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的制作方法

种植牙分三步:先植入纯钛人工牙根至颌骨;待3-6个月骨结合稳固后装基台;最后取模定制全瓷或烤瓷牙冠,实现自然咬合与美观

术前准备与方案设计

全面口腔检查

  • 临床检查:医生会检查缺牙区邻牙健康状况、咬合关系、牙龈状态及剩余牙槽骨量,若存在牙周炎、龋齿等问题需优先治疗。
  • 影像学检查:通过CBCT(锥形束CT)三维扫描精准测量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及神经血管位置,判断是否适合种植,对于骨量不足者,需提前规划植骨手术。
  • 全身健康评估:排除糖尿病、心脏病、凝血障碍等禁忌症,吸烟者需告知尼古丁对骨结合的影响。

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关键参数 说明
种植体类型 根据骨条件选择直径(3.5-6mm)、长度(8-18mm)及表面处理技术(喷砂酸蚀/羟基磷灰石涂层)
植入角度与深度 确保避开上颌窦底、下牙槽神经管,保证初期稳定性≥15Ncm²
过渡义齿方案 即刻负重型(当天戴临时牙)、常规延期型(3-6个月后装牙)

数字化导板制作(可选)

利用口扫仪获取口腔数字模型,结合CT数据设计种植导板,可精确控制植入位置、角度和深度,尤其适用于复杂病例。

种植牙的制作方法-图1


一期手术:种植体植入

✅ 标准操作流程

  1. 消毒铺巾:局部浸润麻醉生效后,铺设无菌洞巾。
  2. 切开翻瓣:沿牙槽嵴顶做横行切口,剥离黏骨膜瓣暴露术区。
  3. 备孔:使用系列钻针逐级扩大窝洞,全程生理盐水降温防止过热损伤骨细胞。
  4. 植入种植体:将选定型号的种植体旋入预备好的窝洞,扭矩控制在35-45Ncm以保证初期机械稳定性。
  5. 缝合关闭创口:采用间断缝合法减少张力,必要时放置胶原膜促进软组织愈合。

⚠️ 特殊处理情况

场景 解决方案 注意事项
骨量严重不足 同期/分期进行GBR(引导骨再生术) 需使用生物膜+自体骨粉混合物
上颌窦过度下垂 行上颌窦提升术 注意保护Schneiderian膜完整性
邻牙倾斜阻挡 正畸辅助矫正后再种植 延长整体治疗周期约6个月

骨结合期管理

种植体植入后进入无负载愈合期,此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骨整合(Osseointegration)

  • 时间跨度:下颌约3个月,上颌因骨质较疏松需4-6个月。
  • 复查要点:术后1周拆线时拍摄根尖片确认种植体位置;每月复诊监测叩诊音、松动度及X线显示的骨边缘高度变化。
  • 禁忌行为:禁止吸烟、饮酒,避免硬物撞击术区,佩戴护齿套参与对抗性运动。

二期手术:基台连接

当X线显示种植体周围形成连续2mm以上阻射白线(提示成功骨结合)后,进行以下操作:

  1. 切开覆盖螺丝:局麻下切除包裹种植体的黏膜,暴露顶部封闭螺帽。
  2. 安装愈合基台:根据穿龈轮廓选择直型或角度基台,扭矩控制在15-20Ncm防止过载。
  3. 取模转移:采用开窗式印模技术获取精确牙龈形态,送技工室制作个性化全瓷基台或预成基台。

最终修复体制作与戴入

🔧 修复体类型对比表

类型 优势 缺点 适用场景
单冠 美学效果好,易清洁 费用较高 单颗前牙/磨牙缺失
联冠/桥 分散咬合力 需磨改邻牙 多颗连续缺失
活动义齿 可自行摘戴 固位力较弱 半口/全口缺失经济方案
All-on-4/6 当日重建咬合 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 无牙颌患者

🔍 精密附着机制理

现代种植系统普遍采用内六角抗旋转设计,配合莫氏锥度连接结构,既能防止微动又允许一定程度的弹性缓冲,全瓷基台通过CAD/CAM切削完成,边缘密合度可达50μm以内。


术后长期维护指南

时间节点 护理重点 工具推荐
术后24小时 冰敷减轻肿胀 医用冰袋
第1周 软食+氯己定漱口水含漱 冲牙器(低压模式)
第1-3个月 使用单束毛牙刷清洁种植体周围 超细牙缝刷+PTFE间隙刷
每年 专业洁治+咬合调整 碳纤维头超声洁牙机

相关问答FAQs

Q1: 种植牙会不会很痛?
A: 手术全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多数患者仅感到轻微胀感,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肿痛,按医嘱服用布洛芬即可缓解,现代微创技术和即刻负重技术已大幅降低术后不适感。

Q2: 种植牙能用多久?为什么有人几年就掉了?
A: 临床数据显示,规范操作下的种植牙10年存活率超过95%,失败案例多因:①未严格控制糖尿病导致感染;②咬硬物造成机械性折断;③忽视口腔卫生引发种植体周围炎,建议每半年接受专业维护,避免用种植牙开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