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矫正前准备
- 选择专业医生:
- 确认医生具备正畸专业资质和丰富经验。
- 充分沟通:明确治疗目标、方案、费用、周期及可能的风险。
- 全面口腔检查:
- 拍摄X光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取模,制定个性化方案。
- 处理口腔问题:如蛀牙、牙周炎、牙龈炎等,需先治疗再矫正。
- 心理准备:
- 矫正周期较长(通常1-3年),需有耐心和配合度。
- 了解初期不适感(如酸痛、说话不便),做好心理预期。
矫正期间注意事项
口腔卫生(重中之重!)
- 每日清洁:
- 刷牙:每次饭后立即刷牙(至少3分钟),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如小头软毛牙刷)、牙缝刷、冲牙器。
- 牙线:每日使用正畸专用牙线(穿入弓丝下方)清洁牙缝,避免食物残留。
- 漱口水:可辅助使用含氟漱口水(如0.12%氯己定),减少菌斑。
- 避免食物残渣堆积:托槽周围易藏匿食物,若清洁不当易导致蛀牙、牙龈红肿。
饮食禁忌
- 绝对禁止:
- 硬物:坚果、冰块、螃蟹壳、骨头等(易导致托槽脱落、弓丝变形)。
- 黏性食物:口香糖、软糖、年糕、糯米制品(易粘在托槽上,难以清洁)。
- 高糖食物:糖果、碳酸饮料(增加蛀牙风险)。
- 谨慎食用:
- 大块食物:苹果、梨、玉米等需切成小块,避免啃咬。
- 带皮食物:如菠萝、芒果等,去皮后食用。
- 建议选择:软食、流食(如粥、面条、蒸蛋)、易咀嚼的蔬菜(煮软)。
佩戴矫治器
- 托槽/弓丝问题:
- 若托槽脱落、弓丝扎嘴,及时联系医生处理(可用正畸蜡临时覆盖尖锐处)。
- 避免用手自行调整或拆卸矫治器。
- 隐形牙套:
- 严格佩戴时间(每天≥20小时),仅进食、刷牙时取下。
- 保持牙套清洁,避免染色(如咖啡、酱油)。
复诊与调整
- 按时复诊:按医生预约时间复诊(通常4-8周一次),调整力度确保牙齿按计划移动。
- 不擅自延后:错过复诊可能延长治疗周期或影响效果。
疼痛与不适管理
- 初期酸痛:佩戴后3-5天牙齿酸胀属正常,可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
- 口腔溃疡:用正畸蜡覆盖摩擦部位,或使用溃疡贴。
- 保持口腔湿润:多喝水,避免口干导致细菌滋生。
日常习惯调整
- 避免咬硬物:不要用牙齿开瓶盖、咬笔、咬指甲。
- 运动防护:进行剧烈运动(如篮球、拳击)时佩戴护齿套,保护矫治器。
- 戒烟限酒:吸烟影响牙周健康,酒精可能影响口腔卫生。
矫正后保持(防止复发!)
- 佩戴保持器:
- 严格遵医嘱:矫正后需终身佩戴保持器(初期全天,后期仅夜间)。
- 清洁方式:用牙刷轻刷,避免热水浸泡(可能变形)。
- 定期复查:每3-6个月复查一次,监测牙齿稳定性。
- 保持良好习惯:避免用牙齿啃硬物,维护口腔卫生。
紧急情况处理
- 托槽脱落:保存脱落部件,尽快联系医生复诊。
- 弓丝扎嘴:用正畸蜡覆盖尖锐处,避免划伤口腔。
- 剧烈疼痛/出血:立即联系医生,排除感染或牙周问题。
- 牙齿松动异常:正常牙齿在矫正中会有轻微松动,若异常松动需及时复诊。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儿童/青少年:
- 家长监督口腔卫生和饮食。
- 避免佩戴金属饰品(如牙套玩偶),防止误吞。
- 成年人:
- 可能需结合牙周治疗(如骨量不足)。
- 关注颞下颌关节(TMJ)健康,避免过度矫正。
- 孕妇:非紧急情况建议产后矫正,因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牙周。
总结关键点
| 阶段 | 核心事项 |
|---|---|
| 矫正前 | 专业医生评估、处理口腔疾病、明确方案 |
| 矫正中 | 口腔卫生(刷牙+牙线+冲牙器)、饮食禁忌(硬/黏/糖)、按时复诊 |
| 矫正后 | 终身佩戴保持器、定期复查、避免不良习惯 |
| 紧急情况 | 托槽脱落/弓丝扎嘴→联系医生;剧烈疼痛→立即就诊 |
坚持就是胜利! 矫正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多与医生沟通,保持积极心态,严格遵循医嘱,你一定能收获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和自信的笑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