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手术是一个需要高度专业协作的精细过程,涉及医生(主要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或种植专科医生)和护士(手术室护士或种植专科护士)的紧密配合,以下是详细的手术过程及其分工:

术前准备阶段
-
医生职责:
- 详细评估与规划:
- 口腔检查:检查缺牙区牙龈、牙槽骨状况、邻牙健康情况。
- 影像学检查:拍摄全景片、根尖片,通常还需进行CBCT(锥形束CT)扫描,精确测量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评估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上颌窦)的位置。
- 全身健康状况评估:了解患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评估手术风险(如糖尿病、心脏病、骨质疏松、长期服用抗凝药等)。
- 制定手术方案:确定种植体品牌、型号、植入位置、角度、深度,是否需要植骨(骨增量)、是否需要导板引导等。
- 与患者沟通:解释手术过程、预期效果、风险、费用、术后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 术前医嘱: 如需要,可能要求患者术前服用抗生素、调整某些药物(如抗凝药)。
- 详细评估与规划:
-
护士职责:
- 环境准备: 准备手术室/诊室,确保环境清洁、无菌(紫外线消毒、空气消毒)。
- 器械与耗材准备:
- 无菌器械包: 准备种植手术专用器械包(包含种植机、各种钻头、种植体植入工具、取模工具、缝合工具等)。
- 种植体与耗材: 根据医生方案,准备相应型号的种植体、基台(如果同期或二期手术安装)、骨粉、骨膜、缝合线、纱布、棉球等。
- 消毒铺巾: 准备消毒液(如碘伏、氯己定)、无菌手术单(洞巾、铺巾等)。
- 患者准备:
- 核对信息: 核对患者姓名、手术部位。
- 术前宣教: 指导患者漱口(如使用抗菌漱口水),协助患者更换手术衣、帽子,去除首饰。
- 建立静脉通路(如需要): 如果手术复杂或预计时间长,可能需要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 体位摆放: 协助患者调整到舒适且便于医生操作的体位(通常仰卧位,头部稍后仰)。
- 心理安抚: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手术阶段(以单颗牙种植为例)
-
麻醉:
- 医生职责: 确定麻醉方案(通常为局部麻醉),在缺牙区牙龈及下方骨膜内注射麻醉药物,确保手术区域无痛。
- 护士职责: 准备麻醉药品(如利多卡因、阿替卡因)、注射器、针头,递给医生,必要时协助固定患者头部。
-
消毒铺巾:
- 医生职责: 确认麻醉生效后,用消毒液(如碘伏)对手术区域(口内及口周)进行严格消毒。
- 护士职责: 递送消毒棉球/纱布,协助医生铺无菌手术单(洞巾),只暴露手术区域,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
切口与翻瓣:
- 医生职责: 在缺牙区牙龈上做切口(通常为角形切口或梯形切口),用手术刀和止血钳翻开粘骨膜瓣,暴露下方牙槽骨。
- 护士职责: 递送手术刀片、止血钳、纱布(用于压迫止血)、吸引器(吸除唾液和血液),保持术野清晰。
-
备洞(骨预备):
- 医生职责: 这是核心步骤之一,在暴露的牙槽骨上,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使用种植机和一系列由细到粗的专用钻头(先锋钻、逐级备洞钻),逐步扩大窝洞,精确控制植入位置、角度和深度,此过程需要持续用生理盐水冲洗降温,防止骨组织过热坏死,护士需要配合冲洗。
- 护士职责:
- 种植机管理: 连接种植机,调节转速和扭矩(根据医生要求),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 器械传递: 准确、及时地递送医生所需的钻头(按从小到大顺序),并收回用过的钻头。
- 持续冲洗: 持续用注射器向术区喷洒生理盐水,为钻头降温,同时冲洗骨碎屑,保持术野清晰。
- 吸引器管理: 操作吸引器,吸除冲洗液和血液,避免干扰医生操作。
-
植入种植体:
- 医生职责: 将选择好的种植体放入预备好的窝洞中,使用专用工具(如种植体植入器)将其旋入或敲入至预设的深度和位置,检查种植体稳定性(初期稳定性),如果需要同期安装基台,则在此步骤完成。
- 护士职责:
- 种植体传递: 从无菌包装中取出种植体(或基台),递给医生,注意保护种植体表面,避免污染。
- 工具传递: 递送种植体植入器、扭矩扳手等工具。
- 吸引与冲洗: 继续吸引和冲洗,保持术野清晰。
-
缝合:
- 医生职责: 如果不需要同期安装基台(即埋入式种植),将种植体完全埋入牙龈下,然后缝合粘骨膜瓣,覆盖种植体,如果同期安装基台,则将基台旋在种植体上,然后缝合牙龈(通常围绕基台进行环形或八字缝合)。
- 护士职责:
- 缝合工具传递: 递送持针器、缝针、缝线(可吸收线或非吸收线)。
- 器械整理: 收回使用过的器械,整理台面。
-
术后处理:
- 医生职责:
- 检查止血情况。
- 嘱咐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冰敷、饮食、口腔卫生、用药、复诊时间)。
- 可能放置临时修复体(如种植体上方有基台)。
- 开具术后用药处方(抗生素、止痛药、漱口水)。
- 护士职责:
- 压迫止血: 协助医生进行局部压迫止血(如用纱布棉球)。
- 术后指导: 向患者详细解释术后护理要点、饮食建议、可能的不适及应对方法。
- 物品整理: 清理手术器械、废弃物,整理环境。
- 患者护送: 协助患者起身,送至休息区或安排离院。
- 医生职责:
术后恢复与二期手术(如需要)
-
一期手术后(愈合期):
- 医生职责: 安排患者定期复查(通常术后1周拆线,之后几个月内复查),评估伤口愈合、种植体骨结合情况(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通常需要3-6个月骨结合时间。
- 护士职责: 安排复诊时间,提醒患者按时复诊,解答患者术后咨询。
-
二期手术(安装基台及上部修复):
- 当种植体与骨组织达到良好的骨结合后,进行二期手术。
- 医生职责:
- 切开牙龈,暴露埋入的种植体。
- 旋入愈合基台(引导牙龈成型)或最终基台。
- 取印模,制作牙冠(或桥)。
- 最终戴牙冠(或桥),调整咬合。
- 护士职责: 与一期手术类似,负责环境、器械、耗材准备、患者准备、器械传递、吸引、术后指导等,取模环节需要传递印模材料、托盘等。
- 无菌操作是核心: 整个手术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导致种植失败,护士在器械准备、传递、环境维护中至关重要。
- 精准与协作: 医生负责技术操作和决策,护士负责器械、耗材、吸引、冲洗、患者管理等,两者默契配合是手术顺利高效的关键,护士需要熟悉手术步骤和器械用途。
- 患者安全与舒适: 麻醉、体位、心理安抚、术后指导都由医护共同完成,确保患者安全并减轻不适。
- 分阶段进行: 种植牙通常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多次就诊(一期手术、愈合期、二期手术、戴牙),每次都需要医护团队的配合。
种植牙手术的成功依赖于医生精湛的技术、护士严谨的配合以及患者的良好依从性,整个过程体现了医疗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