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中的骨增量手术(也称为骨增量、骨移植或骨增量术)是一种在正畸治疗前或治疗过程中进行的口腔外科手术,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牙槽骨的体积(高度和/或宽度)或密度,为牙齿的移动创造足够的空间和稳定的骨支持基础。

为什么在牙齿矫正中需要骨增量?
牙齿矫正的原理是通过施加持续、轻柔的力,使牙齿在牙槽骨中移动,这个过程需要牙槽骨具有足够的量和质量来支持牙齿的移动,并保证移动后的牙齿位置稳定,以下情况可能需要骨增量:
-
先天骨量不足:
- 牙弓过窄: 上下颌牙弓宽度不足,无法容纳所有牙齿排列整齐,需要扩弓但现有骨量不足以支持牙齿向颊侧移动。
- 牙弓过短: 上下颌牙弓长度不足,特别是前牙区,导致牙齿拥挤或前突,需要内收牙齿但骨量不足。
- 牙槽骨菲薄: 牙齿周围的骨壁天生就非常薄,无法承受正畸力或移动后容易吸收。
-
后天骨量丧失:
- 牙周病: 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破坏,骨量减少,牙齿松动,移动空间受限,且移动后稳定性差。
- 牙齿缺失后长期未修复: 缺牙区牙槽骨会逐渐萎缩吸收,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骨量不足。
- 外伤: 牙齿或颌骨外伤导致骨缺损。
- 肿瘤或囊肿手术: 切除病变组织后造成骨缺损。
- 长期佩戴不合适的义齿: 可能加速牙槽骨吸收。
-
特定解剖结构限制:
- 上颌窦气化: 上颌后牙区(磨牙区)的上颌窦腔过大,导致牙槽骨高度不足,无法种植牙或进行正畸移动(尤其是垂直向移动)。
- 下颌神经管位置: 下颌后牙区的下牙槽神经管位置过低,限制了牙齿垂直向移动的空间。
常见的骨增量手术类型
-
引导骨再生术:
- 原理: 在骨缺损区放置骨移植材料(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或人工骨),覆盖生物屏障膜(可吸收或不可吸收),阻止软组织长入骨缺损区,引导骨细胞生长,形成新骨。
- 应用: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骨缺损(宽度、高度、轮廓),是最常用的骨增量技术之一。
-
上颌窦提升术:
- 原理: 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主要是高度不足),通过外科手术在上颌窦底开窗,将窦底粘膜(Schneiderian膜)向上推起,在骨缺损区植入骨移植材料,增加牙槽骨高度。
- 类型:
- 上颌窦内提升: 适用于骨缺损较小(通常剩余骨高度>=4-5mm),通过牙槽嵴顶开窗,将骨材料推入窦腔内提升。
- 上颌窦外提升: 适用于骨缺损较大(剩余骨高度<4-5mm),在侧壁开窗,较大范围提升窦底粘膜并植入骨材料。
-
骨劈开术:
- 原理: 在牙槽嵴顶进行垂直切开,用骨凿将牙槽骨整体劈开成颊舌两部分,在劈开的间隙中植入骨移植材料,增加牙槽骨的宽度。
- 应用: 适用于牙槽骨宽度轻度到中度不足,且骨皮质较薄的情况。
-
骨挤压术:
- 原理: 使用逐级增大的骨挤压器械,在牙槽窝内或骨缺损区进行旋转加压,使致密的骨皮质被挤压、压实,在挤压的间隙中植入骨移植材料,增加骨密度和一定的宽度/高度。
- 应用: 适用于牙槽骨致密但宽度/高度不足的情况,常与即刻种植或正畸联合应用。
-
块状骨移植术:
- 原理: 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如下颌骨外斜线、髂骨等)取下较大的自体骨块,移植到受区缺损处,提供即刻的骨支撑。
- 应用: 适用于严重的骨缺损,需要大量骨量重建的情况,创伤相对较大。
骨增量在正畸治疗中的时机
- 术前骨增量: 在正畸治疗开始前完成骨增量,待新骨完全成熟稳定(通常需要4-6个月或更久)后再开始正畸移动牙齿,这是最常见的方式,能确保骨条件成熟后再施加正畸力。
- 术中骨增量: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进行,例如在牙齿移动到目标位置后,在牙根之间或周围植入骨材料,以填补因移动可能产生的间隙或改善骨形态,有时也称为“辅助性骨增量”。
- 术后骨增量: 在正畸治疗结束后,为改善牙龈形态或为未来可能的种植修复做准备而进行的骨增量。
手术流程(大致)
- 术前评估: 口腔检查、拍摄CBCT(锥形束CT)精确评估骨缺损情况、模型分析、制定详细手术计划。
- 手术准备: 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复杂手术)。
- 手术操作:
- 切开牙龈,翻开粘骨膜瓣,暴露骨缺损区。
- 根据选择的术式(如GBR、上颌窦提升等)进行骨处理。
- 植入骨移植材料(可能混合自体骨)。
- 放置生物屏障膜(如需要)。
- 粘骨膜瓣复位、严密缝合。
- 术后恢复:
- 术后1-2周拆线。
- 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术区咀嚼、遵医嘱用药(抗生素、止痛药、漱口水)。
- 术后肿胀、疼痛属正常现象,可冰敷缓解。
- 骨愈合期:等待新骨形成和成熟(通常4-6个月或更长)。
- 开始正畸治疗: 确认骨愈合良好后,佩戴矫治器开始牙齿移动。
风险与并发症
- 常见:术后疼痛、肿胀、淤青、出血、感染(需抗生素控制)、伤口裂开。
- 较少见但严重:骨移植材料排斥或吸收、神经损伤(导致下唇麻木等)、上颌窦穿通(需修补)、骨增量失败、牙龈退缩、牙根吸收(与正畸力也有关)。
- 成功率: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下,成功率较高,但存在个体差异。
重要性
骨增量手术是现代正畸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显著扩展了正畸治疗的适应症,使得许多因骨量不足而无法进行理想矫正的患者得以获得健康、稳定、美观的咬合关系和笑容,它为牙齿的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矫正效果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
牙齿矫正中的骨增量手术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技术,旨在解决牙槽骨量不足的问题,为成功的正畸治疗创造条件,它通常需要口腔正畸医生和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或牙周医生)的紧密合作,手术本身有一定风险和恢复期,但为了获得最佳的矫正效果和长期稳定性,在专业评估后需要时进行骨增量是非常值得的,如果你或你的医生认为你需要骨增量手术,务必进行详细沟通,了解手术方案、预期效果、风险和术后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