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病例的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旨在确保手术安全、成功率高、长期效果稳定,这些要求涵盖了患者自身条件、口腔状况、全身健康状况以及术后维护等多个方面,以下是种植牙病例的主要要求:

适应症(什么情况适合做种植牙)
- 牙齿缺失:
- 单颗牙缺失:缺牙区有足够的骨量和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 多颗牙连续缺失:缺牙区骨量充足,或可通过植骨等手段获得。
- 全口牙缺失:上下颌牙列缺失,需植入多颗种植体支持义齿(固定桥或覆盖义齿)。
- 无牙颌:上下颌牙列缺失,种植体是重要的修复选择。
- 修复需求:
- 患者有明确的修复意愿,希望恢复咀嚼功能、美观和发音。
- 无法或不愿接受传统活动义齿(如固位差、异物感强、发音不清)。
- 不适合或不愿做固定桥(如缺牙区邻牙健康、无足够空间、对邻牙损伤顾虑)。
- 口腔条件相对良好:
- 牙周健康: 口腔内余留天然牙牙周组织健康(无活动性牙周炎),或牙周炎得到有效控制,这是种植长期成功的基础。
- 口腔卫生: 患者具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有效清洁种植体周围区域。
- 咬合关系: 咬合关系基本稳定,无明显异常(如严重的夜磨牙、紧咬牙等),或可通过调颌、咬合板等方式改善,种植体需能承受正常的咀嚼力。
禁忌症(什么情况不适合或需谨慎做种植牙)
- 绝对禁忌症(通常不能做):
- 严重全身性疾病未控制: 如严重心脏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未控制的糖尿病(血糖过高影响愈合)、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白血病)、活动性肝炎、严重肾功能衰竭、未控制的甲状腺疾病等。
- 头颈部放疗史: 放疗会严重影响骨组织血供和愈合能力,显著增加种植失败风险,通常放疗后需等待很长时间(数年)且需极其谨慎评估。
- 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骨坏死等: 颌骨存在活动性感染或坏死区域。
- 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 无法配合治疗和术后维护。
- 对种植材料严重过敏: 极其罕见。
- 相对禁忌症(需谨慎评估,可能需特殊处理或暂缓):
- 吸烟: 是种植失败和并发症(如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危险因素,通常要求患者术前戒烟,并承诺术后长期控制或戒烟,重度吸烟者风险显著增加。
- 未控制的牙周炎: 必须先进行系统牙周治疗并控制炎症。
- 颌骨骨量严重不足: 需进行复杂的植骨手术(如上颌窦提升、骨劈开、骨移植等),增加手术难度、费用和时间,风险也相应增加。
- 颌骨发育异常或畸形: 如严重的颌骨缺损、囊肿等,可能影响种植体植入位置和长期稳定性。
-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如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骨转移癌等),有颌骨坏死风险,需评估风险和停药可能性(需遵医嘱),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需谨慎。
- 青少年患者: 颌骨未发育完全者需等待成年(通常女性18岁左右,男性20岁左右)或进行特殊评估。
- 妊娠期: 通常建议推迟至分娩后进行。
- 夜磨牙/紧咬牙: 可能增加种植体机械负荷,需评估并可能需要佩戴咬合板保护。
- 口腔卫生极差: 患者无法或不愿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将大大增加种植失败和种植体周围炎风险。
术前评估要求(确保符合条件)
- 详细病史采集:
- 全身健康状况、既往病史、手术史、药物史(特别是抗凝药、双膦酸盐等)、过敏史、吸烟饮酒史。
- 口腔病史:缺牙时间、原因、既往修复情况、牙周病史、颞下颌关节病史等。
- 患者期望值和依从性评估。
- 临床口腔检查:
- 视诊触诊: 检查缺牙区软组织(牙龈厚度、形态、有无炎症)、余留牙状况(松动度、龋坏、牙周探诊深度)、咬合关系、颌骨形态。
- 牙周检查: 全口牙周探诊、出血指数、松动度等,评估牙周健康状态。
- 颌面部检查: 检查张口度、开口型、有无疼痛、肿块等。
- 影像学检查:
- 必需: 根尖片(根尖片)或曲面断层片:初步了解缺牙区骨高度、宽度、与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的关系。
- 强烈推荐: 锥形束CT: 这是现代种植术前评估的金标准,能精确测量三维骨量(高度、宽度、密度),清晰显示重要解剖结构(神经管、上颌窦、颏孔等),评估骨质量(D1-D4型),帮助制定精确的种植计划(位置、角度、深度、是否植骨等)。
- 模型分析:
取研究模型,用于分析咬合关系、设计修复方案、制作外科导板(如需要)。
- 诊断与治疗计划制定:
- 综合所有信息,明确诊断。
- 制定详细的种植修复计划,包括:
- 种植体数量、类型、品牌、尺寸。
- 种植体植入位置、角度、深度。
- 是否需要植骨、上颌窦提升等附加手术。
- 修复方案(单冠、桥、覆盖义齿、固定桥等)。
- 手术时机(延期种植、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 预后分析及风险告知。
- 费用预算和时间安排。
- 与患者充分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条件要求(确保手术安全可行)
- 全身状况稳定: 患者无手术禁忌症,生命体征平稳。
- 口腔状况良好: 无活动性感染,牙周炎症控制良好。
- 骨量充足: 骨高度、宽度、密度能满足所选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要求,不足者需计划植骨。
- 软组织条件: 缺牙区牙龈形态、厚度、附着龈宽度基本良好,能提供良好的生物封闭,软组织不足者可能需进行软组织增量。
- 患者配合: 患者理解手术过程,能配合医生指令。
术后维护要求(确保长期成功)
- 患者依从性:
- 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抗生素、止痛药、漱口水等)。
- 注意术后饮食(初期软食,避免术区咀嚼)。
- 保持口腔卫生,按照指导使用牙刷、牙线、冲牙器、专用种植体清洁工具(如单束刷、牙缝刷)。
- 按时复诊拆线、复查。
- 定期复查:
-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复查,之后每年至少复查1-2次。
- 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探诊出血、牙龈指数)、种植体松动度、咬合关系、修复体状况。
- 定期进行专业洁治(种植体维护洁治)。
- 长期口腔卫生维护:
患者需终身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这是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关键。
- 不良习惯控制: 如吸烟、夜磨牙等需持续控制。
种植牙病例的要求是一个个体化、多维度、贯穿始终的评估和管理过程,核心在于:
- 严格筛选: 确保患者全身和口腔条件符合基本要求。
- 精准评估: 利用先进影像学手段精确掌握骨量和解剖结构。
- 科学计划: 制定详细、个性化的手术和修复方案。
- 精湛技术: 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
- 充分沟通: 让患者充分了解过程、风险、费用和术后维护要求。
- 长期维护: 患者的依从性和定期的专业维护是种植体长期成功的保障。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让患者获得满意的咀嚼功能、美观效果和长期稳定的使用寿命。最终是否适合做种植牙,必须由专业的口腔种植医生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后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