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核心目的与价值
-
评估牙齿与颌骨关系:

- 覆盖/反覆盖: 观察上前牙相对于下前牙的唇舌向位置关系,覆盖过大(龅牙)或反覆盖(地包天)在侧面照上非常明显。
- 深覆合/深覆盖: 评估垂直向关系,即上前牙覆盖下前牙的程度(垂直向)。
- 上下颌骨位置关系: 判断是否存在上下颌骨发育不协调(如下巴后缩、小下巴、上颌前突等)。
- 中线位置: 观察上下颌中线是否一致。
-
观察面部软组织变化:
- 唇部突度与位置: 矫正前可能存在的“凸嘴”在矫正后是否改善,嘴唇在放松状态和自然微笑状态下的位置变化。
- 颏部(下巴)轮廓: 矫正后下巴的形态和位置是否更协调(尤其是在解决深覆盖或下颌后缩时)。
- 鼻唇颏关系: 评估鼻子、嘴唇、下巴在侧面形成的协调性(E线)。
- 面下1/3高度: 观察矫正后面部下三分之一的高度变化(有时与拔牙或打开咬合有关)。
- 颊部饱满度: 对于拔牙矫正的患者,有时会关注颊部(脸颊)是否显得凹陷。
-
治疗效果对比:
- 最直观的证据: 治疗前后的侧面照对比是展示正畸效果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方式之一。
- 追踪进展: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拍摄侧面照,可以追踪牙齿移动和面部变化的阶段性进展。
- 验证目标达成: 判断最终结果是否达到了治疗计划中设定的目标。
-
医患沟通:
- 帮助医生向患者解释存在的问题、治疗方案以及预期效果。
- 患者能更直观地理解自己的问题以及矫正带来的改变。
📷 二、 标准拍摄要求(通常由正畸诊所拍摄)
为了确保照片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正畸诊所拍摄的标准侧面照通常有严格的要求:
-
头部姿势:
- Frankfort平面水平: 这是国际通用的标准,要求患者的眶下缘(眼眶最下缘)和耳屏上缘(耳朵前上方的小骨性突起)的连线(Frankfort平面)与地面平行,这能确保头部处于自然、可重复的位置。
- 自然头位: 在Frankfort平面水平的基础上,让患者放松颈部肌肉,保持一个最自然、最不费力的头部姿势,避免刻意抬头或低头。
-
视线方向:
患者平视前方,视线与地面平行(与Frankfort平面水平一致)。
-
嘴唇状态:
- 放松位: 拍摄时要求患者嘴唇自然放松,不要用力抿嘴或撅嘴,这能反映最真实的软组织状态。
- 自然微笑位: 有时会单独拍摄自然微笑时的侧面照,观察微笑时嘴唇的形态和牙齿的暴露情况(微笑线)。
-
相机位置:
- 摄影师位于患者正侧方(90度角)。
- 相机镜头中心对准患者的耳屏点(耳屏上缘)。
- 相机高度与Frankfort平面水平一致。
- 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广角畸变。
-
光线:
使用柔和、均匀的光线,避免强光或阴影影响面部轮廓和牙齿的观察,通常在诊所内使用专业的环形闪光灯或柔光箱。
📸 三、 患者自己拍摄侧面照的注意事项(非专业但可参考)
如果你想自己拍摄一些侧面照用于参考或与医生沟通,可以尽量模仿上述标准:
- 寻找参照物: 背靠一面白墙,确保背景干净。
- 调整姿势:
- 坐直或站直,放松肩膀。
- 用手机水平仪或目测,确保眼睛(或眼眶下缘)和耳朵(或耳屏上缘)的连线大致水平(Frankfort平面)。
- 保持头部正直,不要歪头。
- 平视前方(可以盯着墙上一个与眼睛等高的点)。
- 嘴唇状态: 拍摄放松位照片时,嘴唇自然闭合,不要用力,如果要拍微笑,自然微笑即可。
- 拍摄角度:
- 站在患者正侧方,确保相机镜头中心对准耳朵附近。
- 保持相机与头部的高度一致(大概在耳朵的高度)。
- 保持一定距离(至少1米以上),避免手机镜头太广导致面部变形。
- 光线: 尽量在光线充足、均匀的地方拍摄,避免背光或侧光过强,阴天或室内窗边自然光通常效果较好。
- 多拍几张: 可以尝试轻微调整头部角度(但保持基本水平),选择最自然、清晰的一张。
📌 四、 矫正侧面照能展示的典型变化(对比)
- 改善“凸嘴”: 上前牙唇倾或上颌骨前突导致的嘴唇前突,矫正后牙齿内收,嘴唇可能变得较平直或内收,侧面轮廓更柔和。
- 改善“地包天”: 下前牙位于上前牙唇侧的反覆盖,矫正后建立正常的覆盖关系,下巴可能显得不那么突出或后缩,侧面轮廓更协调。
- 改善“深覆合”: 上前牙过度覆盖下前牙,矫正后打开咬合,侧面看上下前牙的垂直关系改善,下颌可能显得更舒展。
- 改善下巴后缩: 通过内收上前牙或轻微前移下前牙/下颌骨,下巴在视觉上可能更前突,侧面轮廓更立体。
- 改善微笑: 矫正后牙齿排列整齐,微笑时牙龈暴露减少,侧面看微笑弧线更自然流畅。
- 调整面下1/3高度: 对于开合或深覆合病例,矫正后可能改变面下1/3的高度,使面部比例更协调。
⚠ 五、 重要提醒
- 专业诊断: 侧面照只是正畸诊断的一部分,必须结合口内照、全景片、头颅侧位片(X光)等进行综合分析,头颅侧位片能提供骨骼和牙齿硬组织的精确测量数据。
- 个体差异: 矫正效果因人而异,取决于原始问题、骨骼条件、治疗方案、患者配合度等多种因素,并非所有“凸嘴”或“地包天”都能通过正畸完美解决,严重的骨性问题可能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拔牙影响: 拔牙矫正(尤其是拔除前磨牙)有时会带来面部软组织的变化,如颊部凹陷、鼻唇沟加深等,但通常是为了获得稳定和协调的咬合关系,医生会在治疗前充分沟通利弊。
- 隐私保护: 如果你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矫正侧面照,请务必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可以适当遮挡面部特征(如眼睛、耳朵),尤其是未成年人。
矫正牙齿侧面照是正畸诊疗中不可或缺的“视觉日记”,它清晰地记录了牙齿移动如何影响面部轮廓和笑容,无论是医生用于专业评估,还是患者用于了解变化和分享历程,一张标准的侧面照都能提供极其宝贵的信息,如果你正在考虑或正在进行矫正,记得定期拍摄和对比这些照片,见证自己一步步走向更自信的笑容!如果有具体的疑问或想分享你的矫正经历,随时可以继续交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