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植骨材料究竟是什么?

种植牙植骨材料是指在进行种植牙手术时,当患者牙槽骨骨量不足(高度、宽度或密度不够)时,为了给种植体提供稳固的“地基”而植入的人工或生物材料,这些材料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促进或替代新骨的形成,最终实现骨组织的再生和愈合。

种植牙植骨材料究竟是什么?-图1

植骨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自体骨

  • 来源: 直接从患者自身身体其他部位获取(最常见的是从口腔内拔除智齿后的牙槽窝、颏部、下颌角、上颌结节,或从髂骨、胫骨等部位)。
  • 优点:
    • 金标准: 被认为是骨移植的“黄金标准”,因为含有活的骨细胞和骨基质,具有最强的骨诱导能力(能刺激自身干细胞分化成成骨细胞)和骨生成能力(直接提供成骨细胞)。
    • 生物相容性极佳: 无免疫排斥反应,无疾病传播风险。
    • 愈合速度快,效果可靠: 成功率高,新骨形成质量好。
  • 缺点:
    • 需要额外手术: 需要从患者身上取骨,增加手术创伤、时间和痛苦。
    • 骨量有限: 可获取的骨量受限于取骨部位。
    • 手术并发症风险: 取骨部位可能存在感染、出血、神经损伤、术后疼痛等风险。
    • 费用相对较高: 包含两次手术(取骨和植骨/种植)的费用。

同种异体骨

  • 来源: 来自人类捐献者(通常是尸体骨),经过严格的筛选、处理(如冷冻、脱钙、脱脂、辐照等)以消除免疫原性和病原体。
  • 优点:
    • 骨量充足: 来源相对广泛,可获取大量骨材料。
    • 避免取骨创伤: 无需从患者身上取骨。
    • 生物相容性较好: 处理后免疫原性大大降低,排斥反应风险低。
    • 具有骨诱导和骨引导作用: 保留了部分骨基质蛋白(如BMPs),能引导新骨长入。
  • 缺点:
    • 存在理论风险: 虽然处理过程能极大降低风险,但理论上仍存在极微小的疾病传播风险(如病毒、朊病毒)。
    • 愈合速度可能稍慢: 新骨形成速度通常慢于自体骨。
    • 可能存在免疫反应: 虽然处理过,但仍有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微排斥反应。
    • 费用较高: 处理和储存成本高。

异种骨

  • 来源: 来自其他物种(最常用的是牛骨)。
  • 优点:
    • 来源广泛,价格相对较低: 牛骨来源丰富,成本低于同种异体骨和人工材料。
    • 避免取骨创伤和疾病传播风险: 无需从患者身上取骨,经过严格处理(脱蛋白、脱脂、灭菌等),人类病原体传播风险极低。
    • 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 结构类似人骨,能为新骨生长提供支架。
  • 缺点:
    • 骨诱导能力弱或无: 通常缺乏有效的骨诱导活性(除非经过特殊处理添加生长因子)。
    • 可能引起免疫反应: 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能对牛源蛋白产生轻微炎症反应。
    • 吸收速度: 吸收速度可能与新骨形成速度不完全匹配。
    • 质量差异: 不同品牌和处理工艺的产品质量差异较大。

人工合成骨移植材料

  • 来源: 人工合成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 主要类型:
    • 磷酸钙陶瓷:
      • 羟基磷灰石: 成分与人体骨矿物质相似,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高,降解缓慢(可作为永久性支架),主要起骨引导作用。
      • β-磷酸三钙: 降解速度比HA快,能逐渐被新骨替代,也主要起骨引导作用。
      • 双相磷酸钙: 由HA和β-TCP按不同比例混合,结合了HA的稳定性和β-TCP的可吸收性,应用广泛。
    • 生物活性玻璃: 能与体液反应,形成类似骨磷灰石的表面层,促进骨结合和软组织附着,具有骨引导和一定的骨诱导潜力。
    • 硫酸钙: 可吸收,降解速度快,为新骨形成提供临时空间,常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或用于充填小缺损。
  • 优点:
    • 来源无限,标准化生产: 质量可控,无疾病传播风险。
    • 避免取骨创伤: 无需从患者身上取骨。
    • 生物相容性良好: 大多数材料生物相容性很好。
    • 可塑性强: 可制成颗粒、块状、预制成形等多种形态,适应不同缺损。
    • 骨引导作用明确: 为新骨长入提供理想的支架结构。
    • 部分具有骨诱导潜力: 如某些生物活性玻璃或添加了生长因子的产品。
    • 价格相对较低(部分类型)。
  • 缺点:
    • 缺乏骨细胞: 没有活的骨细胞,无骨生成能力
    • 骨诱导能力有限: 大多数纯合成材料骨诱导能力较弱或无(除非添加生长因子)。
    • 机械强度: 单独使用时机械强度通常不如自体骨或异体骨块。
    • 降解速度: 需要与新骨形成速度匹配,降解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影响效果。

选择植骨材料的关键因素

医生会根据以下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哪种材料:

  • 骨缺损的大小和位置: 大缺损可能需要支撑性好的材料(如自体骨块、异体骨块)。
  • 骨缺损的类型: 裂隙状、腔隙状还是穿通性缺损。
  • 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和局部条件: 如是否有糖尿病、吸烟史、口腔卫生状况等。
  • 手术的复杂性和预期效果: 追求快速愈合和高质量骨再生时可能优先考虑自体骨。
  • 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意愿。
  • 材料的可获得性和医生的经验。

种植牙植骨材料种类繁多,没有绝对“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自体骨效果最优但创伤大;同种异体骨效果较好且避免取骨创伤;异种骨人工合成材料避免了取骨创伤和疾病风险,且成本相对较低,但骨诱导能力可能较弱,现代种植牙手术中,人工合成材料(尤其是双相磷酸钙)和同种异体骨的应用非常广泛,常单独或组合使用(如混合自体骨颗粒),最终选择哪种材料,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种植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评估和决定,植骨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手术技术、合适的材料选择以及患者术后的精心护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