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种植牙没牙根”,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容易引起误解,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

🦷 种植牙的核心结构:人工牙根
-
种植体(Implant): 这是种植牙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也是人工牙根。
- 它是一个由生物相容性极佳的材料(通常是钛或钛合金)制成的螺钉状结构。
- 关键点: 这个种植体需要通过外科手术,精确地植入到缺失牙齿的牙槽骨中。
- 功能: 种植体植入后,会和周围的牙槽骨发生骨结合,就像树木的根扎在土壤里一样,它牢牢地固定在骨头里,这个人工牙根承担着天然牙根的所有核心功能:
- 支撑: 为上方的牙冠提供稳固的支撑基础。
- 固定: 将咀嚼力传递到牙槽骨,刺激骨组织,防止牙槽骨萎缩吸收。
- 承力: 能够承受正常的咀嚼力。
-
基台(Abutment): 这是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中间部件,它安装在已经完成骨结合的种植体上,为牙冠提供连接点。
-
牙冠(Crown): 这是暴露在口腔中、我们能看到的部分,形状和颜色都模仿天然牙齿,用于切割食物和恢复美观。
🤔 为什么会有“没牙根”的误解?
可能的原因包括:
- 概念混淆: 可能将“种植牙”这个整体修复体(牙冠)和其支撑结构(人工牙根/种植体)混淆了,人们看到的是牙冠,感觉不到下面的种植体,所以误以为没有“根”。
- 对比天然牙: 天然牙的牙根是天然长在骨头里的活体组织(包含神经、血管),而种植体是人工植入的金属/陶瓷结构,没有神经和血管,虽然功能相似,但材质和来源不同,可能让人感觉“不是真正的牙根”。
-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 在某些情况下,拔牙后可以立即植入种植体(即刻种植),甚至在植入后不久(几天到几周内)就安装临时牙冠(即刻负重),这时,天然牙根已经被拔除,而人工牙根(种植体)刚刚植入,从时间点上看,在拔牙和种植体完成骨结合之间,确实处于一个“没有牙根”的过渡状态,但最终,人工牙根会取代天然牙根的功能。
- 全口种植(如All-on-4/6): 在全口无牙颌的情况下,可能使用4-6颗种植体支撑整排牙桥,虽然每颗种植体都是人工牙根,但支撑的是多颗连在一起的牙冠,可能让人感觉整体结构不像传统单颗牙那样有独立的“根”。
📌 总结与关键点
- 种植牙绝对有“牙根”! 这个“牙根”就是种植体,它是人工制造的,但功能上完全替代了天然牙根。
- 种植体是种植牙成功的基石: 没有这个植入骨头里的人工牙根,就没有稳固的种植牙,它提供固位、支撑和防止骨吸收。
- “没牙根”的误解通常源于对结构或过程的混淆: 要么是混淆了牙冠和人工牙根,要么是在拔牙和种植体完成骨结合的过渡期,或者是对全口种植结构的特殊形态不熟悉。
- 功能上等同于天然牙根: 虽然材质不同(无神经血管),但种植体在支撑、固定、传递咀嚼力、维持骨量方面,其核心功能与天然牙根高度相似。
📌 当你考虑种植牙时
- 它确实需要“扎根”在骨头里。 医生会评估你的牙槽骨条件(高度、宽度、密度),确保能成功植入并达到良好的骨结合。
- 它是一个“仿生”修复体: 人工牙根(种植体) + 人工牙冠(牙冠),模拟了天然牙的结构和功能。
- 咨询专业医生: 如果你缺牙,想了解种植牙,务必找专业的口腔种植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他们会解释种植牙的具体方案、过程、预期效果以及你是否适合种植。
种植牙的“牙根”就是植入你牙槽骨里的那个金属/陶瓷螺钉(种植体),它虽然不是你原来的天然牙根,但功能上就是你的新牙根,支撑着上面的牙齿,让你能正常吃饭、说话,还能保护你的牙槽骨不萎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