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材料种类繁多,到底哪种更安全耐用且适合长期使用?

种植牙的材料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长期成功率、美观度和耐用性,种植牙系统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常用的材料:

种植牙材料种类繁多,到底哪种更安全耐用且适合长期使用?-图1

种植体(植入牙槽骨的部分)

这是种植牙的核心,直接与骨组织结合(骨结合),材料要求极高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机械强度和弹性模量(与骨组织相近,避免应力集中)。

  1. 钛及钛合金:

    • 纯钛: 尤其是商业纯钛(Grade 1-4)和医用纯钛(Grade 4),是目前种植体最主流、最经典、临床应用最广泛、长期成功率最高的材料。
      • 优点:
        • 极佳的生物相容性: 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最好,极少引起过敏或排异反应,能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的骨结合。
        • 优异的耐腐蚀性: 在口腔复杂环境中非常稳定,不会生锈或释放有害离子。
        • 良好的机械性能: 强度和韧性足以承受咀嚼力,弹性模量接近骨组织(约100 GPa),能减少应力集中,保护骨组织。
        • 表面处理技术成熟: 如喷砂酸蚀、SLA表面等,能显著促进骨结合。
      • 缺点: 颜色为金属银灰色,对美观要求极高的前牙区域,如果牙龈较薄,可能透出金属色。
    • 钛合金: 主要是钛铝钒合金
      • 优点: 在纯钛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铝、钒等元素,显著提高了强度和硬度,同时保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对于骨质条件较差、需要更粗大种植体或承受更大咬合力的区域(如后牙区)更有优势。
      • 缺点: 弹性模量略高于纯钛和骨组织(约110-120 GPa),理论上应力集中风险略高,但临床应用中影响不大,同样存在金属色问题。
  2. 陶瓷(氧化锆):

    • 优点:
      • 卓越的美观性: 颜色为白色或乳白色,完全不会透出金属色,尤其适合对美观要求极高的前牙区,以及对金属过敏的患者。
      •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与纯钛相当,无致敏性。
      • 高机械强度和硬度: 现代高强度氧化锆(如Y-TZP)的强度和韧性已能满足后牙区的咀嚼需求。
      • 耐磨损性: 对对颌牙磨损小。
    • 缺点:
      • 弹性模量较高: 约200-210 GPa,远高于骨组织(约10-20 GPa),理论上存在应力集中风险,可能影响骨结合的长期稳定性(但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长期数据不如钛充分)。
      • 脆性相对较高: 虽然强度高,但韧性低于钛,在受到过大或非正常咬合力时,存在崩瓷或种植体本身折裂的风险(尤其是设计不当或咬合异常时)。
      • 表面处理技术相对复杂: 促进骨结合的表面处理技术不如钛成熟。
      • 价格较高: 通常比钛种植体贵。
      • 对技术要求高: 对医生操作、修复体设计、咬合调整要求更严格。

基台(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部分)

  1. 钛合金:

    • 优点: 生物相容性极好,强度高,加工精度高,与种植体连接稳固可靠,长期稳定性好,是最常用、最经典的基台材料。
    • 缺点: 金属色,如果牙龈较薄或位置不佳,可能在牙龈缘处透出灰色,影响美观(尤其在前牙区)。
  2. 全瓷(氧化锆、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 优点:
      • 极佳的美观性: 颜色自然通透,能模拟天然牙的色泽和半透明度,完全避免金属色问题,是前牙美学修复的首选
      •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无致敏性。
      • 强度高(氧化锆): 高强度氧化锆基台可用于后牙区。
    • 缺点:
      • 脆性相对较高: 尤其是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主要适用于前牙或小单位修复,氧化锆强度高但韧性仍低于钛。
      • 加工精度要求极高: 与种植体的密合度要求非常严格,否则可能导致微渗漏、螺丝松动或细菌侵入。
      • 价格较高: 通常比钛基台贵。
      • 对技术要求高: 需要精确的取模、设计和加工。

牙冠(暴露在口腔中,模拟自然牙的部分)

  1. 全瓷:

    • 优点:
      • 最佳的美观性: 颜色、通透度、光泽度最接近天然牙,是目前最主流、最受推崇的牙冠材料,尤其适用于前牙美学区和后牙区(高强度全瓷)。
      •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无金属,无致敏性,对牙龈组织刺激小。
      • 耐磨损性: 对对颌牙磨损小。
      • 种类多:
        • 氧化锆: 强度最高,主要用于后牙单冠、长桥,颜色较深,通透度相对较低(但技术进步很快)。
        •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如E.max,通透度极佳,强度较高,主要用于前牙美学区、前牙单冠、短桥。
        • 长石质陶瓷: 如Empress,通透度好,但强度相对较低,主要用于前牙贴面或单冠。
    • 缺点:
      • 脆性相对较高: 虽然强度高,但韧性低于金属,在受到过大或非正常咬合力时存在崩瓷风险(尤其边缘或咬合点薄弱处)。
      • 价格较高: 通常比金属烤瓷贵。
      • 对技术要求高: 对医生备牙、取模、咬合调整以及技师制作要求都很高。
  2. 金属烤瓷:

    • 结构: 内部是金属基底(通常为镍铬合金、钴铬合金或贵金属合金),外部覆盖瓷粉。
    • 优点:
      • 强度高: 金属基底提供强大的支撑力,不易折裂。
      • 价格相对较低: 比全瓷冠便宜。
      • 技术成熟: 应用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
    • 缺点:
      • 美观性较差: 金属基底不透光,瓷层难以完全遮盖金属色,尤其牙龈边缘处可能出现“灰线”或“黑线”,影响美观,通透度无法媲美全瓷。
      • 对对颌牙磨损较大: 金属基底硬度高。
      • 潜在过敏风险: 镍铬合金等贱金属可能引起部分患者过敏(虽然发生率不高)。
      • 生物相容性不如全瓷: 金属与牙龈组织接触,长期可能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变色或萎缩。
    • 现状: 由于美观和生物相容性的缺点,在发达国家以及国内追求美观的修复中,使用率已显著下降,主要应用于后牙区预算有限或咬合力极大的情况。
  3. 全锆:

    • 结构: 整个牙冠(包括与牙龈接触的部分)都由高强度氧化锆切削而成。
    • 优点:
      • 高强度: 整体强度极高,尤其适用于后牙区或需要较长桥体的情况。
      • 美观性较好: 避免了金属烤瓷的灰线问题,颜色和通透度优于传统氧化锆全瓷冠(因无金属基底遮挡)。
      • 生物相容性极佳: 完全无金属。
    • 缺点:
      • 通透度仍有限: 虽然比有金属基底的烤瓷好,但通透度通常不如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或优质长石质陶瓷,前牙美学效果可能略逊一筹。
      • 对对颌牙磨损: 氧化锆硬度高,对对颌牙磨损比瓷大(但小于金属)。
      • 价格较高。
      • 加工精度要求高。

总结与选择建议

  1. 种植体:

    • 钛(纯钛或钛合金)是黄金标准: 生物相容性、长期成功率、可靠性最高,临床应用最广泛,性价比高,绝大多数患者首选。
    • 氧化锆陶瓷种植体: 主要适用于对金属严重过敏对美观有极致要求且牙龈条件极佳(非常厚)的患者,需充分了解其长期数据不如钛充分,且对医生技术和患者咬合要求更高,价格昂贵。
  2. 基台:

    • 钛基台: 最常用、最可靠,尤其适用于后牙区或牙龈较厚的情况。
    • 全瓷基台: 前牙美学修复的首选,能有效避免金属色透出,提升美观效果,需确保加工精度和医生技术。
  3. 牙冠:

    • 全瓷冠是主流趋势: 前牙美学区强烈推荐(二硅酸锂或优质氧化锆),后牙区也广泛使用高强度氧化锆全瓷冠,美观性、生物相容性俱佳。
    • 全锆冠: 后牙区或对强度要求高且预算充足时的好选择,美观性优于金属烤瓷。
    • 金属烤瓷冠: 因其美观和生物相容性缺点,已非首选,仅作为经济条件有限或特殊咬合情况下的备选方案。

最终选择的关键因素

  • 骨质条件: 骨质差可能需要强度更高的钛合金种植体。
  • 位置(前牙/后牙): 前牙对美观要求极高,全瓷基台和全瓷冠是标配;后牙更注重强度,钛基台和高强度全瓷冠(氧化锆或全锆)常用。
  • 美观需求: 对美观要求高的患者,全瓷材料是必然选择。
  • 预算: 不同材料价格差异显著,全瓷和陶瓷种植体通常更贵。
  • 全身健康状况/过敏史: 金属过敏者需选择陶瓷种植体和全瓷基台/冠。
  • 咬合习惯: 紧咬牙、夜磨牙等不良习惯可能增加全瓷材料的崩瓷风险,需谨慎选择或进行咬合调整。
  • 医生建议: 最重要的一点! 经验丰富的种植医生会根据你的口腔具体情况(骨质、牙龈、咬合、美学需求等)、全身健康状况、预算以及自身期望,给出最适合你的个性化材料组合建议,务必与你的主治医生充分沟通。

钛种植体+钛基台(后牙)或全瓷基台(前牙)+全瓷牙冠是目前种植牙最主流、最可靠、兼顾成功率和美观性的选择方案。 陶瓷种植体是特定情况下的优质替代选择,但需专业评估,最终决策应建立在专业医生评估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