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为何需要自体骨植骨?

种植牙

  • 定义: 种植牙是一种牙齿缺失的修复方式,它通过外科手术将一个纯钛或钛合金制成的人工牙根(种植体) 植入到缺牙位置的牙槽骨内。
  • 原理: 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会发生骨结合,即骨细胞在种植体表面生长,形成牢固的生物学结合,就像真牙的牙根长在骨头里一样,骨结合成功后,种植体就能像天然牙根一样承受咀嚼力。
  • 组成: 完整的种植牙通常包括三个部分:
    • 种植体: 植入牙槽骨内的“人工牙根”。
    • 基台: 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中间部件。
    • 牙冠: 暴露在口腔内,模拟天然牙形态的部分(可以是烤瓷冠、全瓷冠等)。
  • 优点: 不需要磨损邻牙,美观、舒适、咀嚼效率高,能有效防止牙槽骨吸收,被认为是目前最接近天然牙的修复方式。
  • 关键前提: 种植牙成功的基础是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牙槽骨来支撑和容纳种植体,并保证骨结合的发生。

植骨

  • 定义: 植骨是一种外科手术技术,目的是增加或重建牙槽骨的体积和密度
  • 目的:
    • 为种植牙创造条件: 当患者缺牙后牙槽骨因缺乏生理性刺激而吸收萎缩,或者先天骨量不足、外伤、肿瘤切除等原因导致骨量不足时,无法直接植入足够长度的种植体,植骨就是通过添加骨材料来“增补”骨量,使种植体能够获得初期稳定性和足够的骨支持。
    • 改善骨质量: 有时骨密度低(骨质疏松)或结构不佳,植骨可以改善局部骨的密度和质量。
    • 引导骨再生: 利用生物屏障膜和骨材料,引导缺损区域的骨组织按理想方向生长。
  • 植骨材料来源(种类):
    • 自体骨: (重点,见下文)
    • 异体骨: 来自同种异体(他人)的骨组织,经过特殊处理(脱钙、冻干、辐照等)去除免疫原性,保留骨诱导活性,来源包括骨库。
    • 异种骨: 来自其他物种(主要是牛)的骨组织,同样经过高度处理去除免疫原性,代表产品如Bio-Oss®。
    • 人工骨/合成骨: 由人工合成的材料制成,如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生物活性玻璃等,它们主要起骨引导作用,提供支架,但本身没有骨诱导活性。
    • 骨诱导材料: 如骨形态发生蛋白,能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成成骨细胞,促进新骨形成,常与其他骨材料复合使用。

自体骨

  • 定义: 自体骨是指从患者自身身体其他部位取出的骨组织。
  • 在植骨中的应用: 当进行植骨手术时,如果选择使用自体骨作为植骨材料,就称为自体骨移植
  • 常用取骨部位:
    • 口腔内: 下颌升支外斜线、颏部(下巴)、上颌结节、拔牙窝内(如智齿拔除后的牙槽窝),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但骨量通常有限。
    • 口外: 髂骨(骨盆,髂嵴或髂前上棘/下棘)、胫骨(小腿)、颅骨,优点是骨量大,能获取块状骨,但创伤大,恢复期长,可能需要全麻。
  • 作为植骨材料的优势:
    • 生物相容性极佳: 来自自身,无免疫排斥反应。
    • 骨诱导和骨引导活性强: 自体骨含有活的成骨细胞、骨细胞前体细胞以及丰富的生长因子(如BMPs),这是其最核心的优势,意味着它不仅能提供支架(骨引导),还能主动刺激自身骨头长进来(骨诱导),新骨形成速度快、质量好。
    • 愈合速度快: 由于是“自己的”骨头,愈合过程更直接高效。
  • 作为植骨材料的劣势:
    • 需要额外手术: 必须从身体其他部位取骨,这本身就带来一次额外的手术创伤、风险(如取骨区疼痛、感染、神经损伤、出血等)和恢复期。
    • 供骨量有限: 尤其是口腔内取骨,骨量通常不足以修复大范围缺损。
    • 手术时间延长: 取骨和植骨需要分步或同时进行,增加了手术复杂度和时间。
    • 费用相对较高: 包含取骨手术的费用。
  • 适应症(何时考虑使用自体骨):
    • 骨缺损范围大: 需要大量骨增量。
    • 骨条件极差: 如严重骨质疏松、放疗后区域、感染区域(自体骨抗感染能力强)。
    • 需要块状骨支撑: 如上颌窦提升需要骨壁支撑,或需要重建骨轮廓。
    • 追求最快、最可靠的骨愈合: 在美学区或关键承力区,希望获得最佳、最稳定的新骨效果。
    • 复合其他材料使用: 常与人工骨、异体骨等混合使用,结合自体骨的诱导活性和其他材料的骨引导及体积维持优势。
  1. 种植牙是目标: 最终目的是通过植入人工牙根(种植体)来修复缺失的牙齿,恢复功能和美观。
  2. 植骨是手段: 当牙槽骨条件不足以直接进行种植牙手术时,需要通过植骨手术来增加骨量、改善骨质量,为种植牙创造必要的骨基础
  3. 自体骨是植骨材料的一种选择: 在植骨手术中,医生可以选择使用自体骨作为填充材料,自体骨因其强大的生物活性和骨诱导能力,在特定情况下(如大缺损、极差骨条件、需要快速高质量愈合)是效果最好的选择,但代价是需要额外的取骨手术和相应的风险与恢复期。

简单流程示意:

种植牙为何需要自体骨植骨?-图1

患者缺牙 -> 检查评估骨量
       |
       |--> 骨量足够 -> 直接植入种植体 -> 进行上部修复(戴牙冠)
       |
       |--> 骨量不足 -> 进行植骨手术(可能使用自体骨、异体骨、人工骨等) -> 等待骨愈合(3-6个月或更久) -> 植入种植体 -> 等待骨结合(3-6个月) -> 进行上部修复(戴牙冠)

种植牙、植骨和自体骨是口腔种植修复领域紧密相连的概念,种植牙是理想的修复目标,植骨是解决骨量不足这一关键问题的常用技术手段,而自体骨则是植骨材料中生物活性最强、效果最可靠但创伤也相对较大的一种选择,是否需要植骨以及选择哪种植骨材料(包括是否用自体骨),需要由专业的口腔种植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口腔状况(骨缺损的位置、大小、形态、质量)、全身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对手术创伤和恢复期的接受程度等进行全面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