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种植学,种植牙为何成为缺牙修复的理想优选?

什么是牙种植学?

牙种植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专门分支,专注于研究、开发和应用牙种植体来替代缺失的牙齿(单个、多个或全口),其核心目标是恢复缺失牙的功能(咀嚼、发音)、美观以及维持口腔颌面部的健康和结构稳定

牙种植学,种植牙为何成为缺牙修复的理想优选?-图1

牙种植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外科手术将人工材料(通常是钛或钛合金)制成的“牙根”(种植体)植入到牙槽骨中,待其与骨组织牢固结合(骨结合)后,再在其上安装基台和牙冠(或桥、义齿),从而重建一个稳定、美观、功能良好的“新牙”。

牙种植学的核心概念与技术

  1. 骨结合理论:

    • 这是牙种植学成功的基石,由瑞典学者Per-Ingvar Branemark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并确立。
    • 定义:指活体骨组织与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种植体表面之间形成直接的、功能性的结构连接,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没有软组织(如牙龈结缔组织)的介入。
    • 意义:骨结合一旦形成,种植体就能像天然牙根一样承受和传递咬合力,为上部修复体提供稳固的基础。
  2. 牙种植系统的组成部分:

    • 种植体: 植入牙槽骨内的部分,相当于人工牙根,通常由纯钛或钛合金制成,具有特殊的表面处理(如喷砂酸蚀、SLA表面等)以促进骨结合。
    • 基台: 连接种植体和上部牙冠/桥的中间连接件,它将种植体埋在骨内的部分与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连接起来,并负责将咬合力传递给种植体,基台可以是成品基台或个性化基台。
    • 上部修复体: 在基台上安装的部分,是最终在口腔中可见和使用的人工牙,包括:
      • 牙冠: 替代单个缺失牙。
      • 牙桥: 替代连续缺失的多个牙(由多个牙冠连接而成,中间的牙冠桥体由两侧的基牙支持)。
      • 覆盖义齿: 通过种植体支持的磁性、球帽、杆卡等附着体固位的全口或半口义齿。
      • 固定桥: 通过多个种植体支持的、不可摘除的全口或半口桥。
  3. 主要适应症:

    • 单个牙缺失。
    • 多个牙缺失(非连续或连续)。
    • 全口牙列缺失(无牙颌)。
    • 因外伤、龋病、牙周病等原因导致的牙齿缺失。
    • 对活动义齿固位、稳定或美观不满意者。
    • 因先天缺牙导致牙齿缺失。
    • 需要作为固定桥的基牙(尤其是缺隙两端健康牙条件不佳时)。
  4. 相对禁忌症(需谨慎评估):

    • 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未控制的心脏病、严重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症、接受头颈部放疗、严重免疫缺陷等)。
    • 重度吸烟: 显著增加种植失败风险(骨结合失败、种植体周围炎)。
    • 严重的口腔卫生不良或未控制的牙周病(需先治疗)。
    • 颌骨严重发育不足或形态异常(可能需要骨增量手术)。
    • 夜间磨牙或紧咬牙(可能增加种植体机械并发症风险)。
    • 颌骨内存在病变(囊肿、肿瘤等)。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药物,需评估颌骨坏死风险)。
  5. 牙种植流程(简化版):

    1. 术前评估与设计:
      • 详细病史采集、口腔检查。
      • 影像学检查:CBCT(锥形束CT) 是关键,用于评估骨量(高度、宽度、密度)、重要解剖结构(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制定精准的种植方案。
      • 模型分析、可能的诊断性试戴。
      • 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是否需要植骨、选择何种种植系统、修复方案等)。
    2. 外科手术阶段:
      • 局部麻醉。
      • 切开牙龈,暴露牙槽骨。
      • 使用一系列专用钻头,在精准位置、角度和深度制备种植窝洞。
      • 将种植体植入窝洞内。
      • 缝合牙龈。
      • 骨结合期:通常需要 3-6个月(上颌可能更长),期间种植体在骨内稳定愈合。
    3. 修复阶段:
      • 二次手术(如果需要):切开牙龈,暴露埋在骨内的种植体顶部,安装愈合基台,形成良好的牙龈袖口形态(有时可在一期手术时同时安装)。
      • 取模:使用种植体取模杆或扫描获取精确的种植体位置和角度信息。
      • 技工室制作牙冠/桥/义齿。
      • 试戴:检查修复体的密合度、咬合关系、美观效果。
      • 粘接或螺丝固位:将修复体最终固定在基台上。
    4. 定期复查与维护:
      • 术后定期复查(1周、1个月、3个月、半年、1年等)。
      • 长期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刷牙、牙线、冲牙器)。
      • 定期(通常每6个月-1年)进行专业的种植体周围维护(洁治、刮治)。
  6. 主要并发症与风险:

    • 种植体失败: 骨结合失败(种植体松动、脱落),发生率在1%-5%左右(受多种因素影响)。
    • 种植体周围炎: 类似牙周病,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导致支持骨丧失,是种植体长期存留的主要威胁,与口腔卫生不良、吸烟、糖尿病等有关。
    • 手术相关并发症: 出血、感染、肿胀、疼痛、下唇麻木(损伤下牙槽神经)、上颌窦穿孔(通常可处理)、邻牙损伤、种植体位置/角度不佳等。
    • 修复相关并发症: 基台或螺丝松动/折断、牙冠/桥折裂/崩瓷、咬合创伤、美观不满意等。
    • 骨增量手术相关风险: 移植物感染、吸收、暴露、愈合不良等。
  7. 技术发展趋势:

    • 数字化种植:
      • CBCT与3D重建: 精确评估骨量,设计种植方案。
      • 数字化导板: 利用3D打印或CAD/CAM技术制作手术导板,引导种植体在预设的位置、角度和深度植入,提高精准度,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 口内扫描: 取代传统取模,更舒适高效,数据可用于数字化设计和修复。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设计个性化基台、修复体甚至种植体。
    • 微创/不翻瓣种植: 通过精确的导板或经验,在牙龈上做小切口或不翻瓣植入种植体,减少创伤、肿胀和术后不适。
    • 即刻种植: 在拔牙后立即植入种植体(需严格适应症)。
    • 即刻负重: 在种植体植入后较短时间内(如24小时、几天或几周)安装临时或永久修复体(需满足严格条件: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充足的骨量等)。
    • 新型种植体表面处理: 优化表面结构(如纳米级涂层)以加速和增强骨结合。
    • 生物活性材料: 在骨增量中应用骨生长因子(如BMP)、PRP/P-PRF等促进骨再生。
    • 全口/半口种植修复: All-on-4/All-on-6等技术,用少量种植体支撑固定桥,减少手术次数和费用,恢复全口功能。

牙种植学是一门高度交叉融合的学科,结合了口腔颌面外科、修复学、材料学、生物力学、影像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它为牙齿缺失患者提供了一种最接近天然牙的修复选择,具有高成功率、良好的长期效果、卓越的功能和美观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牙种植学正朝着更精准、更微创、更高效、更舒适的方向发展,造福越来越多的患者。

如果你有具体的牙齿缺失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口腔种植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设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