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种植手术器械是口腔种植外科手术中使用的专业工具组合,它们的设计旨在精确、安全、高效地完成从术前规划到种植体植入、再到最终修复的整个流程,这些器械种类繁多,功能各异,通常根据手术阶段和具体操作进行分类。

以下是对牙种植手术主要器械的详细分类和介绍:
术前规划与诊断器械
- 影像学设备:
- CBCT扫描仪: 三维锥形束CT,是现代种植术前规划的核心,提供颌骨、牙槽嵴、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底)以及邻牙的精确三维影像,用于评估骨量、密度、选择种植体尺寸和植入位置、设计手术导板。
- 根尖片/全景片: 二维影像,作为CBCT的补充或初步筛查。
- 种植规划软件:
在电脑上利用CBCT数据进行虚拟种植,模拟种植体植入位置、方向、深度,评估与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设计数字化手术导板。
- 数字化手术导板:
- 3D打印导板: 根据规划软件设计,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个性化手术模板,它带有导向管,引导钻头按照预设的角度、深度和位置精确备洞,是提高手术精度、减少创伤的关键工具。
- 非数字化/放射导板: 传统方式,利用诊断模型和咬合记录在模型上制作,有时结合放射模板进行术中定位,精度相对较低。
手术基础器械包(通用外科器械)
这些是任何口腔外科手术都需要的通用器械,用于建立手术入路和基本操作:
- 切开与翻瓣器械:
- 手术刀柄与刀片: 常用#11或#15刀片,用于切开牙龈黏膜和骨膜。
- 电刀: 用于精确切开、止血,减少术中出血,提供清晰术野。
- 牙龈剥离器: 用于分离牙龈组织与骨面,为翻瓣做准备。
- 骨膜剥离器: 用于剥离骨膜,翻开黏骨膜瓣,暴露术区骨面。
- 拉钩: 用于牵拉组织,暴露手术区域(如口腔拉钩、Seldinger拉钩)。
- 显露与探查器械:
- 组织钳: 夹持、固定软组织。
- 骨锉/骨凿: 修整不平整的骨面边缘,使其光滑。
- 骨刮: 清理骨窝内的软组织碎片。
- 探针: 探查骨面形态、判断骨密度、检查窝洞深度。
- 直/弯组织剪: 修整组织。
- 止血与吸引器械:
- 吸引器头: 吸除术区血液、唾液、冲洗液,保持术野清晰。
- 止血钳: 如Kocher钳、蚊式钳,用于夹闭小血管止血。
- 止血材料: 明胶海绵、骨蜡(用于骨面渗血)、可吸收止血纱布等。
- 缝合器械:
- 持针器: 夹持缝合针进行缝合。
- 缝针与缝线: 各种型号(如圆针、三角针;可吸收缝线如PGA/PDS,不可吸收缝线如丝线)用于关闭创口。
- 组织镊: 夹持组织,协助缝合。
种植专用核心器械
这是种植手术器械包的核心,围绕种植体植入的各个步骤设计:
- 种植机:
专用电动或气动设备,提供可控、稳定、低扭矩的旋转动力,驱动种植备洞钻头,具有转速、扭矩、反转(如需要)等精确控制功能。
- 备洞钻头系统:
- 这是种植手术中最关键的器械系列,通常由一系列直径递增、形状不同的钻头组成,用于按步骤制备种植窝洞,不同种植系统有其专用的钻头序列和设计理念,但一般包括:
- 先锋钻: 锥形,尖端尖锐,用于在骨面上初步定位并建立引导通道,确定种植体植入的初始方向和深度。
- 逐级备洞钻: 直径逐渐增大(如直径1.0mm, 1.5mm, 2.0mm, 2.8mm, 3.5mm等),用于逐步扩大窝洞,达到最终所需的直径和形状,通常有不同锥度和刃口设计(如麻花钻、阶梯钻、球钻等)。
- 肩台成形钻: 用于在种植窝洞顶部制备特定形状的凹槽(如平台转移设计),以利于软组织封闭和长期稳定性。
- 骨挤压器: 非切削型钻头,通过挤压而非切削骨组织来扩大窝洞,增加骨密度,提高初期稳定性,常用于骨质条件较好的情况。
- 攻丝钻: 用于在预备好的窝洞内攻出螺纹,以便直接旋入螺纹种植体(适用于骨质条件好的情况,非所有系统都需要)。
- 深度测量尺/止动器: 可安装在钻头上,设定精确的备洞深度,防止钻穿重要解剖结构或植入过深/过浅。
- 方向指示器: 用于在备洞过程中实时监测钻头的角度,确保种植体植入方向符合设计。
- 这是种植手术中最关键的器械系列,通常由一系列直径递增、形状不同的钻头组成,用于按步骤制备种植窝洞,不同种植系统有其专用的钻头序列和设计理念,但一般包括:
- 种植体植入器械:
- 种植体植入器/手柄: 用于夹持和旋入种植体,通常有不同角度(直、17°、45°)和长度,以适应不同术区位置,手柄与种植体通过内部连接(如内六角、莫氏锥度)牢固结合。
- 扭矩扳手: 用于精确控制种植体植入的最终扭矩,确保获得足够的初期稳定性,通常有预设扭矩值(如30Ncm, 35Ncm)和可调节式,植入完成后常用它来确认种植体是否达到预期稳定性。
- 种植体就位器: 用于将种植体完全植入窝洞底部,使其与骨面紧密贴合。
- 覆盖螺丝/愈合基台器械:
- 内六角扳手/螺丝刀: 用于拧入和取出种植体内部的覆盖螺丝(防止骨组织长入种植体内部,为后续连接基台做准备)或愈合基台(引导牙龈在种植体周围形成良好的袖口形态)。
- 覆盖螺丝/愈合基台放置器: 用于将覆盖螺丝或愈合基台精准地植入种植体内部。
- 骨增量相关器械(如需要):
- 骨刮: 在上颌窦提升或骨劈开术中,用于剥离、获取或处理骨块/骨屑。
- 骨凿: 用于骨劈开术或骨皮质开窗。
- 上颌窦提升器械: 包括不同形态的器械(如Caldwell-Luc入路器械、冲压式提升器械如Osteotome、超声骨刀等),用于安全地提升上颌窦黏膜,增加骨高度。
- 骨收集器: 在备洞过程中收集自体骨屑,用于骨增量。
- 骨膜分离器/骨膜刀: 用于剥离骨膜,放置骨移植物屏障膜(如GBR)。
- 骨膜钉/钛钉: 用于固定骨移植物屏障膜。
- 取模相关器械(二期手术或即刻修复):
- 转移杆: 连接在种植体内部,用于将种植体在口内的精确位置和方向转移至模型上。
- 取模桩: 替代转移杆,用于在取模时直接形成印模。
- 印模托盘: 承载印模材料。
- 印模材料: 如硅橡胶、聚醚等。
- 基台: 连接种植体与上部修复体的中间结构,在取模或临时修复时使用。
- 基台扳手: 用于旋入和取出基台。
辅助设备
- 无菌手术器械盘: 盛放和传递无菌器械。
- 无菌单: 铺盖患者和术区,建立无菌环境。
- 冲洗系统: 如大号注射器(不带针头)和生理盐水,用于冲洗术区。
- 麻醉设备: 无菌注射器、针头、局部麻醉药。
- 监护设备: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等)。
重要注意事项
- 系统特异性: 不同种植系统(如Straumann, Nobel Biocare, ITI, Osstem, Dentium等)有其专用的、不兼容的器械系列,医生必须使用与所选种植系统匹配的器械。
- 无菌操作: 所有手术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 器械维护: 器械需要定期检查、清洁、保养和校准(如种植机、扭矩扳手),确保其性能和精度。
- 医生经验: 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和适应症,是种植手术成功的基础。
牙种植手术器械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系统化的工具集合,涵盖了从诊断规划到最终修复的每一个环节,精准、安全、高效地使用这些器械,是确保种植体长期成功、恢复患者口腔功能与美观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