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年后咬合矫正有新方法?多久能见效?

“牙齿后咬合”这个说法在专业正畸术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几种不同的咬合问题,为了给你最准确的建议,我们需要先明确你具体指的是哪种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性及其对应的矫正方法:

2025年后咬合矫正有新方法?多久能见效?-图1

🦷 最可能的几种情况及矫正方法

🔄 1. 深覆合 (Deep Bite / Overbite)

  • 描述: 上前牙覆盖下前牙过多(垂直方向),从正面看,上前牙几乎完全盖住了下前牙,有时也表现为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腭侧牙龈上,这是最常见的“后咬合”理解之一。
  • 矫正目标: 压低上前牙或/和升高后牙,打开咬合,解除深覆合,改善面下1/3高度。
  • 常用矫正方法:
    • 固定矫治器(托槽):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 使用摇椅形弓丝:在弓丝上制作一个“摇椅”形的弯曲,利用其压低上前牙、升高后牙的作用。
      • 使用平面导板:在上下牙之间戴一个塑料板,迫使后牙伸长,同时压低前牙。
      • 使用前牙区垂直曲:在弓丝上前牙区制作垂直方向的曲,通过加力压低前牙。
      • 使用种植体支抗:在颌骨内植入微小的钛钉(种植体),作为稳固的支抗,更有效地压低前牙或升高后牙。
      • 拔牙矫治: 如果深覆合伴随严重拥挤或前突,可能需要拔除某些牙齿(如前磨牙)为前牙后移和压低创造空间。
    • 活动矫治器: 适用于简单的深覆合或儿童早期干预,但效果不如固定矫治器稳定。
    • 隐形矫治器(如隐适美、时代天使): 通过一系列透明牙套,精确控制牙齿移动,包括压低前牙、升高后牙,打开咬合,效果取决于病例的复杂程度和患者的依从性。
    • 功能矫治器(适用于儿童青少年): 如Frankel矫治器、生物调节器等,利用肌肉力量引导颌骨生长和牙齿位置,早期干预深覆合。

🚶‍♂️ 2. 深覆盖 (Excessive Overjet / “龅牙”)

  • 描述: 上前牙在水平方向上过于突出,超出下前牙很多,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后咬合”,但有时患者会感觉上牙“太靠前”,下牙“太靠后”。
  • 矫正目标: 内收上前牙,使上下前牙关系正常,改善侧貌突度。
  • 常用矫正方法:
    • 固定矫治器:
      • 拔牙矫治: 这是处理严重深覆盖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通常拔除前磨牙,为前牙内收提供空间。
      • 强支抗设计: 使用种植体支抗、口外弓(头帽)等强大的支抗装置,防止后牙前移,确保前牙充分内收。
      • 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 使用镍钛丝和不锈钢丝配合,将前牙整体后移。
    • 隐形矫治器: 对于中度的深覆盖,隐形矫治器也可以有效地内收前牙,但重度深覆盖可能需要配合拔牙,效果同样取决于病例复杂度和依从性。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对于严重的骨性深覆盖(上下颌骨发育不协调),单纯正畸效果有限,需要配合正颌手术。

🤏 3. 反颌 (Crossbite) - 特别是后牙反颌

  • 描述: 下后牙咬在上后牙颊侧(外侧),如果是前牙反颌(俗称“地包天”),则下前牙咬在上前牙唇侧,后牙反颌有时也会被患者感觉为“咬合不正”或“后牙咬不上”。
  • 矫正目标: 纠正后牙的颊舌向关系,建立稳定的咬合。
  • 常用矫正方法:
    • 后牙区颌垫: 在反颌侧的后牙上做一个小颌垫,使后牙脱离咬合,引导下颌向反颌侧移动,解除反颌。
    • 固定矫治器:
      • 使用扩大装置:如螺旋扩大器(快速扩弓)或慢速扩大器(四眼簧扩弓器),扩大上颌牙弓,纠正后牙反颌(尤其适用于上颌狭窄导致的反颌)。
      • 交互牵引: 在反颌的上后牙和下后牙之间使用橡皮圈进行交互牵引,使下后牙向舌侧移动,上后牙向颊侧移动。
      • 个别牙倾斜移动: 如果只是个别后牙反颌,可以通过弓丝和托槽进行个别牙的移动。
    • 隐形矫治器: 对于轻度的后牙反颌,可以通过牙套实现牙齿的颊舌向移动,对于需要扩弓的病例,隐形矫治器配合扩弓附件或设计也能实现。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对于严重的骨性反颌(如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上颌骨发育不足),需要手术矫正。

📍 矫正牙齿后咬合(无论哪种类型)的通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1. 专业诊断: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必须由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

    • 口腔检查: 检查牙齿排列、咬合关系、龋坏、牙周状况。
    • 模型分析: 取牙齿模型,在模型上测量分析。
    • X光片检查: 全口曲面断层片(看全口牙根、颌骨)、头颅侧位片(分析骨骼关系、牙齿位置、面部软组织轮廓)、手腕片(评估生长发育潜力,尤其对儿童)。
    • 拍照: 面部照片、口内照片,记录矫治前状态。
    • 确定病因和类型: 明确是牙性、功能性还是骨性的问题,是深覆合、深覆盖还是反颌,以及严重程度。
    •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患者年龄、面部美学要求、期望值、经济条件等,选择最适合的矫治器类型和具体方案。
  2. 矫治器选择:

    • 传统金属托槽: 最经济、适用范围最广、效果最稳定。
    • 陶瓷托槽: 美观性较好,接近牙齿颜色。
    • 自锁托槽: 摩擦力小,可能缩短治疗时间,复诊间隔可延长,舒适度略高。
    • 隐形矫治器: 美观舒适,可自行摘戴,但费用较高,对严重病例效果可能受限,高度依赖患者依从性。
    • 舌侧矫治器: 完全隐形在牙齿内侧,美观性最佳,但技术难度高、费用昂贵、舒适度相对较低、口腔卫生维护困难。
  3. 治疗过程:

    • 分牙(如有必要): 在粘托槽前,在牙齿之间放置分牙圈,为带环或托槽留出空间。
    • 粘接托槽/附件: 将托槽(或隐形矫治器的附件)粘在牙齿表面。
    • 加力调整: 定期复诊(通常4-8周一次),医生更换弓丝、调整力量,使牙齿按计划移动。
    • 可能需要拔牙: 如前所述,对于拥挤、前突、深覆盖等问题,拔牙是常见且有效的手段。
    • 可能需要使用辅助装置: 如种植体支抗、扩弓器、颌垫、橡皮筋等。
    • 保持: 矫正结束后必须佩戴保持器! 这是防止复发、维持矫正成果的关键阶段,通常需要全天佩戴(除吃饭刷牙外)数月到一年,然后逐渐过渡到仅夜间长期佩戴。
  4. 并发症与风险:

    • 牙根吸收: 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可能轻微变短,通常不影响功能,但严重时需注意。
    • 牙槽骨高度降低: 牙齿移动可能导致牙槽骨轻微吸收,加强口腔卫生可预防。
    • 复发: 如果不戴保持器,或存在未解决的肌肉/骨骼问题,牙齿有回到原位的趋势。
    • 颞下颌关节问题: 部分患者可能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出现关节弹响、疼痛等,需与医生沟通。
    • 美观问题: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的“丑小鸭”阶段。
    • 口腔卫生问题: 戴矫治器后清洁难度增加,需加强清洁,否则易导致龋坏和牙周炎。

📌 总结与建议

  • 明确诊断是前提: “牙齿后咬合”的具体含义需要专业正畸医生通过检查来确定(是深覆合?深覆盖?反颌?还是其他?)。
  • 个体化治疗: 没有最好的矫治器,只有最适合你具体情况(问题类型、严重程度、年龄、美观需求、经济能力等)的方案。
  • 寻求专业帮助: 强烈建议你尽快预约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面诊和检查。 医生会给你明确的诊断、解释问题所在、展示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不同矫治器的优缺点、大致费用、治疗时间、预期效果等)。
  • 重视口腔卫生: 无论选择哪种矫治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都至关重要,否则会大大增加龋坏和牙周炎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和牙齿健康。
  • 保持器是关键: 矫正成功只是第一步,长期佩戴保持器才能保证效果的稳定。

不要自行判断或尝试矫正,务必寻求专业正畸医生的帮助! 早期干预效果通常更好,即使成年后矫正也能获得显著改善,祝你早日拥有健康美观的笑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