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牙周截根术如何影响种植牙长期成功率?

牙周截根术

  1. 定义:

    牙周截根术如何影响种植牙长期成功率?-图1

    • 牙周截根术是一种保留患牙牙周外科手术
    • 主要应用于多根牙(尤其是磨牙,如上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一磨牙等),当其中一个或多个牙根因严重的牙周炎、根分叉病变、根尖周炎或根管治疗失败而无法保留,但其他牙根及牙体组织相对健康时。
    • 手术的核心是截除(切除)病变或无法保留的牙根,同时保留健康或可治疗的牙根及其对应的牙冠部分
  2. 目的:

    • 消除感染源: 去除病变的牙根及其周围严重破坏的牙周组织。
    • 保留天然牙: 避免因单个牙根问题而拔除整个牙齿,保留剩余的健康牙根和牙冠。
    • 改善口腔卫生: 截根后,牙齿形态改变,更容易清洁,有利于控制剩余牙周的炎症。
    • 恢复部分咀嚼功能: 保留的牙根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为后续修复(如牙冠)提供基础。
  3. 适应症(何时考虑):

    • 多根牙(磨牙)的一个或多个牙根患有严重的、无法通过常规治疗(如根管治疗、牙周刮治)控制的根尖周炎、根管治疗失败或严重的根分叉病变
    • 其他牙根及牙体组织相对健康或可通过治疗挽救
    • 患者希望尽可能保留天然牙
    • 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 手术过程简述:

    • 术前评估:拍X光片(根尖片、曲面断层片或CBCT)精确评估牙根病变范围、根分叉情况、牙槽骨状况。
    • 麻醉:局部麻醉。
    • 切开、翻瓣:暴露牙根分叉区和病变区域。
    • 截根:使用高速涡轮机或超声设备,在牙根分叉区水平截除病变牙根,截除线通常在牙槽嵴顶下方。
    • 处理断面:修整牙根断面,使其光滑,必要时进行根管治疗(如果未提前完成)。
    • 清创:彻底清除病变组织、肉芽组织、牙结石。
    • 缝合:将牙龈瓣复位缝合。
    • 术后护理:口腔卫生指导,可能使用抗生素、漱口水等。
  5. 预后与局限性:

    • 优势: 成功的话,可以保留天然牙,避免拔牙。
    • 劣势:
      • 手术创伤相对较大。
      • 术后牙齿可能变得脆弱,容易折裂(尤其是剩余牙根少时),通常需要牙冠修复保护。
      • 保留的牙齿形态改变,清洁需要特别注意。
      • 长期成功率不如健康的天然牙或种植牙,存在再次失败的风险(如剩余牙根发生新的病变、牙齿折裂)。
      • 随着时间推移,牙槽骨可能继续吸收。
    • 现状: 由于根管治疗技术的进步、种植牙的普及以及患者对舒适度和长期成功率的追求,牙周截根术的应用已显著减少,但在特定病例中(如经济条件有限、患者强烈要求保牙、或作为过渡性治疗),它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选项。

种植牙

  1. 定义:

    • 种植牙是目前最先进的牙齿缺失修复方法之一。
    • 它通过外科手术将纯钛或钛合金制成的种植体(人工牙根) 植入到缺牙区的牙槽骨内
    • 种植体与牙槽骨通过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过程,形成稳定的生物性连接。
    • 待骨结合完成后,在种植体上安装基台牙冠,最终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功能和美观。
  2. 目的:

    • 替代缺失牙: 恢复咀嚼功能、发音、美观。
    • 不损伤邻牙: 不需要像固定桥那样磨除健康的邻牙。
    • 维持牙槽骨: 种植体承担咀嚼力,刺激牙槽骨,防止因缺牙导致的骨吸收和塌陷。
    • 长期稳定: 维护良好的情况下,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可以很长,甚至伴随终生。
  3. 适应症(何时考虑):

    • 因各种原因(龋坏、牙周炎、外伤、根尖周炎治疗失败等)导致单颗、多颗或全口牙齿缺失
    • 缺牙区有足够的牙槽骨高度、宽度和密度支持种植体(骨量不足时可能需要植骨)。
    • 全身健康状况良好,能耐受手术(如无严重未控制的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等)。
    • 口腔卫生状况良好,有良好的依从性进行术后维护。
    • 有修复意愿和经济能力。
  4. 过程简述:

    • 术前评估:口腔检查、拍X光片(全景片、CBCT)、模型分析、全身病史评估。
    • 植入手术:局部麻醉,切开牙龈,暴露牙槽骨,备洞,植入种植体,缝合。
    • 骨结合期:通常需要3-6个月(有时更长),期间种植体与骨结合。
    • 二期手术(如果需要):暴露种植体顶部,安装愈合基台。
    • 取模与修复:取印模,制作牙冠,试戴,粘固或螺丝固位。
    • 定期复查和维护。
  5. 优势:

    • 功能和美观接近天然牙。
    • 不损伤邻牙。
    • 有效防止牙槽骨吸收。
    • 长期成功率很高(在适应症选择得当、维护良好的情况下)。
    • 患者舒适度高。
  6. 局限性:

    • 手术有创伤和风险(感染、神经损伤、种植体失败等)。
    • 费用相对较高。
    • 需要一定的愈合时间(骨结合期)。
    • 对患者全身和局部条件有要求。
    • 需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定期专业维护(洗牙、检查)。

牙周截根术与种植牙的关系

这两个概念在目的、时机、适应症和最终效果上有本质区别,但它们在口腔治疗序列中可能存在关联

  1. 根本目的不同:

    • 牙周截根术:治疗性手术,核心目标是挽救和保留天然牙
    • 种植牙:修复性治疗,核心目标是替代缺失的牙齿
  2. 治疗阶段不同:

    • 截根术是治疗严重病变多根牙的一种手段,发生在牙齿尚未完全缺失的阶段。
    • 种植牙发生在牙齿已经缺失(或因截根失败最终拔除)后的修复阶段
  3. 可能的关联场景:

    • 截根术失败后的替代方案: 如果截根术后,保留的牙齿因为剩余牙根病变、严重折裂、牙周炎持续进展等原因最终无法保留而需要拔除,那么种植牙就成为了替代该缺失牙的最佳选择之一,这是两者最常见的间接联系。
    • 截根术后的过渡性修复: 在截根术后,牙齿形态改变且可能脆弱,需要牙冠修复保护,这个牙冠修复是建立在保留的天然牙根上的,不是种植牙,但如果未来该牙因故拔除,种植牙是后续修复选项。
    • 种植区域的骨量考量: 如果截根术涉及的下颌磨牙,其截根区域(尤其是下颌磨牙的近中根)下方有重要的下颌神经管,如果该区域因截根或牙周炎导致骨量严重不足,未来若考虑在此区域种植,可能需要复杂的植骨手术(如上颌窦提升、骨劈开、块骨移植等)来增加骨量,增加了种植的难度和风险,CBCT评估至关重要。
    • 种植体植入位置的考量: 在为曾经做过截根术的缺牙区设计种植方案时,医生需要非常谨慎地评估截根术对牙槽骨形态、质量以及神经血管位置的影响,确保种植体能安全、稳定地植入在理想位置。
  4. 通常不会同时进行:

    • 在同一个牙齿上同时进行截根术和种植牙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矛盾的,截根术是为了保住剩余的牙根,而种植牙是在牙根缺失后替代它。
    • 在同一个口腔治疗计划中,可能先后涉及截根术(保住某个磨牙)和种植牙(替代另一个缺失的牙),但这属于两个独立的治疗。
  • 牙周截根术是一种保留患牙牙周外科治疗,针对多根牙的严重根病变,通过截除病变根来挽救整个牙齿,它是一种相对古老、应用减少但仍有特定价值的保牙手段。
  • 种植牙替代缺失牙现代修复技术,通过植入人工牙根(种植体)来恢复功能和美观,是目前牙齿缺失修复的金标准之一。
  • 核心关系: 两者在治疗目标(保牙 vs. 替牙)和适应症(严重病变多根牙 vs. 牙齿缺失)上截然不同,它们最可能的联系是:如果截根术最终失败导致牙齿拔除,那么种植牙就成为了该缺牙区的首选修复方案。 在进行种植牙规划时,需要评估截根术对局部牙槽骨条件的影响。

最终选择哪种治疗方案,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口腔医生(牙周科医生、口腔外科医生、修复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口腔状况、全身健康状况、个人意愿和经济条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个体化的设计。 沟通清楚各种方案的利弊、预期效果和潜在风险至关重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