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转移杆取模(也称为种植体水平取模或基台水平取模)是种植修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其目的是精确获取种植体在口腔内的三维位置、角度和深度信息,为技工所制作最终修复体(牙冠、牙桥等)提供精准的模型基础。

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 一、 目的与重要性
- 精确记录位置: 准确记录种植体平台在口腔中的三维坐标(X, Y, Z轴)和轴向角度。
- 确保被动就位: 为技工制作修复体提供精确的模型,确保修复体能无压力、无应力地被动就位在种植体基台上,避免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集中和潜在失败。
- 保证咬合关系: 确保修复体的咬合面与对颌牙、邻牙有正确的接触关系。
- 提供技工信息: 为技工提供制作修复体所需的所有关键信息(种植体品牌型号、基台型号、角度、位置、咬合记录等)。
🛠 二、 所需材料与器械
- 转移杆: 与种植体品牌、型号完全匹配的转移杆(Transfer Abutment),它有两个关键部分:
- 内部连接部分: 与种植体内部结构(如内六角、莫氏锥度)精密配合,扭矩固定。
- 外部印模部分: 具有标准化的形状和尺寸,用于在印模材料中形成精确的印模。
- 基台替代体: 通常与转移杆配套使用,在取模后暂时替代转移杆留在口腔内,维持种植体位置,直到最终修复体戴入,有些转移杆本身带有基台替代体功能。
- 印模材料:
- 首选: 高精度、高弹性的聚醚硅橡胶或加成型硅橡胶,它们尺寸稳定性好、细节复制能力强、操作时间相对可控。
- 次选(经济型): 藻酸盐印模材料(精度较低,仅适用于简单单牙修复或初步取模)。
- 印模托盘:
- 个别托盘: 为患者口腔定制的托盘,能提供良好的固位和支撑,印模材料厚度均匀(通常2-3mm),是首选,可在初诊时制取,或在取模前用丙烯酸树脂或光固化树脂在标准托盘上添加材料形成。
- 成品托盘: 选择与患者口腔形态尽可能匹配的标准托盘,但需注意边缘伸展和支撑。
- 咬合记录材料: 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或蜡片。
- 其他: 扭力扳手(用于固定转移杆)、排龈线(可选,用于清晰暴露种植体平台区域)、气枪/水枪(清洁)、记号笔(标记咬合关系)、模型石膏或超硬石膏。
📝 三、 操作步骤(以最常用的个别托盘+硅橡胶双混法为例)
-
术前准备:
- 确认患者口腔卫生良好,种植体周围无炎症。
-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取得配合。
- 准备所有器械和材料,检查有效期。
- 如有必要,放置排龈线(通常在取模前5-10分钟放置,使牙龈缘收缩,清晰暴露种植体平台边缘)。
-
选择并安装转移杆:
- 根据种植体品牌、型号选择正确的转移杆。
- 使用专用工具(如扳手)将转移杆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扭矩精准地旋入种植体内。扭矩是关键! 过松会导致取模时移位,过紧可能损伤种植体内部结构,听到“咔哒”声或达到设定扭矩值。
-
取模:
- 方法一(双混硅橡胶 - 推荐):
- 将硅橡胶基底糊剂和催化剂糊剂按比例调拌均匀(时间控制很重要)。
- 将调拌好的硅橡胶均匀涂布在个别托盘的内侧,特别是围绕转移杆的区域要确保足够厚度和覆盖。
- 将托盘轻柔、平稳地放入患者口腔,就位方向与最终修复体就位方向一致(通常沿种植体长轴方向)。
- 轻轻施加压力,使材料均匀流动,完全覆盖转移杆及周边牙龈,并托住软组织。
- 等待材料完全固化(根据材料说明书时间,通常3-8分钟)。
- 待材料固化后,轻柔、垂直地将托盘从口腔中取出。避免任何侧向力量!
- 方法二(藻酸盐):
- 调拌藻酸盐至稀稠适度。
- 将藻酸盐均匀涂布在个别托盘内。
- 将托盘放入口腔,轻压就位。
- 待藻酸盐凝固(通常2-3分钟)后取出。
- 立即用石膏灌模,因为藻酸盐易变形。
- 方法一(双混硅橡胶 - 推荐):
-
取下转移杆:
- 将取出的印模托盘放在平稳的工作台上。
- 使用专用工具(通常与转移杆配套的扳手)逆时针方向旋转转移杆,将其从印模中取出,转移杆在印模中留下了精确的阴模。
- 将基台替代体旋入转移杆的印模部分,然后将其垂直、轻柔地插回印模的阴模中,确保完全就位,基台替代体将作为模型上种植体的替代体。
-
灌模:
- 选择超硬石膏或高强度模型石膏。
- 按照粉水比例调拌石膏,调拌均匀,排除气泡。
- 将调好的石膏从印模的一侧缓慢、连续地灌入,避免产生气泡,可轻轻振动托盘帮助排气。
- 石膏灌满整个印模,并在托盘上形成一定高度的基座。
- 等待石膏完全凝固(通常至少1小时,超硬石膏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
咬合记录:
- 在石膏模型完全硬固后,将模型从印模中取出。
- 在患者口腔内,将带有基台替代体的转移杆(或直接使用基台替代体)旋入种植体(如果之前取下的话)。
- 使用硅橡胶咬合记录材料或蜡片,记录患者正中咬合关系及上下颌牙齿的接触关系。标记咬合关系(如画线、钻孔、使用咬合记录材料自带的标记点)。
- 将咬合记录与模型准确对应。
-
模型消毒与包装:
- 按照诊所规定对石膏模型进行消毒(如浸泡消毒液、紫外线照射等)。
- 清洁模型,去除多余材料。
- 清晰标记模型信息:患者姓名、病历号、种植体品牌型号、基台型号/角度、取模日期、医生签名等。
- 将模型、咬合记录、工作单(注明种植体位置、咬合要求、临时修复体要求等)妥善包装,送交技工所。
⚠ 四、 关键点与注意事项
- 转移杆扭矩: 必须严格按照制造商规定扭矩安装! 这是保证印模精度的首要前提,使用校准的扭力扳手。
- 印模材料选择: 高精度硅橡胶(聚醚或加成型)是保证修复体精度的最佳选择,藻酸盐仅用于简单情况或初步取模。
- 托盘适配性: 个别托盘能提供最佳支撑和材料厚度,显著提高印模精度和成功率,标准托盘需谨慎选择。
- 取模操作:
- 轻柔、垂直、无侧向力: 避免在材料固化前移动托盘,防止印模变形或转移杆移位。
- 完全覆盖: 确保印模材料完全覆盖转移杆及周边至少2-3mm的牙龈组织。
- 开窗技术(可选但推荐): 在个别托盘上为转移杆区域开一个窗口,便于观察材料是否完全覆盖和就位,同时减少该区域材料厚度,提高精度,开窗边缘需光滑。
- 转移杆取出与基台替代体就位: 操作必须轻柔垂直,避免损坏印模或转移杆,基台替代体在印模中必须完全就位。
- 灌模: 使用超硬石膏,避免气泡,确保模型强度和细节清晰,灌模方向应与取模方向一致(通常从咬合面方向灌入)。
- 咬合记录: 准确记录正中咬合关系及功能性接触点,清晰标记。
- 信息传递: 工作单信息务必清晰、完整、准确,包括种植体位置、基台信息、咬合要求、临时修复体要求等,医技沟通至关重要。
- 消毒: 严格遵循消毒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 经验与练习: 种植取模是技术活,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手感,初学者可在模型上反复练习。
🚫 五、 常见问题及解决
- 印模不完整/气泡: 重新取模,检查托盘适配性、材料调拌、操作手法。
- 转移杆在印模中移位: 重新取模,检查扭矩、取模操作是否垂直。
- 模型破损: 使用超硬石膏,轻拿轻放。
- 咬合记录不准: 重新记录,确保材料硬固前患者处于正确咬合位。
- 技工无法理解模型/信息: 加强医技沟通,提供清晰工作单和模型标记。
种植牙转移杆取模是连接外科手术和最终修复的桥梁,其精度直接决定了种植修复的长期成功。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选择合适的材料(尤其是个别托盘和高精度硅橡胶),确保转移杆扭矩正确,操作轻柔垂直,并做好信息记录和沟通,是取得高质量印模模型的关键。 建议医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后,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以提高取模的成功率和修复体的最终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