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矫正牙齿真的会带来哪些危害?

牙齿矫正(正畸治疗)在改善牙齿排列、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方面效果显著,但和任何医疗干预一样,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和风险,了解这些风险有助于你在做出决定前与正畸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并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矫正牙齿真的会带来哪些危害?-图1

以下是一些牙齿矫正可能带来的主要危害和风险:

短期和常见的不适与并发症

  1. 疼痛和不适:

    • 原因: 牙齿在移动过程中会产生酸痛、胀痛,尤其是在每次复诊加力后的几天内,这是牙齿移动过程中的正常生理反应。
    • 应对: 通常在几天内会缓解,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使用正畸蜡托住摩擦口腔黏膜的托槽,或选择软食。
  2. 口腔溃疡和软组织损伤:

    • 原因: 矫正器(托槽、弓丝、结扎丝等)的边缘或末端可能会摩擦、刺激口腔内壁、脸颊内侧、舌头或嘴唇,导致溃疡或破皮。
    • 应对: 使用正畸蜡覆盖刺激点,保持口腔卫生,溃疡通常会自行愈合,随着口腔适应,这种情况会减少。
  3. 暂时性发音不清:

    • 原因: 舌头适应矫正器需要时间,初期可能会影响发音(如发“s”、“th”等音)。
    • 应对: 通常在1-2周内会逐渐适应并恢复正常发音。
  4. 唾液分泌暂时增多:

    • 原因: 口腔内异物感刺激唾液腺。
    • 应对: 属于正常现象,身体适应后会逐渐减少。

与口腔卫生相关的风险

  1. 蛀牙(龋齿)风险增加:

    • 原因: 矫正器(尤其是传统托槽和弓丝)会显著增加清洁难度,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在托槽周围、弓丝下方堆积,如果清洁不彻底,会导致脱矿(牙釉质表面出现白斑)和蛀牙。
    • 预防: 极其严格的口腔卫生是关键! 必须学会并坚持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如小头牙刷)、牙间刷、冲牙器、牙线(穿线器辅助)等工具,彻底清洁每一个角落,定期进行专业洗牙。
  2. 牙龈炎和牙周炎:

    • 原因: 同样是由于口腔卫生维护困难,细菌刺激牙龈导致红肿、出血、发炎,如果长期忽视,可能发展为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
    • 预防: 与预防蛀牙一样,严格保持口腔卫生至关重要,定期进行牙周检查和维护。

牙齿和牙根相关的风险

  1. 牙根吸收:

    • 原因: 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尖端可能会被轻微吸收(缩短),这是正畸治疗中一个相对常见的现象,但大多数情况下吸收程度轻微,不会影响牙齿的长期稳固性和功能。
    • 风险因素: 某些个体易感性、牙齿移动过大或过快、存在根尖周炎症史、牙齿有外伤史等。
    • 监测: 正畸医生通常会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过程中拍摄X光片(如根尖片)来监测牙根情况,严重吸收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2. 牙髓(牙神经)反应:

    • 原因: 牙齿移动过程中,牙髓可能会受到刺激,产生暂时性的炎症反应(可复性牙髓炎),表现为对冷热刺激敏感。
    • 应对: 通常在牙齿移动稳定后会缓解,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或持续敏感,需及时告知医生。
  3. 牙釉质脱矿:

    • 原因: 口腔卫生不佳,细菌产酸导致牙釉质表面矿物质溶解,出现白垩色或棕色斑点(白斑),这是蛀牙的前兆。
    • 预防: 严格口腔卫生,限制含糖饮料和零食,使用含氟牙膏和漱口水,一旦发现白斑,需加强清洁并寻求牙医的专业处理(如再矿化治疗)。

咬合和关节相关的风险

  1. 咬合改变与复发:

    • 原因: 矫正的目标是建立稳定的咬合,但治疗后,牙齿有回到原来位置的趋势(复发),这可能与保持不当、口腔肌肉习惯(如吐舌、咬唇)、牙周支持不足、生长发育(青少年)等因素有关,可能导致牙齿不齐、咬合干扰等问题再现。
    • 预防: 严格佩戴保持器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需终身或按医生要求长期佩戴,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制定合理的矫正方案也很重要。
  2. 颞下颌关节紊乱:

    • 原因: TMD是涉及下颌骨和颅骨连接处(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肌肉的复杂问题,正畸治疗本身不是导致TMD的主要原因,但有时矫正过程中或矫正后,咬合关系的巨大变化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的、未被察觉的TMD症状(如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头痛等)。
    • 注意: TMD病因复杂,与正畸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议,有TMD病史的患者在矫正前需特别评估和沟通。

其他潜在风险

  1. 神经损伤(罕见):

    • 原因: 极罕见情况下,牙齿移动或手术(如拔牙)过程中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或舌神经,导致下唇、下巴或半侧舌头感觉麻木或异常。
    • 发生率: 非常低,且大多数是暂时性的,可在数周至数月内恢复,永久性损伤极其罕见。
  2. 美观影响(短期):

    • 原因: 在矫正初期,戴满“钢牙”可能会影响美观,尤其对对外观要求高的人造成心理压力。
    • 缓解: 可选择陶瓷托槽、舌侧矫正器或隐形矫正器(如隐适美)来改善美观性。
  3. 拔牙风险:

    • 原因: 如果矫正方案需要拔牙(通常是为了为拥挤的牙齿提供空间或改善咬合),则存在拔牙相关的风险,如疼痛、肿胀、感染、邻牙损伤、干槽症等,但这些都是口腔外科操作的常规风险,并非正畸特有。

重要提示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风险因素不同,医生会根据你的口腔状况、年龄、健康状况、矫正需求等综合评估。
  • 专业医生的重要性: 选择一位资质合格、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至关重要,他们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矫正过程中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将风险降到最低。
  • 患者配合度: 患者的积极配合是成功治疗和减少风险的关键! 包括:
    • 严格遵守复诊计划。
    • 极其严格地保持口腔卫生。
    • 遵医嘱佩戴橡皮筋、头帽等附件。
    • 避免啃咬硬物、粘性食物(防止托槽脱落、弓丝变形)。
    • 矫正结束后严格佩戴保持器。
  • 沟通: 在矫正前,务必与医生详细讨论所有潜在的风险、收益、替代方案以及你的期望,有任何疑问或不适都要及时反馈给医生。

牙齿矫正是一项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医疗治疗,其益处通常远大于潜在风险,了解并正视这些风险,选择专业医生,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高度配合(尤其是口腔卫生和保持器佩戴),是确保治疗成功、减少并发症、获得健康稳定咬合和灿烂笑容的基石,不要因为害怕风险而放弃矫正,但也要理性看待,做好充分准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