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牙齿矫正危害有哪些?最新提醒来了

牙齿矫正(正畸治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且效果显著的,能够显著改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面部美观和口腔健康,和任何医疗干预一样,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可能的危害,了解这些有助于你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并与正畸医生充分沟通。

2025牙齿矫正危害有哪些?最新提醒来了-图1

以下是一些牙齿矫正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风险:

🦷 一、与牙齿本身相关的风险

  1. 牙根吸收:

    • 描述: 这是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在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尖端可能会被轻微吸收(变短)。
    • 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吸收非常轻微,不会影响牙齿的稳定性和寿命,但严重吸收可能导致牙齿松动、敏感甚至脱落风险增加。
    • 风险因素: 某些个体易感性(遗传)、移动牙齿的力量过大或方向不当、牙齿本身状况(如受过外伤)、某些牙根形态异常、拔牙后移动距离过大等,X光片(尤其是治疗前后)是监测牙根吸收的关键。
  2. 牙槽骨高度降低:

    • 描述: 牙齿移动过程中,支撑牙齿的牙槽骨(牙槽突)可能会发生改建,有时在牙根周围会出现骨量轻微减少。
    • 影响: 这通常是可逆的,牙齿稳定后骨量可能部分恢复,但严重或持续的骨吸收可能导致牙龈退缩(牙龈萎缩),使牙根暴露,增加敏感度和美观问题。
  3. 牙釉质脱矿/龋齿(蛀牙):

    • 描述: 矫正期间,口腔清洁变得困难,食物残渣和菌斑容易在托槽、弓丝、牙套边缘和牙齿表面堆积,酸性环境会溶解牙釉质矿物质,形成白色或棕色斑点(白垩色斑块),即脱矿,如果不及时处理,脱矿区域可能发展成蛀牙。
    • 影响: 影响美观(白斑),破坏牙齿结构,可能导致疼痛和感染,这是最常见且可预防的并发症之一。
    • 预防: 严格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畸专用牙刷、牙间刷、冲牙器、含氟牙膏/漱口水)、定期洗牙、限制含糖饮食至关重要。
  4. 牙齿松动:

    • 描述: 在矫正过程中,牙齿需要移动,因此出现一定程度的暂时性松动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 影响: 治疗结束后,随着牙槽骨的改建稳定,牙齿会重新稳固,但如果力量控制不当、存在牙周病(牙龈炎、牙周炎)未得到控制、牙根吸收严重,可能导致牙齿过度松动甚至脱落风险增加。
  5. 牙髓(牙神经)反应:

    • 描述: 施加矫治力初期,牙髓可能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
    • 影响: 通常在几天到几周内自行缓解,严重或持续的炎症可能导致牙髓坏死,需要根管治疗(抽神经),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6. 牙髓坏死:

    • 描述: 极少数情况下,矫治力过大或牙齿本身状况不佳(如严重隐裂、原有创伤),可能导致牙髓完全坏死。
    • 影响: 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抽神经)保存牙齿。

😬 二、与牙龈和软组织相关的风险

  1. 牙龈炎/牙周炎:

    • 描述: 如前所述,矫正期间口腔卫生维护困难,极易导致牙龈发炎(牙龈炎),表现为红肿、刷牙出血,如果炎症持续进展,破坏支持牙齿的牙槽骨,则发展为牙周炎。
    • 影响: 牙龈炎是可逆的,但牙周炎是进行性的,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矫正前必须确保牙周健康,矫正期间更要严格维护口腔卫生。
  2. 牙龈退缩:

    • 描述: 牙齿移动方向不当、力量过大、牙槽骨吸收、牙龈纤维过紧或本身较薄等因素,可能导致牙龈边缘向牙根方向退缩,暴露牙根。
    • 影响: 影响美观,牙根暴露导致牙齿敏感(冷热酸甜刺激痛),增加牙根龋风险,严重时影响牙齿稳固性。
  3. 口腔溃疡/软组织损伤:

    • 描述: 固定矫治器(托槽、弓丝)的结扎丝末端、弓丝末端等容易摩擦口腔内软组织(颊、唇、舌),形成溃疡或伤口。
    • 影响: 引起疼痛不适,影响进食和说话,通常通过正畸蜡覆盖锐利处、调整弓丝末端、溃疡贴等缓解,随着适应期过去或医生调整,会逐渐减少。

😣 三、与功能、美观和舒适度相关的风险

  1. 疼痛与不适:

    • 描述: 每次加力后几天内,牙齿会感到酸痛、咀嚼无力,这是牙齿移动的正常反应,通常在几天内缓解,持续或剧烈的疼痛需要就医。
    • 影响: 影响进食、说话和日常生活,可通过软食、非处方止痛药(遵医嘱)、冷敷等缓解。
  2. 暂时性发音不清:

    • 描述: 特别是舌侧矫治器(粘在牙齿内侧)或初期佩戴隐形牙套时,可能暂时影响发音(如发“s”、“z”音)。
    • 影响: 通常在适应1-2周后改善。
  3. “牙套脸”:

    • 描述: 部分患者在矫正过程中或矫正初期,可能会感觉脸颊凹陷、嘴角下垂,显得“显老”或“瘪嘴”。
    • 原因: 可能与咀嚼肌暂时性萎缩(因矫正初期咀嚼力下降)、牙齿内收过快、拔牙后颊部支撑减少等因素有关。
    • 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是暂时性的,随着矫正结束、肌肉功能恢复、牙齿排列稳定后,面部轮廓会逐渐恢复,少数严重或持久的“牙套脸”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如肌肉训练、甚至整形),这是有争议的话题,并非所有人都会经历。
  4. 颞下颌关节紊乱:

    • 描述: 矫正改变咬合关系,理论上可能对颞下颌关节(连接上下颌骨的关节)产生影响。
    • 影响: 可能导致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头痛等症状,但矫正本身通常不是TMD的主要原因,更多是诱因或加重因素,矫正前评估关节状况很重要,如果出现TMD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 四、其他风险

  1. 复发:

    • 描述: 这是最常见且几乎不可避免的长期风险,矫正结束后,牙齿有回到原来不理想位置的趋势。
    • 影响: 可能导致矫正效果部分或全部丧失。
    • 预防: 严格佩戴保持器是防止复发的关键!医生会根据情况要求全天佩戴或夜间长期佩戴,保持器的依从性直接影响矫正效果的长期稳定性。
  2. 神经损伤(罕见):

    • 描述: 极罕见情况下,拔牙(尤其是下颌前牙)或牙齿移动过程中,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下唇、下巴麻木)或舌神经(导致舌体前2/3麻木)。
    • 影响: 大多数是暂时性的,可在数周至数月内恢复,永久性损伤非常罕见。

📌 总结与关键点

  1. 风险可控: 绝大多数并发症是轻微的、暂时的,或者可以通过良好的口腔卫生、医生的专业操作和患者的配合来预防或控制。
  2. 专业医生至关重要: 选择有资质、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是降低风险、获得良好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医生会通过全面的检查(包括X光片、模型等)评估你的个体风险。
  3. 患者配合是关键:
    • 严格遵守口腔卫生要求: 这是预防蛀牙和牙龈炎的核心。
    • 按时复诊: 让医生能监控牙齿移动、调整力量、及时发现问题。
    • 遵医嘱佩戴附件/保持器: 尤其是隐形矫正附件的粘贴和保持器的佩戴。
    • 注意饮食: 避免过硬、过黏的食物,防止托槽脱落、弓丝变形或损坏牙齿。
    • 及时沟通: 治疗中任何不适或异常(如剧烈疼痛、牙齿异常松动、牙龈出血严重等)都要及时告知医生。
  4. 权衡利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牙齿矫正带来的健康和美观益处远大于潜在的风险,矫正前的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非常重要。
  5.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牙齿状况、骨骼条件、口腔环境、身体状况、配合度都不同,风险和反应也因人而异。

在决定进行牙齿矫正前,务必与你的正畸医生进行深入沟通,详细讨论你的具体情况、潜在风险、预期效果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不要因为害怕风险而放弃矫正,但也不能忽视风险的存在,在专业指导下,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矫正治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