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术前检查是确保手术安全、成功以及种植体长期稳定的关键步骤,它是一个全面评估的过程,涉及口腔局部状况和全身健康状况,以下是种植牙术前检查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一、口腔局部状况检查
-
口腔软组织检查:
- 牙龈状况: 检查缺牙区及周围牙龈是否有炎症(牙龈炎、牙周炎)、红肿、出血、增生或萎缩,健康的牙龈是种植成功的基础。
- 黏膜状况: 检查口腔黏膜是否有溃疡、白斑、红斑等病变,排除潜在问题。
- 唇颊舌系带: 评估系带附着位置是否过低,可能影响种植体周围清洁或修复体形态。
- 口腔卫生状况: 评估患者日常口腔清洁习惯和效果,菌斑堆积情况,良好的口腔卫生是种植体长期健康的保障。
-
缺牙区及邻牙检查:
- 缺牙间隙: 测量缺牙区的近远中径和垂直高度(间隙高度),评估是否足够容纳种植体。
- 邻牙状况: 检查相邻牙齿是否有龋坏、牙周炎、牙根吸收、过度倾斜或伸长,邻牙问题需要在种植前解决,否则会影响修复方案和长期稳定性。
- 对颌牙状况: 检查缺牙区相对的牙齿是否有过度伸长、锐利的边缘或异常的咬合接触,可能影响种植体承受的咬合力。
- 咬合关系: 评估患者的正中关系、正中颌位、侧方及前伸颌位的咬合情况,分析咬合力的分布和方向,确保种植体能承受合理的咬合力而不至于过载。
-
牙槽骨评估(核心):
- 临床检查: 医生会通过触诊(探查骨的质地、硬度)、叩诊(检查是否有骨缺损或骨折感)等方式初步评估骨的质量和量。
- 影像学检查(关键):
- 曲面断层片(全景片): 初步观察全口牙槽骨的大致情况、邻牙牙根位置、上颌窦底、下颌神经管的位置等,但因其二维成像,对骨量的精确测量有限。
- 根尖片: 用于观察特定区域的牙槽骨高度和密度,常用于评估单个牙位。
- 锥形束CT(CBCT - 最核心、最常用 这是种植术前评估的金标准,它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精确测量:
- 骨的高度(垂直骨量)
- 骨的宽度(水平骨量)
- 骨的密度(骨的类型:D1-D4型骨,密度越高手术难度相对越小)
- 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如下颌神经管、上颌窦、鼻底、颏孔等,确保种植体植入的安全区域。
- 评估骨缺损的范围和形态。
- 数字化口内扫描: 获取精准的牙列和缺牙区模型,用于术前模拟、手术导板设计以及最终修复体的制作。
-
咬合记录与模型分析:
制作研究模型,结合咬合记录,在模型上分析咬合关系、可能的干扰点,模拟种植体位置和修复体设计,优化咬合方案。
🧬 二、全身健康状况评估
种植手术是一种小型外科手术,需要评估患者能否耐受手术和麻醉,以及术后能否良好愈合。
-
详细病史采集:
- 系统性疾病史: 重点询问:
-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史、安装心脏起搏器/支架/瓣膜等,需评估控制情况及手术风险。
- 糖尿病: 血糖控制情况是关键,未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显著增加感染和骨结合失败风险。
- 血液系统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贫血、白血病等,影响手术出血风险和伤口愈合。
- 骨质疏松症: 尤其是正在接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如治疗骨质疏松或癌症转移)的患者,需评估颌骨坏死风险(虽然罕见但严重)。
- 肾脏疾病: 影响药物代谢和伤口愈合。
- 肝脏疾病: 影响凝血功能和药物代谢。
- 呼吸系统疾病: 如哮喘、慢阻肺,评估麻醉和术后恢复风险。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影响愈合。
- 长期用药史: 抗凝药(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免疫抑制剂、双膦酸盐类、激素类药物等,需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或停药。
- 过敏史: 药物、麻醉剂、材料过敏史。
- 吸烟史: 吸烟是种植失败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骨结合和长期成功率,医生会强烈建议戒烟。
- 放射治疗史: 头颈部放疗史显著影响骨组织血供和愈合能力。
- 精神心理状况: 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期望值及配合度。
- 系统性疾病史: 重点询问:
-
体格检查:
- 测量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
- 检查心、肺、腹部等重要器官功能。
- 检查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
- 评估张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
-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性进行):
- 血常规: 了解有无贫血、感染、凝血功能异常。
- 凝血功能: 部分患者(尤其服用抗凝药者)需要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 血糖: 糖尿病患者或怀疑有糖尿病者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
- 肝肾功能: 评估重要器官功能,尤其对长期服药或老年患者。
- 传染病筛查: 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这既是医疗安全需要,也是保护医患双方。
📌 三、其他评估
- 口腔卫生宣教与动机评估: 医生会评估患者对口腔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日常清洁习惯以及维护种植体的意愿和能力,良好的口腔卫生是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基石。
- 经济与时间评估: 了解患者的预算和对治疗周期的期望,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 沟通与期望管理: 医生会详细解释检查结果、种植手术的流程、风险、预期效果、费用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建立合理的期望。
种植牙术前检查是一个系统化、个体化的过程,旨在:
- 评估手术可行性: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种植手术。
- 制定精准方案: 基于检查结果(尤其是CBCT数据),设计最佳的种植体植入位置、角度、深度,以及是否需要植骨、上颌窦提升等附加手术。
- 预测风险并预防并发症: 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如全身疾病、吸烟、骨量不足、重要解剖结构靠近),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降低感染、神经损伤、种植失败等风险。
- 保障长期成功率: 通过全面的评估和周密的计划,为种植体的骨结合和长期稳定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强烈建议在决定进行种植牙手术前,务必选择正规口腔机构,由经验丰富的种植医生进行详尽的术前检查和评估,切勿省略这一关键步骤,它是种植牙成功和安全的第一道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