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矫正拔牙过程详解,现在矫正拔牙会痛吗?

矫正牙齿(正畸治疗)过程中拔牙是一个相对常见的步骤,尤其是在牙齿拥挤严重、前突(龅牙)或者需要大量移动牙齿以改善咬合和面部轮廓的情况下,整个拔牙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2025矫正拔牙过程详解,现在矫正拔牙会痛吗?-图1

📍 第一阶段:决策与计划 (拔牙前)

  1. 全面评估与诊断:

    • 口腔检查: 正畸医生会详细检查你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口腔健康状况(是否有蛀牙、牙周病等)。
    • 影像学检查:
      • 全景片(曲面断层片): 查看所有牙齿的位置、牙根形态、牙槽骨情况、是否有埋伏牙、多生牙等。
      • 头颅侧位片: 分析颅面骨骼结构、牙齿与颌骨的关系、软组织轮廓,这是制定矫正方案和判断是否需要拔牙的关键依据。
      • CBCT(锥形束CT): 在复杂病例中,可能需要更精确的三维影像来评估牙根位置、骨量等。
    • 取模型: 制作牙齿的石膏模型,用于测量牙齿大小、计算拥挤度、模拟牙齿移动方案。
    • 拍照: 拍摄面部照片和口内照片,记录初始状态。
  2. 制定矫正方案:

    • 医生会综合所有检查结果,分析你的问题(拥挤、前突、咬合不良等)。
    • 根据矫正目标(排齐牙齿、改善咬合、改善面型等)和空间需求,计算是否需要以及需要拔除哪些牙齿。
    • 拔牙原则: 通常优先选择拔除对功能影响较小、对美观影响相对较小、且有利于整体方案实施的牙齿,最常拔除的是第一前磨牙(双尖牙),有时也会拔除第二前磨牙、甚至前磨牙或磨牙(较少见),在极特殊情况下可能拔除前牙(如严重拥挤且无其他选择时)。
    • 方案沟通: 医生会详细解释拔牙的必要性、拔除哪些牙齿、不拔牙的潜在风险或效果不佳的原因,以及拔牙后能达到的效果。这是你充分理解并同意方案的关键步骤。

📍 第二阶段:拔牙实施 (拔牙当天)

  1. 拔牙前准备:

    • 确认身体状况: 医生会询问你的健康状况,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过敏史、是否在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如有特殊情况,可能需要内科医生会诊或调整用药。
    • 口腔卫生: 拔牙前通常要求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 饮食: 拔牙当天建议吃早餐(避免空腹),但不要吃得过饱或过油腻,以免术中不适,拔牙前通常要求禁食几小时(具体遵医嘱),尤其是需要静脉镇静或全麻的情况。
    • 心理准备: 放松心情,紧张会影响麻醉效果和术中配合,可以听音乐、深呼吸。
  2. 麻醉:

    • 局部麻醉: 这是最常用的方式,医生会在需要拔除的牙齿及其周围的牙龈、牙槽骨注射麻药(如利多卡因),注射时会有轻微的刺痛感,之后目标区域会逐渐麻木,拔牙过程本身应该是无痛的,医生会确认麻醉效果满意后再开始操作。
    • 镇静麻醉(可选): 对于极度紧张或拔除复杂牙齿(如阻生智齿)的患者,可能提供笑气吸入镇静或口服镇静药物,让你处于放松、嗜睡但能配合的状态,局部麻醉仍需使用。
    • 全身麻醉(极少用于正畸拔牙): 仅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如特殊医疗需求、拔除极其复杂的牙齿且患者无法配合)才考虑。
  3. 拔牙操作:

    • 消毒铺巾: 口周消毒,铺上无菌洞巾,只暴露需要拔除的牙齿区域。
    • 分离牙龈: 用牙龈分离器分离牙齿与牙龈的附着,防止拔牙时撕裂牙龈。
    • 牙齿松动: 用牙挺(一种杠杆器械)插入牙齿与牙槽骨之间,轻轻楔入,使牙齿松动,有时也会用牙钳(拔牙钳)夹住牙齿轻轻摇动。
    • 拔除牙齿:
      • 简单拔牙: 对于位置正常、阻力小的牙齿(如前牙、松动的前磨牙),用牙钳夹住牙齿,沿着牙槽骨的方向,结合旋转、摇动、牵引等动作,将牙齿完整拔出。
      • 复杂拔牙: 对于位置不正、牙根弯曲、多根牙(如磨牙)、或与骨组织粘连紧密的牙齿:
        • 分根: 对于多根牙(如上颌第一前磨牙通常双根,磨牙更多根),可能需要用高速涡轮机或超声骨刀将牙齿分割成单根,分别拔除,以减少创伤和拔除难度。
        • 去骨: 如果牙齿被骨组织覆盖过多,可能需要去除部分覆盖的骨头(去骨术)。
        • 增隙: 用器械扩大牙槽骨间隙,为牙齿移动创造空间。
    • 清理牙槽窝: 拔除牙齿后,医生会仔细检查牙槽窝内是否有残留的牙根碎片、骨碎片、炎性组织等,并用刮匙清理干净。
    • 压迫止血: 将无菌纱布棉卷或棉球放在拔牙创口上,让你咬紧,利用压力帮助止血,有时也会使用止血海绵或明胶海绵。

📍 第三阶段:拔牙后护理与恢复

  1. 拔牙后即刻:

    • 咬棉球/纱布: 医生会让你咬紧棉球或纱布30-60分钟(具体时间遵医嘱),期间不要说话、吐口水或反复吸吮,以免破坏血凝块。
    • 冰敷: 拔牙后24小时内,可以在拔牙侧脸颊外部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 休息: 拔牙后建议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 拔牙后24-48小时:

    • 饮食: 温凉、软食为主,如粥、面条、酸奶、果泥、布丁等,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避免用吸管喝水(负压会破坏血凝块)。
    • 口腔卫生:
      • 拔牙后几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
      • 24小时后,可以非常轻柔地刷牙,但要避开拔牙区域。
      • 24小时后,可以用温盐水(一杯温水+半茶匙盐)或医生开的漱口水轻轻含漱(不要用力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 疼痛管理: 通常拔牙后会有轻微疼痛和肿胀,医生可能会开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建议服用非处方止痛药,按医嘱服用。
    • 肿胀与淤青: 拔牙后1-3天可能出现面部肿胀和轻微淤青,这是正常反应,会逐渐消退,继续冰敷有助于减轻。
  3. 拔牙后几天到几周:

    • 血凝块形成: 拔牙窝内形成的血凝块非常重要,是伤口愈合的基础,要避免触碰、吸吮、吐口水、用力漱口等破坏血凝块的行为。
    • 愈合过程: 牙龈会逐渐向拔牙窝内生长,骨组织开始缓慢重建,拔牙窝表面的牙龈通常在1-2周内愈合平整,但内部的骨愈合需要数月时间。
    • 复诊: 医生通常会安排一周后复诊,检查拔牙创口愈合情况,拆除缝线(如果缝了线),并开始或继续正畸治疗(安装矫治器)。
    • 饮食过渡: 随着伤口愈合,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用拔牙侧咀嚼过硬食物,直到医生确认。
  4. 潜在并发症(罕见但需注意):

    • 干槽症: 拔牙后3-5天,拔牙窝内的血凝块脱落或溶解,导致骨壁暴露,引起剧烈疼痛(放射至耳颞部)、口臭、味觉异常,需及时复诊,医生会进行清创、填塞药物等处理。
    • 感染: 表现为红肿热痛加剧、流脓、发热,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 邻牙损伤或下牙槽神经损伤(罕见): 专业的操作可以最大程度避免。

📍 第四阶段:继续正畸治疗

拔牙只是正畸治疗的一个步骤,目的是为牙齿移动创造空间,拔牙后:

  • 安装矫治器: 在拔牙创口初步愈合后(通常1-2周后),医生会为你安装矫治器(托槽、弓丝等)。
  • 牙齿移动: 在矫治力的作用下,牙齿会向拔牙留下的空间移动,最终达到排齐、整平、建立良好咬合和面型的目标,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通常1.5-3年不等)。
  • 定期复诊: 需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调整矫治力,监控牙齿移动进度。

矫正拔牙是一个在专业评估和充分沟通后,由口腔外科医生或正畸医生在严格无菌操作和有效麻醉下进行的安全过程。关键在于:

  1. 明确必要性: 理解为什么需要拔牙以及拔牙的预期效果。
  2. 选择专业医生: 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确保安全和效果。
  3. 严格遵循医嘱: 拔牙后的护理对愈合至关重要。
  4. 保持沟通: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及时联系医生。

虽然拔牙听起来可能让人紧张,但它是许多复杂正畸病例取得成功效果不可或缺的一环,现代麻醉技术和微创操作大大减轻了拔牙的不适感,与你的正畸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整个流程和预期,有助于你更好地配合治疗,最终获得健康、美观的牙齿和笑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