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人工种植牙步骤图片

人工种植牙的主要步骤(通常需要3-6个月或更长时间)

第一阶段:术前评估与规划 (1-2周)

  1. 全面口腔检查:

    人工种植牙步骤图片-图1

    • 医生会检查你的口腔健康状况,包括缺牙区周围的牙龈、牙齿、咬合关系、口腔卫生状况等。
    • 目的: 评估是否适合种植,排除活动性牙周炎、严重龋齿等禁忌症。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用口镜、探针检查口腔,患者张口照。
  2. 影像学检查:

    •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通常包括:
      • 口腔锥形束CT: 提供3D影像,精确测量缺牙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观察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位置)。
      • 全景片: 提供牙齿、颌骨、上颌窦、下颌神经管等的2D全景视图。
      • 根尖片: 检查邻牙情况。
    • 目的: 精准设计种植体的位置、角度、长度,避开重要神经血管,评估骨量是否充足。
    • 图片可能显示: CBCT扫描仪(类似一个环绕头部的机器)、电脑屏幕上的3D骨骼模型和种植体设计图、全景X光片。
  3. 模型制取:

    • 取上下颌的印模,制作石膏模型或进行口内扫描。
    • 目的: 用于术前诊断、手术导板设计(如果需要)、最终修复体制作参考。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将印模材料放入患者口中取模,或使用口内扫描仪在患者口中扫描。
  4. 治疗计划制定:

    • 医生结合检查结果,制定详细的种植方案,包括:
      • 是否需要植骨(骨增量)?
      • 种植体品牌、型号选择。
      • 手术方式(是否需要导板)。
      • 修复方案(单冠、桥、覆盖义齿)。
      • 时间表和费用。
    • 目的: 明确治疗路径和预期效果。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在电脑上设计种植方案,展示模拟效果(有时会用到软件模拟图)。

第二阶段:种植手术 (通常1-2小时/颗)

  1. 术前准备:

    • 签署知情同意书、测量血压、口腔消毒、铺无菌巾、局部麻醉(或选择镇静/全麻)。
    • 目的: 确保手术安全、无菌。
    • 图片可能显示: 患者躺在牙椅上,医生进行消毒,注射麻药。
  2. 切开牙龈、翻瓣:

    • 在缺牙区牙龈上做切口,翻开粘骨膜瓣,暴露下方的牙槽骨。
    • 目的: 充分暴露手术区域,便于操作。
    • 图片可能显示: 手术器械(手术刀、牙龈分离器)翻开牙龈瓣,暴露骨面。
  3. 备洞:

    • 使用一系列直径逐渐增大的专用钻头,在牙槽骨上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向、角度、深度钻孔,形成容纳种植体的窝洞,过程中会不断用生理盐水冲洗降温。
    • 目的: 为种植体创造一个精确、稳定的植入空间。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使用种植机(带有冷却系统)和不同型号的钻头在骨头上钻孔。
  4. 植入种植体:

    • 将纯钛或钛合金制成的种植体(类似人工牙根)旋入或压入备好的窝洞中,确保其达到理想的初期稳定性。
    • 目的: 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用专用工具将种植体旋入骨中,种植体植入后的骨面观。
  5. 骨增量(如需要):

    • 如果术前评估骨量不足(高度或宽度不够),可能需要在此时进行植骨手术,将骨移植材料(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放置在需要增加骨量的区域,覆盖在种植体周围或单独植骨。
    • 目的: 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骨支持,为二期手术创造条件。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将骨粉/骨块放置在骨缺损区域,使用可吸收膜覆盖。
  6. 缝合伤口:

    • 将翻开的牙龈瓣复位,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关闭伤口。
    • 目的: 保护手术区域,利于愈合。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用持针器和缝合线缝合牙龈。

第三阶段:骨结合期(愈合期)(3-6个月)

  1. 骨结合:
    • 种植体在无负荷的情况下,与周围的牙槽骨发生生物性结合,变得像真牙根一样稳固,这是种植成功的关键,期间需要保持口腔卫生,遵医嘱复诊。
    • 目的: 让种植体与骨长牢。
    • 图片可能显示: 术后愈合的口腔照片(牙龈已愈合),CBCT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生长、密度增加(需时间对比)。

第四阶段: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约1-2周)

  1. 切开牙龈,安装愈合基台:
    • 在牙龈愈合后,做一个小切口,暴露埋在牙龈下的种植体顶部,旋入一个称为“愈合基台”的装置,它穿过牙龈,引导牙龈形成类似天然牙颈部的袖口形态,并为取模做准备。
    • 目的: 暴露种植体,形成良好的牙龈形态。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切开牙龈,暴露种植体,旋入愈合基台。

第五阶段:最终修复(戴牙)(1-4周)

  1. 取模:

    • 当牙龈形态稳定后,使用个性化印模托盘或口内扫描,在愈合基台周围取模,记录种植体的精确位置和牙龈形态。
    • 目的: 制作与牙龈和种植体完美贴合的最终基台和牙冠。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将印模材料放在安装了愈合基口的种植体区域取模,或使用口内扫描仪扫描。
  2. 制作修复体:

    • 将模型送到技工中心,由技师根据医生的设计和患者咬合关系,制作最终基台和牙冠(通常是全瓷冠)。
    • 目的: 制作最终的人工牙。
    • 图片可能显示: 技工中心的工作场景,技师在模型上制作牙冠。
  3. 试戴与粘接/螺丝固位:

    • 患者复诊,医生将制作好的最终基台和牙冠在口内试戴,检查形态、颜色、咬合关系是否合适,确认无误后,用螺丝将牙冠固定在种植体上(螺丝固位),或用粘接剂将牙冠粘在基台上(粘接固位)。
    • 目的: 完成最终的牙齿修复。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将牙冠试戴在患者口中,用工具拧紧螺丝固定牙冠,或展示制作完成的牙冠。

第六阶段:术后维护(终身)

  1. 定期复查与维护:
    • 种植牙完成后,需要像真牙一样认真维护口腔卫生(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并按照医生要求定期(通常每3-6个月或1年)复查,检查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咬合情况、修复体有无松动或磨损。
    • 目的: 确保种植牙长期稳定使用。
    • 图片可能显示: 医生用探针检查种植体周围牙龈,拍摄X光片评估种植体周围骨情况,患者使用牙线清洁种植牙。

如何查找相关图片资源

  1. 专业牙科网站:

    • 国际口腔种植学会: 提供大量高质量、专业的种植教育资料和图片。
    • 各大种植体制造商官网: 如Straumann(士卓曼)、Nobel Biocare(诺贝尔)、Zimmer Biomet(捷迈邦美)、Osstem(奥齿泰)、Dentium(登腾)等,通常有详细的临床流程图和案例图片。
    • 权威牙科机构网站: 如美国口腔协会、中华口腔医学会等,有时会有科普图片。
  2. 搜索引擎:

    • 使用精确关键词搜索:
      • dental implant procedure steps images (种植牙步骤图片)
      • dental implant surgery photos (种植牙手术照片)
      • dental implant stages pictures (种植牙阶段图片)
      • dental implant osseointegration (种植骨结合图片)
      • dental implant crown placement (种植牙冠戴入图片)
      • dental implant bone graft (种植植骨图片)
    • 注意: 在搜索结果中,优先选择来自牙科医学院、专业牙科协会、知名牙科诊所或制造商官网的图片,避免来源不明或过于血腥/惊悚的图片。
  3. 医学图库:

    一些专业的医学图库网站(如VisualDX, Medscape, DermNet等)可能包含牙科相关图片,但种植牙的完整流程图相对较少。

  4. 牙科教科书与期刊:

    在线牙科教科书(如《口腔种植学》相关教材)或专业期刊(如《临床口腔种植研究》杂志)的网站或数据库中,通常有详细的流程示意图。

重要提示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口腔条件不同,具体步骤和时间可能有所调整,骨量充足可能不需要植骨,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技术可能缩短时间。
  • 图片仅供参考: 网络图片是标准化流程的展示,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 咨询专业医生: 最准确的信息和最适合你的方案,务必来自亲自为你检查和治疗的种植专科医生,不要仅凭网络图片或信息自行判断或决定治疗。
  • 注意图片质量与来源: 选择清晰、专业、标注明确的图片,避免来源不明、过度美化或过于血腥恐怖的图片。

希望这个详细的步骤描述和查找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人工种植牙的过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