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会伤牙龈吗

种植牙若由专业医师规范操作,一般不伤牙龈,通过精准植入与微创技术可避开神经血管,术后科学护理能有效维护牙龈健康,建议选择正规口腔机构并严格遵循医

种植牙作为一种成熟的缺牙修复方式,其核心目标是恢复牙齿功能与美观,但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理论上的牙龈损伤风险,这种风险并非必然发生,而是取决于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术后护理质量,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深度解析:

种植牙会伤牙龈吗-图1


种植牙的基本流程与牙龈接触环节

阶段 与牙龈的关联性
术前准备期 口腔检查、CBCT扫描、方案设计 需精准测量牙龈厚度及骨量
一期手术 植入种植体至颌骨内 切口会切开牙龈组织
愈合等待期 3-6个月骨结合期 牙龈包裹种植体基台形成封闭屏障
二期暴露术 安装愈合基台 需二次切开牙龈暴露种植体
最终修复阶段 取模制作牙冠并佩戴 牙冠边缘密合度直接影响牙龈健康

▶ 关键风险节点说明:

  1. 初期切口创伤:传统翻瓣术需要在牙龈上做「U」型或「L」型切口,若操作粗暴可能造成牙龈撕裂;微创技术(如环钻法)可将创伤降至最小。
  2. 骨增量时的附加损伤:对于严重萎缩的牙槽嵴,常需进行GBR(引导骨再生)手术,此时需广泛剥离牙龈瓣,术后肿胀反应更明显。
  3. 临时基台刺激:部分病例在骨结合期间会安装临时基台,若突出于牙龈平面过多,易引发慢性炎症。

导致牙龈损伤的核心诱因

✅ 医源性因素(占比约70%)

类型 具体表现 后果
角度偏差 种植体穿出唇侧骨板>1mm 持续压迫牙龈导致退缩
深度控制失误 种植体颈部深入龈下>1.5mm 形成「盲袋」诱发菌斑堆积
软组织管理不当 未采用个性化印模转移牙龈形态 修复体边缘压迫牙龈沟底
缝合张力过大 创口闭合时强行牵拉牙龈 术后出现「纽扣样」凹陷性瘢痕

✅ 生物学因素(占比约20%)

  • 薄龈型体质:亚洲人种普遍存在牙龈生物型较薄的特点,这类患者在受到机械刺激后更容易发生退缩,临床数据显示,薄龈型患者术后1年牙龈退缩率可达0.8-1.2mm,显著高于厚龈型的0.3-0.5mm。
  • 角化龈不足:健康的角化龈宽度应≥2mm,若原有角化龈<1mm,即使完美植入也难以维持长期稳定。

✅ 力学因素(占比约10%)

咬合力传导异常会导致种植体周围炎,典型表现为:

  • 垂直向咬合创伤 → 牙龈乳头增生
  • 侧向扭力过大 → 牙龈缘发红出血
  • 早接触点存在 → 局部牙龈溃疡

现代技术如何降低风险

🔧 数字化辅助手段的应用

技术名称 作用机制 效果提升
动态导航系统 实时监控种植体三维位置 角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
3D打印导板 预设理想植入通道 减少翻瓣范围达40%-60%
口扫建模分析 模拟修复体与牙龈的接触关系 提前发现潜在压迫点

🌿 生物材料的进步

  • 亲水表面处理:SLA Active表面的种植体能加速骨结合,缩短愈合周期,间接减少牙龈暴露时间。
  • 可吸收胶原膜:用于关闭创口时既能止血又能促进软组织再生,替代传统的不可吸收缝线。
  • 氧化锆基台:相较于钛合金基台,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

患者自我管理的要点

⏰ 时间节点把控表

时段 重点事项 注意事项
术后24小时 冷敷减轻肿胀 避免吐口水动作过大扯动伤口
第3天起 改用温盐水漱口(每日4次) 禁用电动牙刷直至拆线
拆线后1周 开始使用冲牙器(低压模式) 水流方向平行于种植体轴线
永久修复后 每半年复查咬合纸痕迹 及时调整过高咬合点

⚠️ 危险信号识别

出现以下情况应在24小时内联系医师:

  • 持续性跳痛(非钝痛)
  • 牙龈呈紫红色伴脓性分泌物
  • 邻牙出现冷热敏感症状
  • 咀嚼时发出异常响声

真实案例对比分析

成功案例:张女士(45岁)因外伤缺失右下第一磨牙,采用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即刻负重技术,通过术前CBCT发现可用骨高度仅6mm,遂行外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6个月复查显示:近远中牙龈乳头充盈度达90%,PD探诊深度≤3mm,无附着丧失。

失败案例:李先生(58岁)自行选择低价诊所完成前牙美学区种植,由于未做数字化设计,种植体偏向唇侧导致牙龈透黑,且修复体边缘压迫龈沟底,术后8个月出现种植体周围炎,不得不取出重新治疗。


常见疑问解答(FAQs)

Q1:为什么有些人做完种植牙后牙龈会慢慢变低?
A:这主要与两种机制有关:①生理性改建:随着年龄增长,所有人的牙龈都会有轻微退缩;②病理性吸收:如果种植体颈部暴露在龈下,细菌及其毒素会持续刺激牙龈结缔组织,导致胶原纤维降解,建议每年拍摄根尖片监测嵴顶到种植体肩台的距离,正常应保持1-2mm的安全距离。

Q2:已经出现牙龈萎缩该怎么办?
A:根据萎缩程度采取分级处理:①轻度(<2mm):通过更换更长的基台+定制龈瓷转移视线;②中度(2-4mm):实施游离龈移植术重建角化龈;③重度(>4mm):可能需要取出种植体重建软硬组织,最新研究表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胶原蛋白海绵可提升软组织增量成功率至85%。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