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牙齿矫正拔牙过程疼不疼?最新流程大公开!

牙齿矫正拔牙是一个在正畸治疗中常见且重要的步骤,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的间隙,解决牙齿拥挤、前突(龅牙)、咬合问题等,整个过程通常由专业的口腔外科医生或正畸医生在正畸医生的计划指导下完成。

2025牙齿矫正拔牙过程疼不疼?最新流程大公开!-图1

以下是牙齿矫正拔牙过程的详细步骤和要点:

📍 一、 术前评估与决策 (最关键的一步)

  1. 正畸诊断与计划制定:
    • 正畸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
      • 口腔检查: 检查牙齿排列、咬合关系、牙弓形态、颌骨发育情况。
      • X光片: 全口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用于分析骨骼关系)、根尖片(评估牙齿健康)。
      • 牙模型: 制作上下颌的牙齿模型,用于测量、分析和方案设计。
      • 口内/口外照片: 记录初始状态。
    • 基于这些资料,正畸医生会分析:
      • 牙齿拥挤度: 需要多少空间才能将牙齿排齐?
      • 牙弓突度: 牙齿是否前突?需要内收多少?
      • 咬合问题: 是否存在深覆合、深覆盖、反颌(地包天)、开颌等?
      • 骨骼因素: 上下颌骨关系是否协调?是否需要配合正颌手术?
      • 面部美学: 拔牙方案是否有助于改善侧貌和笑容美观?
    • 决定是否拔牙及拔哪几颗: 这是核心决策,医生会权衡利弊,通常优先考虑拔除:
      • 第一前磨牙(通常为上下颌左右各一颗,共4颗): 这是最常见的拔牙选择,位置适中,拔除后能提供较均匀的间隙,对邻牙影响相对较小,且对咀嚼功能影响最小。
      • 第二前磨牙(较少见): 有时也会选择。
      • 其他牙齿(如智齿、严重龋坏/无保留价值的牙齿): 这些情况通常不是为矫正目的主动拔除,而是作为附加处理。
    • 制定拔牙时机计划:
      • 一次性拔除: 在矫正开始前或初期一次性拔除所有计划拔除的牙齿,优点是空间利用更直接、高效;缺点是初期可能感觉更空旷,适应期稍长。
      • 分期拔除: 根据矫正进展分阶段拔除(先拔除一侧,待该侧排齐后再拔除另一侧),优点是初期适应可能更好,但空间利用可能不如一次性拔除直接。

📍 二、 拔牙前准备

  1. 详细沟通: 医生会向患者(及家长,如果是未成年人)详细解释拔牙的必要性、拔哪几颗牙、拔牙时机、预期效果、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患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术前检查: 确认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出血性疾病等,是否服用抗凝药物等),评估拔牙风险,可能需要做血常规等检查。
  3. 口腔卫生宣教: 强调拔牙前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性。
  4. 预约时间: 安排具体的拔牙时间。

📍 三、 拔牙过程 (通常在诊椅上完成,复杂情况可能在手术室)

  1. 麻醉:
    • 局部麻醉: 这是最常用的方式,医生会在拔牙区域注射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阿替卡因等),注射时会有轻微刺痛感,麻醉起效后(通常几分钟内),拔牙区域会完全失去知觉,整个过程不会感到疼痛,医生会确认麻醉效果。
    • 镇静/全身麻醉: 对于极度紧张恐惧的患者、儿童、或拔除复杂阻生智齿等情况,可能采用笑气镇静或全身麻醉,这需要在专门的手术室进行。
  2. 消毒铺巾: 对口腔进行消毒,铺上无菌洞巾,隔离手术区域。
  3. 拔牙操作:
    • 分离牙龈: 用牙龈分离器或探针分离牙龈与牙齿的附着,防止撕裂牙龈。
    • 挺松牙齿: 用牙挺插入牙齿与牙槽骨之间,轻轻楔入,利用杠杆原理将牙齿从牙槽窝中挺松、抬高,对于稳固的牙齿,这是关键步骤。
    • 拔除牙齿:
      • 使用牙钳: 对于已经松动的牙齿,用牙钳夹住牙冠,沿牙齿长轴方向或一定的旋转角度,持续、稳定、轻柔地用力,将牙齿完整拔出。
      • 分根拔除: 对于根分叉大或形态复杂的牙齿(如下颌第一磨牙),可能需要将其分割成几部分,分别拔出,以减少创伤。
      • 增隙: 对于特别紧密的牙齿,可能需要用钻头磨除少量牙根周围或牙槽骨,创造空间,便于拔除。
    • 清理牙槽窝: 拔牙后,医生会仔细检查牙槽窝,确保没有残留的牙根碎片、骨碎片或炎性组织,用刮匙搔刮牙槽窝,清除肉芽组织,促进愈合,生理盐水冲洗。
  4. 止血:
    • 压迫止血: 让患者咬紧消毒的棉球或纱布卷,压迫拔牙创口30-40分钟,唾液中带少量血丝是正常的。
    • 缝合: 在矫正拔牙中,缝合非常常见且重要。 医生通常会用可吸收缝线(如羊肠线、PGA线)缝合牙龈创口,缝合可以:
      • 减少出血。
      • 保护拔牙创口。
      • 防止牙龈过度收缩,为后续的牙齿移动提供更好的空间引导。
      • 促进愈合。
  5. 术后医嘱: 医生会详细告知术后注意事项(见下文)。

📍 四、 术后护理 (至关重要,影响恢复和矫正效果)

  1. 咬棉球/纱布: 按医生指示,咬紧棉球或纱布卷30-40分钟(期间不要说话、吐口水或频繁更换),时间过短易出血,过长可能影响愈合。
  2. 止血: 术后24小时内唾液中带少量血丝是正常的,如果出血明显增多(鲜红色血液不断涌出),不要惊慌,取下棉球,用新的棉球用力咬住30分钟,冷敷下巴外侧,如果仍无法止血,立即联系医生。
  3. 冰敷: 术后24小时内,用冰袋(包裹毛巾)在拔牙区域对应的面颊外侧间断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0-15分钟),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4. 饮食:
    • 术后2小时内: 避免进食,麻药未消退易咬伤。
    • 术后24小时内: 温凉、软烂的食物为主(如粥、面条、酸奶、果泥、布丁、蒸蛋羹),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用患侧咀嚼。
    • 术后几天: 逐渐过渡到正常软食,避免用患侧咀嚼过硬食物(如坚果、硬糖、骨头)。
    • 避免: 吸管(负压易导致血凝块脱落)、吸烟(影响愈合)。
  5. 口腔卫生:
    • 术后24小时内: 避免刷牙漱口,以免冲掉血凝块。
    • 术后24小时后: 轻柔刷牙,避开拔牙区域,可以开始用温盐水(一杯温水+半茶匙盐)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轻轻含漱(不要用力鼓漱),保持口腔清洁,但不要直接冲洗拔牙创
    • 后续: 正常刷牙,但拔牙区域附近要特别轻柔,使用牙线时避开拔牙区域。
  6. 药物:
    • 止痛药: 如果医生开了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按说明书或医嘱服用,麻药消退后若有疼痛,可服用。
    • 抗生素: 通常常规不需要,如有感染风险或医生特别指示,才需服用。
  7. 休息: 术后1-2天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休息。
  8. 肿胀与疼痛: 术后1-2天出现面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是正常的,通常在3-5天内逐渐消退,冰敷有助于缓解。
  9. 拆线: 如果使用的是不可吸收缝线,医生会在术后7-10天安排拆线,可吸收缝线无需拆线,会自行脱落。
  10. 复诊: 严格按照正畸医生的安排复诊,开始或继续进行牙齿矫正治疗,拔牙后形成的间隙会在后续的矫正过程中被关闭。

📍 五、 与矫正治疗的衔接

  • 拔牙后,正畸医生会利用获得的间隙,通过佩戴矫治器(托槽、弓丝、隐形牙套等),按照预定计划移动牙齿:
    • 排齐拥挤的牙齿。
    • 关闭拔牙间隙(将后牙前移,前牙后移)。
    • 调整咬合关系。
    • 改善面型(如改善"龅牙")。
  • 整个矫正过程通常需要1.5-3年不等,期间需要定期复诊调整。

📍 重要提示

  • 专业团队: 拔牙和矫正治疗都需要由专业的口腔外科医生/正畸医生进行,不要在非正规机构进行。
  • 充分沟通: 术前务必与医生充分沟通,理解拔牙的必要性、方案、风险和预期效果。
  • 遵医嘱: 术后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务必严格遵守医嘱。
  •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拔牙方案、过程和恢复时间会有差异。
  • 微创技术: 现代拔牙技术(如微创拔牙)尽可能减少创伤,减轻术后不适。

牙齿矫正拔牙是一个在专业评估下,为了最终达到美观、健康、稳定的咬合和面型而采取的必要手段,整个过程包括严谨的术前计划、微创安全的拔牙操作以及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正畸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石。 如果你对拔牙有任何疑虑,一定要和你的正畸医生深入讨论,了解所有细节,才能更安心地踏上矫正之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