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上海2025中医保健养生政策有何新变化?

上海中医保健养生政策2025全攻略:从医保报销到社区服务,一文读懂你的健康红利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中医“治未病”理念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作为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排头兵,上海始终将中医保健养生服务融入城市公共卫生体系,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本文将为你全面梳理2025年上海中医保健养生政策的最新动态,从医保报销到社区服务,从治未病到慢病管理,带你解锁家门口的“中医健康红利”。

上海2025中医保健养生政策有何新变化?-图1

政策核心:构建“全链条”中医保健服务体系

上海中医保健养生政策的核心,是围绕“预防-治疗-康复”全生命周期,构建“基层为重点、中西医协同、多元参与”的服务网络,2025年,上海市卫健委、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中医药融入所有健康政策”,重点推进三大工程:

“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

将中医体质辨识、养生指导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定制化”中医健康干预,社区医院将免费为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如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等9种体质),并根据结果推荐食疗、穴位按摩、八段锦等非药物疗法。

“社区中医服务提升”工程

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医医师,推广“中医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居民可优先享受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以及中药代煎、配送等延伸服务,2025年,上海还将新增50个“示范中医馆”,重点打造“中医特色诊区”,配备智能脉诊仪、中医体质辨识仪等现代化设备。

“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

通过“中医养生大讲堂”“社区中医体验日”等活动,普及中医药文化,2025年,上海将在16个区开展“中医养生知识进万家”系列活动,邀请国医大师、名老中医走进社区、园区、学校,讲解节气养生、情志调理等实用知识,市民可通过“健康云”平台免费预约参与。

医保支持:中医服务报销再升级,省钱又省心

“看中医贵不贵?”这是许多市民关心的问题,上海通过持续优化医保政策,让中医服务“用得上、报得了、报得多”,2025年,上海医保对中医保健养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中医门诊报销比例提高

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中医项目(针灸、推拿、拔罐等)报销比例从85%提高至90%;二级中医医院报销比例从75%提高至80%;三级中医医院报销比例从70%提高至75。
居民医保参保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项目报销比例从75%提高至80%,二级医院从65%提高至70%,三级医院从60%提高至65%。

中药饮片报销范围扩大

将更多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如枸杞、菊花、黄芪等药食同源品种)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报销比例与西药一致,且不设起付线,参保人员开具含中药饮片的处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药,可报销90%,个人仅需承担10%。

“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

针对针灸、推拿等需要连续治疗的中医项目,上海试点“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患者无需住院,在门诊完成治疗后即可按住院标准报销,大大减轻了时间和经济负担,2025年,上海将在20家中医医院推广“中医日间病房”模式,覆盖针灸、康复理疗等10个中医优势病种。

社区服务:“15分钟中医养生圈”触手可及

“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上海正全力构建“15分钟中医养生服务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中医服务,2025年,这一服务网络已实现全市覆盖,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社区中医“一站式”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中医全科诊室”“针灸推拿科”“康复理疗科”等,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服务,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社区医生可采用“针灸+推拿+牵引”综合疗法,配合中药外敷,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家庭医生+中医师”签约服务

市民签约家庭医生后,可免费享受“1+1+1”服务(1家家庭医生团队+1家区级中医医院+1家市级中医医院),中医师会定期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针灸、穴位按摩等服务,并为签约居民建立“中医健康档案”,跟踪记录体质变化和养生效果。

“中医养生角”进社区

在部分试点社区,居委会设置了“中医养生角”,配备智能中医体质辨识仪、艾灸盒、刮痧板等设备,居民可免费使用,并有社区中医师现场指导,长宁区某社区“中医养生角”每周三开放“艾灸体验日”,居民可免费体验关元穴、足三里等保健穴位的艾灸,帮助改善寒性体质。

特殊群体: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的中医专属福利

上海针对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推出多项中医保健专属政策,让“老有所养、幼有所护、病有所医”更有中医温度。

老年人中医“延龄计划”

为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中医健康服务,包括每年1次中医体质辨识、1次中医养生指导,以及免费针灸、推拿等3次中医适宜技术治疗,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年患者,社区中医师会开具“中药代茶饮”,如菊花茶清肝明目、山楂茶消食化积,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儿童中医“助长计划”

针对0-6岁儿童,推出中医“助长服务”,包括小儿推拿(改善消化不良、夜啼)、捏脊(增强免疫力)、中药贴敷(防治感冒、咳嗽)等,2025年,上海将在1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儿童中医健康门诊”,家长可通过“健康云”预约,享受儿童中医体质辨识和个性化调理方案。

慢性病中医“全程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实施“中医全程管理”服务,社区中医师会结合患者体质,制定“饮食+运动+情志+中药”综合调理方案,针对痰湿质高血压患者,推荐薏仁山药粥食疗,配合丰隆穴、足三里按摩,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改善血脂。

如何享受?上海中医保健服务“办理指南”

许多市民可能会问:“这些中医服务怎么申请?去哪里享受?”别担心,这份“办理指南”帮你轻松搞定:

中医体质辨识:社区医院免费做

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到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即可预约,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结合智能设备,给出你的体质报告和养生建议。

中医医保报销:直接结算不用跑

在中医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主动出示医保卡,医生开具中医处方后,可直接在收费窗口结算报销,无需额外申请。

家庭医生签约:社区中心或线上签

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室”签约;也可通过“健康云”APP或微信小程序,选择“中医师”签约,线上享受健康咨询和预约服务。

中医养生活动:关注“健康上海”公众号

上海市卫健委“健康上海”公众号会定期发布“中医养生大讲堂”“社区中医体验日”等活动信息,市民可在线预约报名,免费参与。

未来展望:中医保健养生将更智能、更普惠

展望未来,上海中医保健养生政策将朝着“智能化、个性化、普惠化”方向发展,2025年,上海将重点推进“中医+互联网”服务,上线“中医智能诊疗平台”,市民可通过手机进行在线问诊、中药配送、养生知识学习;将中医养生服务纳入“上海健康云”市民健康管理平台,实现“中医健康档案-体检数据-诊疗记录”互联互通,为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医健康管理。

中医保健养生,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一种“治未病”的健康生活方式,上海通过一系列暖心政策,让中医服务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市民健康的“守护者”,如果你也想体验中医的魅力,不妨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免费体质辨识开始,或关注一场“中医养生大讲堂”,解锁属于自己的“中医健康密码”,让我们一起,在中医智慧中感受健康生活的美好!
以上海市卫健委、医保局2025年最新发布文件为准,具体服务请以各医疗机构实际提供为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