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上面出现的“洞”通常不是种植体本身损坏,而是其结构设计的一部分或者是某些特定情况下的表现,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原因:

🧩 1. 中央螺丝孔(最常见且正常)
- 位置: 这个“洞”位于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的部分)的顶部中心。
- 作用: 这是种植体与上方基台(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中间部件)之间的连接螺丝的通道,医生通过这个孔将基台用螺丝固定在种植体上。
- 外观:
- 在牙龈完全覆盖的情况下,这个孔是看不见的,它被基台和牙龈组织完全封闭。
- 在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龈退缩)的情况下,这个螺丝孔可能暴露出来,形成一个看起来像“洞”的结构,这是种植牙的一个正常解剖特征,但暴露后需要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处理(如更换更长的基台或进行软组织移植)。
- 有时,在X光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螺丝孔。
🔩 2. 牙冠上的螺丝孔(用于固位)
- 位置: 这个“洞”位于牙冠(最上方的假牙部分)的咬合面(咀嚼面)或舌侧(靠近舌头的一侧)。
- 作用: 有些牙冠是通过螺丝固定在基台上的,而不是像真牙那样用粘接剂粘接,这个螺丝孔就是用来拧入固定螺丝的。
- 外观:
- 在理想情况下,这个螺丝孔在牙冠制作时会被树脂、瓷或其他材料完全封闭,恢复光滑的表面,看起来和普通牙齿一样。
- 如果封闭材料脱落、磨损或损坏,或者螺丝松动,这个孔就会暴露出来,形成一个可见的“洞”或凹陷,这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否则会导致细菌侵入、螺丝松动甚至折断、基台损坏等问题。
🦷 3. 基台与牙冠的连接处(设计缝隙)
- 位置: 位于基台顶部(连接牙冠的部分)和牙冠内部之间。
- 作用: 即使是粘接固位的牙冠,基台和牙冠之间也可能存在一个微小的缝隙或台阶,这是为了容纳粘接剂和保证边缘密合性。
- 外观:
- 这个缝隙通常非常细小,肉眼不易察觉。
- 如果粘接剂溢出未清理干净,或者边缘密合性不佳,可能导致这个区域看起来像一个小凹陷或“沟”,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洞”,如果粘接剂残留过多或未清理干净,也可能形成一个小坑。
⚠ 4. 病理性原因(需要警惕)
- 种植体周围炎: 这是种植牙的“牙周病”,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龈萎缩,严重的骨吸收和牙龈退缩会暴露出种植体表面、螺丝孔甚至基台,形成看起来像“洞”的结构,这通常伴随有出血、溢脓、牙龈红肿、牙冠松动等症状。这是最需要警惕的情况,必须立即就医治疗。
- 螺丝松动或折断: 连接种植体和基台,或者连接基台和牙冠的螺丝如果松动或折断,其所在位置的孔洞会变得明显,甚至可能看到螺丝的断端,这会导致修复体不稳定,需要紧急处理。
- 材料损坏:
- 牙冠崩瓷/裂缝: 全瓷或烤瓷牙冠如果受到外力或材料本身问题,可能在咬合面或边缘出现裂缝、崩瓷,形成凹陷或孔洞。
- 树脂老化/磨损: 如果牙冠表面或封闭螺丝孔的材料是树脂,长期使用后可能老化、变色、磨损或脱落,形成坑洼。
- 临时冠问题: 在永久牙冠戴入前使用的临时冠(尤其是树脂材料),更容易出现磨损、变色或材料脱落,形成看起来像“洞”的凹陷。
📍 总结与建议
- 大部分情况下的“洞”是正常结构: 最常见的是中央螺丝孔(暴露时)或牙冠上的螺丝孔(封闭材料损坏时),这些是设计的一部分,但暴露或损坏后需要评估。
- 警惕病理性变化: 洞”伴随出血、疼痛、肿胀、异味、松动、牙龈退缩明显等症状,强烈提示种植体周围炎或其他并发症,必须尽快去看你的种植医生!
- 观察位置: 仔细观察“洞”是在牙龈上方(牙冠上)还是牙龈下方(暴露的种植体/基台上),牙龈下方的暴露通常更值得关注。
- 不要自行处理: 不要用牙签、牙线等去探戳或清理这个“洞”,以免造成损伤或将细菌推得更深。
- 及时就医: 无论原因如何,一旦发现种植牙上有异常的“洞”或凹陷,都应尽快预约你的种植牙医生进行检查,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和X光片明确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更换基台/牙冠、进行牙周治疗、螺丝处理、软组织移植等)。
定期复查和维护对于种植牙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能及早发现并处理这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