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年牙齿矫正数字化技术能否缩短矫正周期?

牙齿矫正是通过专业的正畸治疗,利用矫治器(如牙套、隐形牙套等)对牙齿施加持续、轻柔的力,引导牙齿在牙槽骨中缓慢移动,最终达到排列整齐、咬合协调、面部美观及功能健康的治疗过程。

2025年牙齿矫正数字化技术能否缩短矫正周期?-图1

以下是关于牙齿矫正的全面信息,供您参考:


牙齿矫正的常见目标

  1. 美观需求
    • 排列拥挤、稀疏的牙齿
    • 改善“龅牙”、“地包天”(反颌)、“深覆合”、“深覆盖”等问题
    • 修复牙齿间隙过大、中线不齐等
  2. 功能改善
    • 恢复正常咬合关系,避免颞下颌关节紊乱(如张口弹响、疼痛)
    • 分散咬合力,减少牙齿磨损
    • 提升咀嚼效率
  3. 健康维护
    • 易于清洁,降低蛀牙、牙周病风险
    • 预防因咬合异常导致的牙齿松动、脱落

矫正的最佳时机

  • 儿童(7-12岁)
    “黄金干预期”,针对骨性问题(如地包天、下巴后缩)进行早期矫治,利用生长发育潜力引导颌骨发育。
  • 青少年(12-18岁)
    恒牙列初期,牙槽骨改建活跃,矫正效率高,是传统矫正的常见阶段。
  • 成年人(18岁以上)
    矫正无年龄上限,但需考虑牙周健康、骨改建速度较慢等因素,可能需配合牙周治疗或骨手术。

主要矫正方式

类型 特点 适合人群
传统金属托槽 价格低廉,强度高,可控制复杂移动 青少年、预算有限者
陶瓷托槽 半透明,美观度较高,与牙齿颜色接近 注重美观的青少年/成人
隐形牙套 透明可摘戴,方便清洁,需每日佩戴20小时以上,价格较高 轻中度错颌、自律性高的成人
舌侧矫治器 完全隐藏在牙齿内侧,美观度最高,但费用高、清洁难度大、适应期长 对美观要求极高、预算充足者
自锁托槽 减少复诊次数,缩短治疗时间,舒适度较高 对疼痛敏感、时间紧张者

矫正流程

  1. 初诊检查

    口腔检查、拍X光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取模或口扫。

  2. 方案设计

    医生分析数据,制定个性化计划(是否拔牙、骨钉使用、治疗周期等)。

  3. 戴矫治器

    粘接托槽或佩戴隐形牙套,首次复诊调整。

  4. 定期复诊

    每4-8周调整一次,移动牙齿至目标位置。

  5. 保持阶段

    拆除矫治器后佩戴保持器(透明压膜器或传统保持器),防止复发。


常见问题解答

Q1:矫正会变龅牙或脸型变丑吗?

不会!矫正通过改善牙齿位置和咬合关系,通常会使面部轮廓更协调(如改善凸嘴、改善侧貌),但需选择专业医生,避免方案不当。

Q2:矫正期间饮食要注意什么?

  • 避免过硬、黏性食物(如坚果、口香糖、年糕),防止托槽脱落。
  • 少吃含糖食物,加强口腔清洁,避免脱矿(牙齿白斑)。

Q3:矫正后牙齿会反弹吗?

可能!

  • 原因:牙周组织改建后需稳定,牙齿有回归原位的趋势。
  • 预防:严格佩戴保持器(前3年全天,之后仅夜间),终身维护。

Q4:成年人矫正有风险吗?

  • 风险:牙根吸收(轻微吸收不影响功能)、牙龈退缩(原有牙周问题者更明显)。
  • 关键:矫正前需进行牙周治疗,选择有经验的医生控制风险。

如何选择正畸医生?

  1. 资质:口腔正畸学硕士/博士、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委员(COS认证)。
  2. 经验:案例数量(尤其复杂病例)、技术是否熟练(如隐形矫正、骨钉应用)。
  3. 沟通:是否详细解释方案,尊重患者需求。
  4. 设备:是否使用数字化口扫、CBCT等辅助诊断。

矫正后的长期维护

  • 保持器:终身佩戴(频率随时间递减)。
  • 口腔卫生:使用正畸牙刷、冲牙器,定期洁牙。
  • 复查:每年1-2次检查咬合稳定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