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开颌(Open Bite)是指上下牙在咬合时,某些牙齿(尤其是前牙或后牙)无法接触,存在垂直向的间隙,这是一种常见的错颌畸形,需要专业的正畸治疗,矫正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开颌的类型(前牙开颌、后牙开颌或混合型)、严重程度、病因(骨骼性、功能性、牙性)、患者的年龄以及生长发育潜力。

以下是牙齿开颌的主要矫正方法:
📍 一、 病因分析与诊断(矫正前的基础)
- 确定开颌类型:
- 前牙开颌: 最常见,上下前牙无法咬合接触。
- 后牙开颌: 上下后牙无法咬合接触,前牙可能咬合正常或过深。
- 混合型开颌: 前牙和后牙都有开颌。
- 明确病因:
- 牙性开颌: 主要由牙齿位置异常引起,如牙齿萌出不足、过度萌出、牙量骨量不调等,骨骼因素不明显。
- 功能性开颌: 主要由不良口腔习惯引起,如长期吐舌(最常见)、咬下唇、吮指、口呼吸等,这些习惯改变了下颌的位置和肌肉平衡,导致开颌。
- 骨骼性开颌: 由上下颌骨垂直向发育不协调引起,常见类型包括:
- 垂直长面型: 上颌骨垂直向过度发育,或下颌骨垂直向发育不足,导致面下部长度增加。
- 下颌后缩伴垂直生长: 下颌骨位置靠后且垂直向过度生长。
- 上颌后缩: 上颌骨垂直向发育不足。
- 评估生长发育潜力: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利用生长潜力是矫正骨骼性开颌的关键,成年人骨骼发育完成,矫正方法受限。
📍 二、 主要矫正方法
🧒 1. 破除不良习惯(针对功能性开颌)
- 舌刺/舌挡: 粘在牙齿上或固定在牙弓内的装置,物理阻挡舌头前伸或舔牙的习惯,是纠正吐舌习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唇挡: 主要用于纠正咬下唇习惯,防止下唇压迫上前牙,同时可能有助于打开咬合。
- 行为矫正训练: 向患者(尤其是儿童)讲解不良习惯的危害,鼓励其有意识地改正,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密切配合。
- 肌功能训练: 如MRC等肌功能矫治器,在纠正不良习惯的同时,训练正确的口腔肌肉功能(如舌位、唇位、呼吸模式)。
- 口呼吸矫正: 治疗引起口呼吸的鼻部疾病(如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使用专门的口呼吸训练器或矫治器引导鼻呼吸。
⚙ 2. 正畸治疗(针对牙性和部分功能性/骨骼性开颌)
- 压低后牙:
- 摇椅弓: 在上下颌弓丝上制作一个反向的弯曲(摇椅形),利用弓丝的回弹力压低后牙,同时升高前牙,纠正后牙开颌或改善前牙开颌。
- 微种植钉: 在牙槽骨内植入微型钛钉作为支抗,利用其强大的稳定性,高效、精准地压低后牙或伸长前牙,是现代正畸中纠正开颌(尤其是后牙开颌或需要大量压低时)的核心手段。
- 高弹力结扎丝/链状皮筋: 在后牙区使用,利用其持续的轻力压低后牙。
- J钩: 从磨牙区挂钩,通过垂直向的力压低后牙。
- 伸长前牙:
- 使用微种植钉作为支抗,垂直牵引前牙伸长,纠正前牙开颌。
- 利用前牙区的垂直向牵引力(如橡皮筋)。
- 垂直向控制:
- 多用途弓: 在后牙区设计压低曲。
- 片段弓技术: 针对特定牙列进行精细的垂直向控制。
- 隐形矫治: 利用一系列隐形牙套,在牙套上附加附件或进行特殊设计(如后牙压低附件、前牙伸长附件)来实现垂直向移动,对于轻中度开颌效果较好。
- 扩大牙弓: 对于牙弓狭窄伴开颌的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扩弓器(如快速扩弓器、慢速扩弓器)横向扩大牙弓,为牙齿提供排齐空间,有时有助于改善开颌。
🏗 3.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针对严重骨骼性开颌)
- 适用人群: 成年人或生长发育潜力耗尽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骨骼不调(如严重的垂直长面型、上下颌骨垂直向发育严重不匹配)。
- 治疗流程:
- 术前正畸: 排齐牙列,为手术创造条件,可能需要拔牙(如拔除前磨牙)来协调上下牙弓,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此阶段可能涉及压低或伸长牙齿。
- 正颌手术: 通过外科手术移动颌骨到正确的位置,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
- 上颌骨 Le Fort I 型截骨术: 整体移动上颌骨,可以压低上颌骨(纠正上颌垂直向过度发育)。
- 下颌骨矢状劈开术: 移动下颌骨,可以改善下颌后缩或垂直向发育问题。
- 颏成形术: 调整下巴形态。
- 术后正畸: 手术后进行精细的咬合调整,确保上下牙齿完美咬合,稳定治疗效果。
🦷 4. 其他辅助方法
- 修复治疗: 对于开颌导致牙齿严重磨耗或美观问题,在正畸完成后,可能需要通过牙冠、贴面等修复体改善牙齿形态和功能。
- 保持器: 极其重要! 开颌,尤其是由不良习惯或肌肉因素引起的,复发风险很高,必须严格佩戴保持器(通常需要全天佩戴一段时间,然后过渡到夜间佩戴),并破除不良习惯,以维持矫正效果。
📍 三、 治疗选择的关键考虑因素
- 年龄:
- 儿童/青少年: 优先考虑破除不良习惯和利用生长改良(如功能性矫治器),早期干预效果更好,可能避免或简化后期治疗。
- 成年人: 主要依靠正畸(包括微种植钉)和/或正颌手术,正畸治疗时间可能更长,效果受骨骼限制。
- 病因:
- 功能性: 破除习惯是核心。
- 牙性: 主要依靠正畸压低/伸长牙齿。
- 骨骼性: 严重者需正颌手术;轻中度可尝试正畸结合生长改良(青少年)或微种植钉(成人)。
- 开颌类型和严重程度: 前牙开颌、后牙开颌、混合型,开颌的垂直距离大小,都影响方法选择。
- 患者依从性: 破除不良习惯、佩戴口外弓、保持器等都需要患者高度配合。
- 专业评估: 必须由专业的正畸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口内检查、模型分析、X光片如头影测量、CBCT等),才能准确诊断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破除不良习惯是纠正功能性开颌的基础。
- 正畸治疗(尤其是微种植钉的应用)是纠正牙性和部分功能性/骨骼性开颌的主要手段。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解决严重骨骼性开颌的金标准。
- 早期诊断和干预(尤其在儿童期)至关重要,可利用生长潜力获得更好的效果。
- 保持器是防止复发的关键,需要终身重视。
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怀疑自己或孩子有开颌问题,请务必尽快咨询专业的正畸医生,他们会进行详细评估,明确病因,并为你制定最合适的矫正方案,开颌矫正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和复杂的技术,专业医生的指导是成功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