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修复工具的使用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阶段的专业过程,需要口腔医生、修复医生、技师以及护士团队紧密协作,工具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种植体的长期成功和修复体的功能美观,以下是种植牙修复各阶段常用工具及其使用要点:

外科手术阶段(种植体植入)
这是基础,工具使用不当会影响后续修复。
-
种植手机:
- 用途: 驱动种植钻针,进行窝洞预备。
- 使用要点:
- 选择与种植系统匹配的驱动接口。
- 严格控制转速(通常较低,如 800-1500 rpm),避免产热过多损伤骨组织。
- 配合使用无菌冷却系统(生理盐水或专用冷却液),持续、充分地冲洗术区,是防止骨坏死的关键。
- 按照预设的种植窝洞预备序列(先锋钻、成形钻、攻丝钻等)逐步进行,每支钻针都有特定的直径和功能,不可跳步或混用。
- 保持钻针锋利,定期更换或打磨,避免过度产热和切削效率下降。
-
种植钻针:
- 用途: 按序列预备种植窝洞。
- 使用要点:
- 严格遵循种植系统制造商提供的预备序列和直径要求。
- 确保钻针清洁、消毒灭菌到位。
- 注意钻针的几何形态(如尖端角度、刃口设计),影响切削方向和骨壁保护。
- 使用后及时清理,去除碎屑和污染物。
-
种植体植入器:
- 用途: 将种植体精确植入预备好的窝洞内。
- 使用要点:
- 选择与种植体型号匹配的植入器。
- 确保种植体清洁、无污染。
- 植入时动作轻柔、稳定,避免晃动或敲击,防止种植体周围骨裂或位置偏差。
- 达到预设的植入深度和扭矩(如果需要)。
-
骨测量仪:
- 用途: 在窝洞预备过程中实时测量骨深度,避免穿透下颌管或上颌窦。
- 使用要点: 熟悉设备操作,在关键深度点(如接近神经管或上颌窦时)谨慎操作。
-
外科器械盒:
- 用途: 包含组织切开、剥离、翻瓣、缝合等基本外科手术器械(如手术刀、骨膜剥离器、牙龈拉钩、组织镊、持针器、缝合针线等)。
- 使用要点: 严格无菌操作,器械锋利,动作轻柔精细,尽量减少组织创伤。
修复阶段(从种植体基台连接到最终修复体戴入)
-
愈合基台/转移体连接工具:
- 用途: 在愈合期或取模时连接种植体和基台/转移体。
- 使用要点:
- 选择正确的工具(如扳手、扭矩扳手),确保与种植体/基台接口匹配。
- 关键: 使用扭矩扳手按照制造商规定的精确扭矩拧紧基台/转移体,扭矩不足会导致连接松动,扭矩过大可能损伤种植体内部结构或基台,这是防止微渗漏、保证封闭性的核心步骤。
-
印模工具:
- 用途: 获取包含种植体位置和周围组织的精确印模,用于制作修复体。
- 主要工具:
- 印模托盘: 选择合适的个性化托盘(通常在手术前或愈合后取模制作)或成品托盘,能容纳印模材料并覆盖所有相关区域。
- 转移体: 连接在种植体上,印模时将其位置精确转移到印模材料中,分为开放转移体(直接在口腔内取模)和封闭转移体(取模后取下,在模型上替代)。
- 印模材料:
- 硅橡胶: 主流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如加聚型硅橡胶)。
- 聚醚: 精度也很高,但流动性稍差,对操作要求高。
- 藻酸盐: 用于简单取模或对精度要求不高的临时修复,精度较低。
- 个别托盘: 用于最终取模,提供更好的固位和精确性。
- 印模枪: 方便将硅橡胶材料注入托盘或种植体周围。
- 使用要点:
- 清洁干燥: 种植体、转移体、牙龈表面必须清洁干燥,防止印模材料污染或产生气泡。
- 精确就位: 转移体必须完全就位,与种植体无相对移动。
- 材料混合/注射: 严格按照材料说明书操作,混合均匀,避免气泡,硅橡胶需分次注射(初印模+精细印模)。
- 轻柔取模: 将托盘轻柔、垂直就位,避免移动或翘动,待材料完全凝固后再取出。
- 检查印模: 取出后立即检查,确保无气泡、无变形、转移体清晰可见、边缘清晰完整。
-
咬合记录工具:
- 用途: 记录上下颌牙的咬合关系(正中关系、垂直距离等)。
- 主要工具:
- 咬合记录材料: 硅橡胶(正畸用)、蜡片、咬合纸、牙线等。
- 咬合叉/咬合板: 辅助定位。
- 使用要点: 确保患者舒适、放松,记录关系准确,尤其是全口或多个牙修复时。
-
基台选择与试戴工具:
- 用途: 选择合适的基台并在模型/口腔内试戴,检查适合性、高度、角度、就位情况。
- 主要工具:
- 基台扳手/扭矩扳手: 用于试戴和最终固定基台(同样需要精确扭矩)。
- 平行测量尺: 检查基台与邻牙或对颌牙的平行度。
- 探针: 检查基台边缘密合度、牙龈袖口高度。
- 咬合纸: 检查咬合接触点。
- 使用要点: 基台选择需考虑修复空间、美学需求、咬合力方向,试戴时确保完全就位,无晃动,边缘与牙龈袖口贴合良好,咬合无早接触或干扰。
-
临时修复体制作与戴入工具:
- 用途: 在永久修复体制作期间提供功能、美观和维持牙龈形态。
- 主要工具:
- 丙烯酸树脂材料: 自凝或热凝树脂。
- 树脂雕刻刀、抛光轮、抛光膏: 用于临时体的修整和抛光。
- 临时基台/粘接工具: 用于连接临时体和种植体。
- 使用要点: 临时体边缘应密合,形态利于健康,咬合不宜过紧,便于取下,粘接剂选择要考虑易去除性。
技工室阶段(修复体制作)
-
模型工具:
- 用途: 将印模灌制成石膏或超硬石膏模型。
- 主要工具: 石膏振荡器、模型修整机、模型测量仪。
- 使用要点: 石膏粉水比例准确,真空搅拌,充分振荡排除气泡,模型精确清晰。
-
种植体替代工具:
- 用途: 在模型上替代取下的转移体,模拟种植体位置。
- 主要工具: 封闭式转移体替代品、种植体替代体、基台替代体。
- 使用要点: 确保替代体与转移体完全匹配,位置精确固定在模型上。
-
修复体制作工具:
- 用途: 根据模型和设计制作最终修复体(牙冠、桥、支架等)。
- 主要工具(根据材料不同):
- CAD/CAM系统: 扫描模型,设计修复体,切削氧化锆、钴铬合金、树脂块等。
- 传统技工设备: 蜡型雕刻工具、包埋炉、铸造机、打磨机、抛光机、激光焊接机等。
- 材料: 全瓷材料(氧化锆、二硅酸锂、长石质瓷)、金属(钴铬合金、钛合金)、树脂等。
- 使用要点: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制作,确保修复体适合性(尤其边缘)、咬合关系、美观效果,CAD/CAM流程需精确扫描和切削参数控制。
-
咬合调整工具:
- 用途: 在模型上或口内调整修复体的咬合。
- 主要工具: 咬合纸、咬合指示蜡、咬合调整车针、抛光车针。
- 使用要点: 精确调整,消除早接触和干扰,建立稳定的咬合平衡。
戴入与维护阶段
-
修复体试戴与粘接/固位工具:
- 用途: 在口腔内试戴最终修复体,并进行最终固定。
- 主要工具:
- 试戴工具: 类似基台试戴工具,检查就位、边缘、咬合、邻接。
- 粘接工具: 根据修复体类型选择:
- 粘接剂: 树脂水门汀(如玻璃离子、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临时粘接剂。
- 粘接工具: 粘接剂输送头、排龈线(用于排龈,获得清晰视野)、棉球、气枪、光固化灯(用于树脂水门汀)。
- 螺丝固位工具: 螺丝刀、扭矩扳手(用于螺丝固位的种植修复体)。
- 使用要点:
- 试戴: 修复体必须完全就位,无晃动,边缘密合,牙龈无刺激,咬合舒适无干扰。
- 粘接: 严格遵循粘接剂操作流程(隔湿、酸蚀、涂布、光照等),确保粘接强度和边缘封闭性,注意清理多余的粘接剂,避免刺激牙龈。
- 螺丝固位: 使用精确扭矩拧紧固位螺丝,并按需使用封闭剂。
-
维护与复查工具:
- 用途: 定期检查和维护种植修复体。
- 主要工具: 口镜、探针(塑料或金属)、咬合纸、X光设备(根尖片或全景片)、洁治器(超声洁治器、手工洁治器,需选择对种植体表面无损伤的)。
- 使用要点: 检查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度、牙龈健康、咬合情况、种植体周围骨状况(X光),洁治时使用专用器械,避免损伤种植体表面和基台连接处。
关键原则与注意事项
- 无菌操作: 所有进入口腔或接触种植体的器械必须严格灭菌消毒,防止感染。
- 精确性: 从外科植入到最终修复,每一步都要求高度精确,位置、角度、深度、扭矩、印模、咬合等都不能马虎。
- 遵循指南: 严格遵循种植系统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指南、扭矩参数、器械使用说明。
- 团队协作: 外科医生、修复医生、技师、护士需有效沟通,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 持续学习: 种植技术发展迅速,工具和材料不断更新,需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 患者沟通: 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工具使用(如取模、拍片)的目的和配合要求,减少紧张。
- 器械维护: 定期检查、保养、校准关键设备(如种植手机、扭矩扳手、CAD/CAM设备),确保其性能可靠。
种植牙修复工具的使用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每个工具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操作规范,掌握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严格遵循无菌、精确、循证的原则,是保障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关键,医生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