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年矫正牙齿,这些新注意事项你注意到了吗?

矫正牙齿(正畸治疗)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配合的过程,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配合程度,以下是从矫正前、矫正中到矫正后各个阶段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

2025年矫正牙齿,这些新注意事项你注意到了吗?-图1

🦷 一、 矫正前准备阶段

  1. 选择正规机构和专业医生:

    • 资质认证: 确保正畸医生拥有国家认证的执业资格和丰富的正畸经验,可以查看医生的学历背景、从业年限、案例展示等。
    • 医院/诊所信誉: 选择口碑好、设备先进、消毒严格的正规口腔医院或诊所。
    • 沟通充分: 初诊时与医生充分沟通你的期望、担忧和问题,医生会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拍X光片、取模型、拍摄口内及面部照片),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了解方案: 理解治疗方案(矫正方式、时间、费用、预期效果、可能的风险),如有疑问及时提出,确保完全理解并同意。
  2. 处理口腔健康问题:

    • 彻底洁牙: 矫正前进行专业的洗牙,清除牙结石和菌斑。
    • 治疗蛀牙: 所有蛀牙(龋齿)必须先补好。
    • 治疗牙周病: 如果有牙龈炎、牙周炎,必须先进行系统治疗,控制炎症,待牙周健康稳定后再开始矫正。牙周健康是矫正成功的基础!
    • 拔牙决策: 如果医生建议拔牙(通常是为了为拥挤的牙齿创造排齐空间或改善咬合),要充分理解拔牙的必要性和预期效果,做好心理准备。
  3. 心理准备:

    • 了解过程: 矫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1.5-3年),期间会有不适感、饮食限制、复诊等。
    • 调整预期: 矫正效果是渐进式的,不可能立竿见影,要有耐心和信心。
    • 接受美观变化: 初期戴上托槽或牙套时,可能会影响美观(尤其是前牙),需要适应。

🦷 二、 矫正期间注意事项(核心阶段)

  1. 口腔卫生 - 重中之重!:**

    • 清洁难度加大: 托槽、钢丝、弓丝等附件会大量堆积食物残渣和菌斑,清洁不到位极易导致龋齿(蛀牙)牙龈炎/牙周炎,甚至导致牙齿脱矿(白斑)。
    • 清洁方法:
      • 正畸专用牙刷: 使用小头、刷毛较硬的正畸牙刷或V型牙刷,仔细清洁托槽周围、牙龈边缘和牙齿表面。
      • 牙间刷: 必备!用于清洁托槽之间、弓丝下方等普通牙刷难以触及的缝隙,选择不同尺寸的牙间刷适应不同间隙。
      • 冲牙器/水牙线: 强力推荐!利用高压水流冲走牙缝和托槽周围的软垢和食物残渣,是牙刷和牙间刷的有力补充。
      • 牙线/正畸牙线穿引器: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清洁牙缝,使用穿引器将牙线从弓丝下方穿过,然后像正常一样清洁牙缝两侧。
      • 漱口水: 可作为辅助,但不能替代刷牙和牙线,选择不含酒精的抗菌漱口水。
    • 清洁频率: 每次饭后(或吃完零食后)必须刷牙! 至少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随身携带牙刷、牙间刷和漱口水。
  2. 饮食管理:

    • 避免过硬、过黏、过大的食物:
      • 硬物: 坚果、硬糖、冰块、骨头、螃蟹壳等,容易导致托槽脱落、弓丝变形。
      • 黏物: 口香糖(尤其是含糖的)、太妃糖、年糕、软糖等,容易粘在托槽上难以清洁,且可能带下托槽。
      • 大块食物: 水果、玉米棒等应切成小块再吃。
    • 避免用前牙啃咬: 如用前牙啃苹果、鸡腿、螃蟹腿等,极易损坏托槽和弓丝,用刀叉切小块或用手拿着吃。
    • 减少含糖饮料和零食: 糖分是蛀牙的元凶,矫正期间口腔卫生难度大,更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喝完含糖饮料或吃完甜食后,必须立即漱口或刷牙
    • 细嚼慢咽: 充分咀嚼食物,避免咬到托槽或弓丝。
  3. 复诊安排:

    • 准时复诊: 严格按照医生预约的时间复诊,每次复诊都是调整牙齿移动的关键步骤,推迟复诊会延长治疗时间,影响最终效果。
    • 如有变动提前通知: 如果确实无法按时复诊,务必提前联系诊所改期,不要无故缺席。
    • 复诊前清洁: 复诊前尽量把牙齿清洁干净,节省医生时间。
  4. 不适感应对:

    • 初期疼痛: 刚戴上牙套、每次复诊加力后几天,牙齿可能会感到酸痛、无力、咀嚼困难,这是正常现象,通常持续3-5天,可以吃温凉软食,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缓解。
    • 口腔溃疡: 托槽或弓丝摩擦口腔黏膜可能导致溃疡,可以使用正畸保护蜡(正畸蜡)覆盖刺激处,保持口腔清洁,溃疡会自行愈合。
    • 嘴唇/脸颊不适: 初期可能被托槽或弓丝磨到,适应后会好转,正畸蜡也有帮助。
  5. 托槽/附件脱落:

    • 立即联系医生: 如果发现托槽、带环或附件脱落,不要自行尝试粘回去,尽快联系你的正畸医生预约时间处理,脱落期间,注意脱落附件附近的牙齿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堆积。
    • 保存脱落物: 如果能找到脱落的附件,妥善保管好带给医生。
  6. 避免不良习惯:

    • 不要用牙齿咬硬物: 如咬笔、咬指甲、开瓶盖等。
    • 不要用舌头或手去拨弄牙齿和托槽: 会影响牙齿移动,甚至导致托槽脱落。
    • 避免用前牙咬东西: 如前所述。
  7. 运动防护:

    • 进行剧烈运动或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拳击等)时,务必佩戴正畸运动护齿套,保护牙齿、托槽和口腔软组织免受撞击伤害,普通护齿套可能无法完全贴合。

🦷 三、 矫正结束后的保持阶段(至关重要!)

  1. 严格佩戴保持器:

    • 防止复发: 牙齿在新的位置上需要时间稳定(骨改建),如果不戴保持器,牙齿有很强的趋势回到原来的位置(复发)。
    • 遵医嘱佩戴: 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如拔牙量、牙齿拥挤程度、咬合情况等)制定保持方案,通常要求:
      • 刚摘牙套后: 可能需要全天佩戴(吃饭和刷牙时取下),持续数月到一年。
      • 之后: 可能改为仅夜间佩戴,持续数年甚至终身(尤其是下牙)。
    • 持之以恒: 保持器需要终身佩戴! 即使后期佩戴频率降低,也要坚持夜间佩戴,不要因为感觉牙齿稳定了就擅自停戴。
  2. 保持器的清洁与保养:

    • 保持器清洁: 每天取下保持器后,用牙刷和牙膏(或专用清洁片)轻轻刷洗,去除牙菌斑,避免用热水烫洗(会变形),避免使用含漂白剂的牙膏(可能腐蚀塑料)。
    • 存放: 不用时,放在专用保持盒内,避免丢失或被宠物啃咬,避免高温环境(如车内、暖气旁)。
    • 定期检查: 定期(如半年或一年)带着保持器去复诊,医生会检查保持器的贴合度和牙齿的稳定情况。
  3. 长期口腔卫生维护:

    即使矫正结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要终身保持,预防龋齿和牙周病。

📌 总结关键点

  • 口腔卫生是生命线: 每次饭后刷牙,善用牙间刷、冲牙器、牙线。
  • 饮食控制要严格: 避免硬、黏、大块食物,减少糖分摄入。
  • 按时复诊是保障: 不要无故缺席复诊。
  • 保持器要终身戴: 防止复发,严格遵医嘱。
  • 沟通与信任: 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有任何问题及时咨询。

矫正牙齿是一个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的过程,你的积极配合是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 祝你拥有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