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后刚戴牙冠觉得高咋办?

种植牙后觉得“好高”,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困扰,别担心,通常是可以解决的,这种“高”的感觉可能源于几个方面:

种植牙后刚戴牙冠觉得高咋办?-图1

🦷 可能的原因

  1. 暂时性牙龈肿胀(最常见):

    • 种植手术后,牙龈组织需要时间恢复和消肿,在手术后的几天到一两周内,牙龈可能会肿胀,使得种植牙(尤其是牙冠部分)看起来比旁边的自然牙高一些,或者感觉咬合时“高”出来。
    • 特点: 通常随着时间推移(几天到一两周),肿胀消退后,这种感觉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2. 咬合干扰/咬合高点:

    • 这是最需要关注的原因之一。 在制作和安装牙冠的过程中,如果医生没有精确调整好种植牙与对颌牙(上牙或下牙)以及与邻牙(旁边的牙)的接触关系,就可能导致种植牙在咬合时成为一个“高点”。
    • 特点: 这种“高”的感觉是持续的,不会随时间消失,当你咬紧牙齿时,会感觉只有这颗种植牙最先接触,或者感觉特别紧、特别用力,甚至可能导致疼痛、酸胀感、头痛或颞下颌关节不适。
  3. 牙冠制作误差:

    牙冠(人工牙冠)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模型取模不准确、技师制作有偏差,或者医生在试戴时判断失误,可能导致牙冠本身的高度或形态与理想状态有差异,使其显得比自然牙高。

  4. 牙龈萎缩(相对少见):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种植体周围的牙龈组织在愈合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的萎缩,可能会导致种植体颈部或基台暴露,从视觉上看,种植牙的“高度”显得比周围牙龈高(但这更多是“暴露”而非“咬合高”)。

  5. 对颌牙伸长(较少见):

    如果对颌的牙齿(上牙或下牙)因为缺失了很长时间而伸长了,那么即使种植牙高度正常,也可能感觉它被“挤”得高了,或者需要磨改对颌牙才能建立正常咬合。

📍 你应该怎么做?

  1. 及时联系你的种植医生: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要自行忍耐或等待,将你的感受(“觉得好高”、“咬合时感觉最先碰到”、“有点紧/酸胀”)清楚地告诉医生。
  2. 预约复诊检查: 医生需要亲自检查:
    • 牙龈状态: 评估是否有肿胀。
    • 咬合关系: 这是核心!医生会让你做各种咬合动作(轻咬、紧咬、前伸、侧向),用咬合纸或咬合指示剂精确找出那个“高点”在哪里,这是判断是否是咬合干扰的关键。
    • 牙冠形态: 检查牙冠本身的高度、邻接关系(是否与邻牙紧密贴合)等。
    • X光片(如果需要): 排除种植体本身的问题(虽然咬合高通常不是种植体问题)。
  3. 根据医生诊断处理:
    • 如果是暂时性肿胀: 医生会建议你观察几天,注意口腔卫生,可能开一些消炎药或漱口水,通常肿胀消退后感觉就会改善。
    • 如果是咬合干扰/咬合高点: 这是最需要处理的情况。
      • 简单调整: 医生可以在诊室里,用专门的咬合调整工具(如高速手机、低速手机、咬砂纸等)精确地磨除牙冠上那个高点,这个过程通常很快,磨除一点后再次让你咬合测试,直到感觉舒适、所有牙齿均匀接触为止,这是最常见且有效的解决方法。
      • 复杂情况: 如果调整困难或反复出现,或者牙冠本身制作有较大偏差,医生可能会建议:
        • 取模重做牙冠: 重新制作一个更精确的牙冠。
        • 调整对颌牙: 如果对颌牙伸长明显,可能需要先磨改对颌牙或进行其他修复。
    • 如果是牙龈萎缩或其他问题: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可能涉及牙周治疗或更复杂的修复方案。

⚠️ 重要提醒

  • 不要忽视咬合高点: 长期存在咬合干扰会对种植体、对颌牙、颞下颌关节(耳朵前面)以及整个咀嚼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种植体松动或失败。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 耐心与沟通: 如果是术后肿胀,需要一点时间恢复,如果是咬合问题,复诊时和医生充分沟通你的感受,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定位问题。
  • 记录感受: 在复诊前,可以简单记录下什么时候感觉最“高”、什么动作(如咬紧、前伸)时最明显、是否有疼痛等,方便医生了解情况。

种植牙后觉得“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术后暂时性牙龈肿胀或咬合干扰。无论哪种情况,最正确的做法都是尽快联系你的种植医生并预约复诊检查。 医生会通过专业检查判断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通常是简单的咬合调整),不要自行判断或忍耐,及时处理能确保种植牙的功能和长期健康,放心,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高”的感觉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