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二次植骨是指在种植体植入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种植体周围骨量不足,需要再次进行植骨手术来增加骨量,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支撑,确保其长期稳定性和功能。

以下是关于种植牙二次植骨的详细说明:
为什么需要二次植骨?
种植牙成功的关键之一是种植体周围有足够的、健康的骨组织来支撑和固定它,虽然有些人在拔牙后立即进行种植(即刻种植)或拔牙后等待一段时间(延期种植),或者初次植骨,但有时仍会出现骨量不足的情况,需要二次植骨,主要原因包括:
-
骨吸收:
- 拔牙后自然吸收: 拔牙后,牙槽窝周围的牙槽骨会逐渐发生生理性吸收,尤其是在拔牙后没有及时种植或植骨的情况下,吸收会更明显。
- 种植体周围炎: 这是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最常见原因,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当,导致种植体周围组织发生炎症(类似牙周炎),会破坏支撑种植体的骨组织,导致骨量减少。
- 过载: 种植体承受了过大的咬合力(如咬硬物、夜磨牙、咬合干扰等),可能导致骨组织吸收。
- 微动: 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发生微小的、不正常的移动,影响骨结合,导致骨吸收。
-
初次植骨量不足或效果不佳:
- 初次植骨时,医生评估的骨量可能不够精确,或者植骨材料、技术等原因导致骨增量效果未达到预期。
- 初次植骨后,骨组织可能发生部分吸收。
-
感染:
手术区域发生感染,可能破坏骨组织,导致骨量减少。
-
解剖因素:
- 患者本身的牙槽骨条件较差(如骨宽度或高度严重不足),即使经过初次植骨,可能仍不足以满足种植体的要求。
- 邻牙或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的位置限制,使得植骨空间受限。
-
技术或评估误差:
- 手术前对骨量的评估可能存在误差(如影像学判断偏差)。
- 手术操作中可能存在植骨量不足或植骨位置不当等问题。
二次植骨的手术过程
二次植骨的手术过程与初次植骨类似,但操作通常更精细,因为手术区域已有种植体存在,一般步骤如下:
-
术前评估与规划:
- 影像学检查: 拍摄CBCT(锥形束CT)是必须的,精确评估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部位、范围、形态以及与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
- 临床检查: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种植体松动度、牙龈健康情况、咬合关系等。
- 方案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会制定详细的植骨方案,包括选择植骨材料(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等)、植骨方式(引导骨再生GBR、骨块移植、上颌窦提升等)、是否需要覆盖膜等。
-
手术准备:
- 局部麻醉:确保手术区域完全无痛。
- 消毒铺巾:严格无菌操作。
-
手术操作:
- 切口: 在种植体周围牙龈上做切口,翻开牙龈瓣,暴露骨缺损区域。
- 清创: 彻底清除感染组织、肉芽组织、松动的骨碎片等,使植骨床新鲜化并止血。
- 植骨: 将准备好的植骨材料紧密填塞到骨缺损区域,如果需要支撑,可能需要使用钛钉等固定骨块。
- 覆盖膜: 通常会在植骨材料表面覆盖一层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的生物膜(如胶原膜),引导骨组织再生,阻挡软组织长入。
- 缝合: 将牙龈瓣复位并严密缝合。
-
术后处理:
- 术后给予抗生素、止痛药、漱口水等。
- 指导患者术后饮食(流质或软食)、口腔卫生维护(避免手术区域刷牙,使用漱口水)。
- 安排复查拆线(通常术后7-14天)。
- 术后恢复期(通常4-6个月或更长,取决于植骨材料和方式)后,需再次拍片确认骨结合情况,评估是否可以进行后续的修复(安装基台和牙冠)。
二次植骨的风险与并发症
二次植骨比初次植骨风险略高,因为手术区域已有种植体存在,操作空间更受限,可能的并发症包括:
- 感染: 术后感染可能导致植骨失败。
- 植骨材料吸收或失败: 植入的骨材料可能被身体吸收过多,或者未能成功形成新的骨组织。
- 牙龈裂开或穿孔: 覆盖膜或植骨材料可能因压力或感染导致牙龈裂开或穿孔。
- 种植体松动或失败: 如果骨缺损严重或植骨效果不佳,种植体可能无法获得足够支撑而松动甚至脱落。
- 神经损伤: 虽然风险较低,但在下颌后牙区操作时,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
- 上颌窦穿孔: 在上颌后牙区植骨时,可能穿透上颌窦。
- 美学效果不佳: 可能导致牙龈形态、颜色或与邻牙协调性不理想。
- 费用增加: 二次植骨会产生额外的手术费、材料费和延长治疗周期。
二次植骨的注意事项
-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 二次植骨技术要求高,务必选择种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口腔种植专科医生。
- 充分沟通: 术前与医生详细沟通病情、治疗方案、预期效果、风险、费用等,了解所有细节。
- 严格遵医嘱: 术后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口腔卫生维护、饮食控制和复诊。
- 控制全身健康: 糖尿病、吸烟等是影响骨愈合的重要因素,术前术后需严格控制血糖,最好戒烟。
- 耐心等待: 骨愈合需要时间,切勿急于进行下一步修复,必须确认骨结合良好。
- 费用问题: 二次植骨费用较高,且通常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具体需咨询当地政策),需提前做好经济准备。
种植牙二次植骨是在种植体植入后,因骨量不足而进行的必要补救手术,虽然过程相对复杂、风险略高、费用增加,但对于挽救原本可能失败的种植体、恢复口腔功能和美观至关重要。成功的二次植骨完全依赖于精准的术前评估、精湛的手术技术、优质的植骨材料以及患者良好的术后配合。 如果你被医生告知需要二次植骨,不要过于焦虑,但一定要充分了解情况,选择可靠的医生,并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