 使用专用的高速种植手机和钻针,在牙槽骨上逐级备洞,形成适合种植体植入的窝洞。ITI种植体常采用经典的渐进式备洞技术,对骨组织损伤小,利于初期稳定性。
  • 植入种植体: 将选定的ITI种植体(通常为钛合金或钛锆合金,表面处理如SLActive®具有亲水性,促进骨结合)旋入备好的窝洞中,医生会根据CBCT和导板(如使用)确保种植体的位置、角度和深度理想,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
  • 植入骨粉(如需要): 如果牙槽骨量不足,会在种植体周围植入人工骨粉或自体骨,引导骨组织再生,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骨支持。
  • 缝合: 将牙龈瓣复位,用可吸收缝线缝合伤口,有时会在种植体顶部安装一个愈合基台(高于牙龈),引导牙龈愈合成袖口形态;或者安装一个愈合螺丝(与牙龈平齐),待二期手术时再暴露。
  • 术后医嘱: 医生会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如饮食、口腔卫生、用药、复诊时间等)。

骨结合期(愈合期)

  • 这是种植成功最关键的阶段! 种植体与牙槽骨通过直接接触,形成牢固的生物学结合(骨整合)。
  • 时间: 通常需要 3-6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
    • 患者个体因素: 年龄、健康状况、骨密度、是否吸烟等。
    • 手术因素: 是否植骨、植骨量、初期稳定性、是否即刻负重(特殊情况)。
    • ITI优势: 其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如SLActive®)能显著缩短骨结合时间(有时可缩短至4-6周),但医生仍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最佳时机。
  • 期间: 种植体在骨内“静养”,不能承受咀嚼力,牙龈在愈合基台或愈合螺丝周围逐渐愈合,形成良好的袖口形态(如果安装了愈合基台)。

第二期手术:基台连接(或愈合基台更换)

  • 目的: 在确认骨结合完成后,暴露种植体顶部,连接用于支撑牙冠的基台。
  • 麻醉: 局部麻醉。
  • 暴露种植体:
    • 如果安装的是愈合螺丝:在牙龈上做小切口,去除牙龈组织,暴露愈合螺丝,旋出愈合螺丝。
    • 如果安装的是愈合基台:通常可以直接旋出愈合基台。
  • 连接基台: 选择合适高度、角度的ITI基台(有成品基台和个性化基台),旋入种植体内,基台是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桥梁”。
  • 取模: 安装基台后,医生会取印模或进行数字化口内扫描,用于制作最终的牙冠,有时会先安装一个临时基台和临时牙冠,待永久牙冠制作完成后再更换。
  • 缝合: 将牙龈围绕基台缝合,形成良好的牙龈袖口。
  • 送技工中心: 将印模或扫描数据发送给牙科技工中心,制作永久性牙冠。

牙冠制作与安装

  • 牙冠制作: 技工中心根据医生的要求和患者的口腔情况,使用合适的材料(如全瓷、烤瓷、氧化锆等)制作与邻牙颜色、形态、咬合高度高度匹配的永久牙冠,ITI系统提供多种修复方案和基台选择,以实现最佳的修复效果。
  • 试戴与粘接/螺丝固位:
    • 试戴: 牙冠制作完成后,患者需复诊,医生将牙冠试戴在基台上,检查:
      • 密合度: 牙冠与基台、基台与种植体之间是否无缝隙。
      • 颜色与形态: 是否与邻牙协调。
      • 咬合关系: 上下牙咬合时是否有干扰,接触点是否合适,避免早接触或咬合创伤。
      • 牙龈形态: 牙冠边缘是否密合,牙龈是否美观。
    • 粘接或螺丝固位:
      • 粘接固位: 牙冠通过专用的粘接剂粘固在基台上,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后牙,粘接剂需清理干净,避免残留刺激牙龈。
      • 螺丝固位: 牙冠通过中央螺丝固定在基台上,螺丝孔通常用树脂材料封闭,这种方式便于拆卸,常用于前牙美学区或覆盖义齿的基台。
  • 完成: 确认一切满意后,ITI种植牙修复完成,患者可以正常使用种植牙进行咀嚼。

术后维护与复查

  • 术后护理: 严格遵守医生在每一步骤后的医嘱,尤其是口腔卫生维护(使用软毛牙刷、牙线、冲牙器、牙缝刷等),避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 定期复查: 这是保证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关键! 医生会安排定期复查(如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之后每年至少1次)。
    • 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
    • 检查种植体和牙冠的稳固性。
    • 检查咬合关系。
    • 拍X光片(如根尖片或CBCT)评估骨结合情况和牙槽骨状况。
    • 进行必要的专业洁治(种植体周围刮治)。
  • 日常维护: �对待真牙一样认真清洁种植牙,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咬过硬的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

ITI种植体的优势(体现在过程中)

  • 卓越的表面处理: 如SLActive®表面,显著促进骨细胞附着和增殖,缩短骨结合时间,提高初期稳定性。
  • 高成功率: 长期临床数据验证,10年成功率超过95%。
  • 广泛的适应症: 提供多种直径、长度、表面处理的种植体,以及丰富的基台和修复组件,能满足各种复杂的临床需求(即刻种植、即刻负重、全口/半口固定修复、覆盖义齿等)。
  • 精密的加工公差: 确保种植体、基台、修复体之间的高度密合性,减少微渗漏,利于长期稳定。
  • 可靠的系统稳定性: 内连接设计(如莫氏锥度)提供良好的抗旋转性和密封性。

重要提示

  • 个体差异: 具体步骤和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您的口腔条件、身体状况和医生的治疗方案。
  • 专业团队: ITI种植牙的成功高度依赖于经验丰富的口腔外科医生和修复医生的团队协作。
  • 术后维护: 种植牙虽然坚固,但并非一劳永逸。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的专业维护是种植牙长期使用的生命线。

ITI种植牙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分步骤严谨的修复过程,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和维护,是获得成功种植牙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