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蛀牙)和牙齿矫正(正畸)是两种不同的口腔问题,但它们之间有重要的关联。龋齿本身不能直接“矫正”牙齿排列不齐的问题,但龋齿的存在会显著影响牙齿矫正的进行、效果和安全性。

- 龋齿 ≠ 牙齿矫正: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导致牙齿破坏;牙齿矫正是通过施加外力移动牙齿,改善排列、咬合和面型,两者目的不同。
- 龋齿是矫正的“障碍物”: 如果在矫正前或矫正过程中存在未治疗的龋齿,会带来一系列风险和问题。
为什么有龋齿时不能直接开始或顺利进行矫正?
-
增加矫正难度和风险:
- 牙齿强度降低: 龋齿会削弱牙齿的结构,在矫正过程中,牙齿需要承受一定的力量移动,如果牙齿本身有较大的龋洞或薄弱点,在移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断裂、碎裂或疼痛。
- 感染风险: 如果龋齿接近牙髓(牙神经),矫正过程中的压力可能刺激牙髓,诱发或加重牙髓炎(剧烈疼痛),如果龋齿已经导致牙髓感染(根尖周炎),矫正压力可能使感染扩散,导致更严重的根尖炎症(如根尖脓肿)。
- 影响移动效果: 严重龋坏的牙齿可能无法像健康牙齿一样被有效地移动到目标位置,影响矫正效果。
-
显著增加口腔清洁难度:
- 矫正器(尤其是传统托槽矫正器)本身就增加了清洁的难度。
- 如果牙齿上还有龋齿(尤其是邻面龋),清洁死角会更多,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更容易在龋洞、托槽周围、牙缝中堆积。
- 这会大大增加矫正期间发生新龋齿(再龋)和牙龈炎、牙周炎的风险,矫正期间口腔卫生维护不佳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常见原因。
-
影响矫正方案设计:
- 医生在制定矫正计划时,需要考虑所有牙齿的健康状况。
- 对于严重龋坏、无法保留的牙齿,可能需要拔除,这会影响拔牙方案的设计(哪些牙拔,拔几颗)。
- 对于可以保留的龋齿,需要先进行修复治疗(补牙),有时甚至需要做根管治疗(杀神经)来确保牙齿在矫正过程中能承受力量,这些修复体(补牙材料、牙冠)也需要在矫正前或矫正中妥善处理,以免影响托槽粘接或牙齿移动。
正确的处理顺序:
- 全面口腔检查和龋齿治疗: 在开始牙齿矫正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X光片),找出所有存在的龋齿。
- 先治疗龋齿:
- 对于浅龋、中龋:进行充填治疗(补牙),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
- 对于深龋、穿髓、牙髓感染或坏死: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抽神经),然后做牙冠保护。
- 对于无法保留的严重龋坏牙齿:需要拔除。
- 等待稳定(如需要): 如果进行了根管治疗或拔牙,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几周到几个月),让牙齿周围组织(牙槽骨、牙龈)愈合稳定,再开始矫正。
- 开始牙齿矫正: 在所有龋齿得到妥善处理(补好、做完根管治或拔除)后,口腔健康状况稳定,医生评估确认可以开始矫正,才能正式佩戴矫正器。
- 矫正期间的口腔维护: 矫正期间需要更加严格地维护口腔卫生(使用正畸专用牙刷、牙缝刷、冲牙器、牙线等),并定期复查(包括检查龋齿复发情况和牙周健康状况)。
- 龋齿不能矫正牙齿排列。
- 有龋齿时,不能直接开始牙齿矫正。
- 必须先治疗所有龋齿(补牙、根管治疗或拔牙),待口腔健康状况稳定后,才能安全有效地进行牙齿矫正。
- 忽视龋齿直接进行矫正,会大大增加牙齿损伤、感染、新龋齿和牙周问题的风险,严重影响矫正效果和口腔健康。
强烈建议: 如果你同时存在龋齿和牙齿排列不齐的问题,务必找专业的口腔医生(最好是同时擅长口腔内科和正畸的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规划,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先治疗龋齿、再进行矫正的详细方案,确保你的口腔健康和矫正效果,不要急于求成,前期的基础治疗是成功矫正的关键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