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偏骨性矫正效果真的能改善吗?

理解“偏骨性牙齿矫正”这个术语很重要,它通常指的是主要源于颌骨(上颌骨和下颌骨)发育不协调或位置异常导致的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这类问题不仅仅是牙齿本身的位置不对,而是骨骼结构的基础出了问题。

2025偏骨性矫正效果真的能改善吗?-图1

核心特点:

  1. 骨骼因素主导: 牙齿的错位主要是由于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或相互关系不协调造成的。
    • 下颌前突(地包天/反颌): 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过大或位置靠前。
    • 上颌前突(龅牙/双颌前突): 上颌骨相对于下颌骨过大或位置靠前。
    • 下颌后缩(小下巴): 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过小或位置靠后。
    • 上下颌骨垂直关系异常: 如长面型(开颌倾向)、短面型(深覆颌倾向)。
    • 颌骨不对称: 一侧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不足导致面部左右不对称。
  2. 单纯正畸效果有限: 仅靠传统的牙套(托槽矫正器)移动牙齿,往往无法完全解决骨骼问题,牙齿可能被迫移动到不协调的位置,效果不稳定,甚至可能加重骨骼问题或导致面部美观不佳。
  3. 需要综合治疗: 理想的矫正方案通常需要结合正畸治疗和颌面外科手术(正颌手术),或者利用生长发育期的潜力进行功能矫形治疗。

偏骨性牙齿矫正的主要方法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年龄、骨骼问题的严重程度、具体类型、生长发育潜力、个人期望以及医生的专业判断

针对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方案

利用生长发育潜力是关键:

  1. 功能矫形治疗:

    • 原理: 使用特定的矫治器(如Frankel矫治器、Activator、Bionator、Twin Block等)引导颌骨向更协调的方向生长,抑制或促进特定部位的生长。
    • 适用情况: 适用于轻中度的骨性问题,如下颌后缩、上颌前突、轻度下颌前突等,且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通常女孩10-12岁,男孩11-13岁左右)。
    • 优点: 无创,利用自然生长潜力,可能避免或减少未来手术的需要。
    • 缺点: 效果依赖于患者的生长潜力,对严重骨性问题效果有限,需要患者高度配合佩戴矫治器。
  2. 掩饰性正畸治疗:

    • 原理: 即使存在骨骼问题,也仅通过移动牙齿来改善外观和咬合功能,对于下颌前突,可以通过拔牙(如拔除前磨牙)将后牙前移,前牙后移,在骨骼不协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咬合。
    • 适用情况: 骨骼问题较轻、患者拒绝手术、或生长发育潜力已耗尽(成年早期)但问题不严重时。
    • 优点: 无需手术,相对简单。
    • 缺点: 效果是“掩饰”而非真正解决骨骼问题,牙齿位置可能处于代偿状态,长期稳定性可能不如手术矫正,面部美观改善可能有限或不自然。

针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方案(生长发育已停止或潜力有限)

对于骨骼问题较严重或生长发育已停止的患者,正颌手术通常是必要的:

  1.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原理: 这是治疗严重骨性错颌畸形最有效、最稳定的方法,分两步进行:
      • 术前正畸: 在手术前,通过牙套将牙齿排列整齐、排齐,为手术创造条件,通常需要拔除一些牙齿(如拔牙)以提供空间。
      • 正颌手术: 由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截断颌骨(上颌骨和/或下颌骨),将截断的骨块移动到理想的位置,然后用钛板钛钉固定,这从根本上改变了颌骨的相对位置和关系。
      • 术后正畸: 手术后几个月,当骨骼初步愈合后,进行精细的正畸治疗,调整咬合关系,确保上下牙齿完美咬合,关闭术前正畸时遗留的微小间隙。
    • 适用情况: 几乎所有严重的骨性错颌畸形(如下颌前突、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开颌、深覆颌、颌骨不对称等),无论年龄(但青少年需在颌骨发育基本完成后进行,通常16-18岁后)。
    • 优点: 能从根本上解决骨骼问题,达到最佳的咬合功能和面部美观效果,效果稳定持久。
    • 缺点: 是一种大手术,需要住院,费用较高,治疗周期长(通常2-3年),存在手术相关风险(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复发等),需要患者高度配合。

其他辅助或特殊方法

  1. 微种植体支抗:

    在颌骨内植入微小的钛钉(种植体),作为强大的支抗点,可以在不依赖牙齿的情况下,高效地移动牙齿、甚至推动颌骨(在特定情况下),常用于增强正畸效果,尤其是在需要大量牙齿移动或推颌骨时,常与正颌手术配合使用。

  2. 正畸掩饰治疗(成年后):

    如前所述,对于拒绝手术或问题较轻的成年患者,仍可采用掩饰性正畸,但医生需明确告知患者这是在骨骼不协调基础上的妥协方案,效果可能不如手术理想。

诊断的重要性

明确诊断是选择正确治疗方案的前提! 专业的正畸医生或颌面外科医生会通过:

  • 临床检查: 面部对称性、唇齿关系、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功能等。
  • X光片: 头颅侧位片(测量骨骼关系、生长潜力)、曲面断层片(牙齿和颌骨整体情况)、手腕片(评估生长发育阶段)。
  • 模型分析: 研究牙齿排列和咬合。
  • 口内口外照片: 记录面部和牙齿状况。
  • 必要时CBCT: 三维评估骨骼结构和牙齿位置。

总结与建议

  • “偏骨性”意味着问题根源在骨骼。
  • 青少年: 首选评估生长发育潜力,优先考虑功能矫形治疗,掩饰性正畸是次选或过渡方案。
  • 青少年/成年人(尤其问题严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金标准,能获得最稳定、最理想的效果。
  • 成年后掩饰性正畸: 是一种妥协方案,效果有限,需有合理预期。
  • 务必寻求专业诊断: 不要自行判断! 一定要找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或正畸-颌面外科联合诊疗中心的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方案制定,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年龄、骨骼类型、严重程度、生长潜力、个人意愿、经济状况等)推荐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果牙齿问题是“地基”出了问题(骨骼),那么只修“房子”(牙齿)往往不够,可能需要先调整“地基”(手术),再精修“房子”(正畸)。 理解这一点,就能更好地与医生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矫正之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