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口腔种植牙最新分类有哪些?选哪种更合适?

口腔种植牙的分类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2025口腔种植牙最新分类有哪些?选哪种更合适?-图1

按种植体材料分类

  1. 纯钛种植体:
    • 最常用、最经典。 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与骨组织形成稳定的“骨结合”。
    • 表面处理技术多样(如喷砂酸蚀SLA、阳极氧化等),以促进骨结合速度和质量。
  2. 钛合金种植体:
    • 在纯钛基础上添加少量其他元素(如锆、铝、钒等),以提高强度、韧性或耐磨性。
    • 钛锆合金(如TiZr)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抗疲劳性,适用于更复杂的病例或更细的种植体设计。
  3. 陶瓷基种植体:
    • 主要指氧化锆陶瓷种植体。
    • 优点: 极佳的生物相容性(无金属过敏风险)、美观性(透光性好,适合前牙区)、抗腐蚀性。
    • 缺点: 脆性相对较高(虽然现代技术已大幅改善),对手术操作精度要求更高,成本通常较高。
    • 应用: 对金属过敏患者、前牙美学区修复、以及部分特殊需求患者。
  4. 其他材料:

    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生物陶瓷涂层金属种植体等,应用相对较少,仍在发展中。

按种植体结构分类

  1. 一段式种植体:
    • 种植体基台(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部分)与种植体主体在手术时一次性植入,两者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
    • 优点: 手术次数少(通常一次手术完成植入和基台连接),愈合期可能相对缩短(但骨结合仍需时间)。
    • 缺点: 愈合期间,种植体颈部暴露在口腔环境中,对软组织封闭要求高;若基台角度不理想,后期调整可能受限;美学效果有时不如两段式可控。
    • 应用: 适用于软组织条件好、对美观要求相对不高或希望减少手术次数的情况。
  2. 两段式种植体:
    • 种植体主体植入后,完全埋入牙龈下进行骨结合愈合,愈合期结束后,再通过二次小手术切开牙龈,连接基台。
    • 优点: 骨结合期间种植体完全封闭在骨内,软组织愈合环境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物学宽度;基台连接时角度和高度选择灵活,美学效果更可控。
    • 缺点: 需要两次手术,治疗周期相对较长。
    • 应用: 最主流的方式,尤其适用于前牙美学区、软组织条件一般或需要精确控制基台位置和角度的病例。

按种植体植入部位分类

  1. 骨内种植体:
    • 最常用、最核心的类型。 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依靠与骨组织的“骨结合”获得固位力,这是绝大多数种植牙的基础。
  2. 骨膜下种植体:
    • 种植体放置在牙槽骨表面,覆盖在骨膜下,通常由金属框架制成,需要手术暴露骨面进行定制。
    • 应用: 适用于牙槽骨严重萎缩、无法容纳常规骨内种植体的病例,或作为特定修复方案的支撑,技术要求高,应用相对较少。
  3. 穿颧骨种植体:
    • 一种特殊的骨内种植体,种植体从上颌后牙区牙槽嵴穿入,固定在颧骨上。
    • 应用: 主要用于解决严重上颌骨萎缩(如无牙颌)患者,避免进行复杂的骨增量手术(如上颌窦提升、骨移植),技术难度高,需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4. 其他特殊部位种植体: 如穿翼板种植体(用于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时,固定于翼板)等。

按修复方式分类(基于种植体支持的最终修复体)

  1. 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
    • 单颗牙种植: 一颗种植体支持一颗牙冠。
    • 多颗牙种植桥: 两颗或更多种植体支持多颗相连的牙冠(桥)。
    • 全口/半口固定义齿: 通常需要4颗或更多种植体(如All-on-4/6技术)支撑整排固定牙桥(覆盖义齿)。
  2. 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
    • 种植体作为固位装置(如球帽、杆卡、磁性附着体等),为可摘的局部或全口义齿提供更好的固位和稳定性。
    • 优点: 患者可自行摘戴,清洁方便,对种植体数量要求相对较少(如2颗)。
    • 应用: 全口或半口无牙颌,尤其适用于牙槽骨条件一般或希望保留部分天然牙的情况。
  3. 种植体支持的混合修复: 结合固定和可摘元素。

按技术类型分类(基于手术和修复流程)

  1. 传统种植技术:

    分阶段进行:先植入种植体,等待3-6个月骨结合,再连接基台,制作戴牙冠,是最经典、最成熟的方式。

  2. 即刻种植:
    • 在拔除患牙的同时,立即植入种植体。
    • 优点: 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治疗周期(拔牙和种植一次完成),可能减少骨吸收。
    • 缺点: 对拔牙窝条件(骨量、形态、感染情况)要求高,风险相对略高(如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不足)。
    • 应用: 适用于拔牙窝条件良好的病例(如前牙、单根牙无严重感染)。
  3. 即刻负重:
    • 在植入种植体后极短的时间内(通常几天内) 就戴上临时牙冠或义齿,甚至实现功能性负重。
    • 前提: 种植体必须有极高的初期稳定性(扭矩值达标),并且有足够的骨支持
    • 优点: 大大缩短治疗周期,快速恢复美观和部分功能,维持软组织形态。
    • 缺点: 对手术技术、种植体选择、病例筛选要求极高。
    • 应用: 前牙美学区(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负重)、部分后牙区(需严格评估)。
  4. 数字化种植技术:
    • 利用CBCT、口扫、数字化设计软件、3D打印、手术导板等,实现精准的术前规划、手术导航和修复设计。
    • 优点: 提高种植位置、角度、深度的精准度,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优化修复效果。
    • 应用: 越来越普及,尤其适用于复杂病例、全口种植、高美学要求病例。

按表面处理技术分类(影响骨结合的关键因素)

  • 虽然常作为材料或结构的一部分,但表面处理技术本身也是重要的分类维度:
    • 光滑表面: 早期设计,骨结合速度较慢。
    • 喷砂表面: 增加表面粗糙度,促进细胞附着。
    • 酸蚀表面: 形成微米级孔隙,显著增加表面积和骨结合速度。
    • 阳极氧化表面: 形成多孔氧化钛层,促进骨结合。
    • 羟基磷灰石涂层: 在钛基体上喷涂具有生物活性的HA涂层,直接引导骨生长(但涂层长期稳定性有争议)。
    • SLA表面: 喷砂+大颗粒酸蚀,是目前主流的高效骨结合表面处理技术之一。

口腔种植牙的分类是多维度、交叉重叠的,一个具体的种植牙方案,通常同时涉及材料(如钛合金)、结构(两段式)、植入部位(骨内)、修复方式(单颗固定义齿)、技术类型(数字化导板辅助下的传统种植)和表面处理(SLA)等多个方面,选择哪种分类下的种植体和技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骨量、软组织、咬合)、美学需求、全身健康状况、经济预算以及医生的经验和设备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和个性化设计,没有绝对“最好”的种植体,只有最适合特定患者特定情况的方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