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骨劈开技术如何?安全性与效果怎样?

“种植牙骨劈开”是一种在牙槽骨宽度不足时进行种植牙手术的骨增量技术,它的核心原理是在牙槽骨嵴顶(牙槽骨最突出的部分)制造一个裂缝,然后通过特定的器械撑开这个裂缝,从而在局部创造出一个足够宽度的空间,以便植入种植体。

种植牙骨劈开技术如何?安全性与效果怎样?-图1

为什么需要骨劈开?

种植牙成功的关键之一是种植体周围有足够的骨量来支撑和稳定它,当牙槽骨因为缺牙时间过长、牙周病、外伤或先天发育等原因导致宽度不足时,直接植入种植体可能会导致:

  1. 种植体穿出骨壁: 种植体无法完全被骨组织包裹,容易松动或失败。
  2. 骨壁过薄: 种植体周围骨壁太薄,长期受力可能导致骨吸收,最终影响种植体稳定性和寿命。
  3. 无法植入足够直径的种植体: 种植体直径过小,承受咀嚼力的能力下降。

骨劈开技术就是为了避免植骨,利用患者自身的骨组织(通过撑开产生的新骨空间)来解决宽度不足的问题。

骨劈开手术的主要步骤(简化版)

  1. 麻醉: 局部麻醉确保手术区域无痛。
  2. 切口与翻瓣: 在缺牙区域的牙龈上做切口,翻开牙龈瓣,暴露下方的牙槽骨。
  3. 骨劈开:
    • 医生使用专用的骨凿或超声骨刀,在牙槽骨嵴顶(通常是颊舌向,即从牙齿外侧到内侧的方向)精确地制造一个裂缝,这个深度通常控制在牙槽骨高度的1/3到1/2左右。
    • 使用骨撑开器(通常是楔形器械)或种植体本身缓慢、轻柔地撑开这个裂缝,这个过程会压迫和压缩裂缝两侧的骨皮质(骨的致密外层),同时刺激裂缝内形成新生的骨组织
  4. 种植体植入: 在撑开的骨缝中,植入种植体,种植体直径通常比原始骨缝宽度稍大,以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
  5. 植骨(可选): 有时医生会在撑开的缝隙内填入少量骨移植材料(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以加速新骨形成或提供额外支撑。
  6. 缝合: 将牙龈瓣复位并缝合,关闭伤口。

骨劈开的适应症

  • 牙槽骨宽度严重不足(lt;5mm): 特别是当牙槽骨高度尚可时。
  • 前牙区美学区: 对前牙区的骨量要求较高,骨劈开能提供更好的美学基础。
  • 后牙区: 当后牙区宽度有限但高度足够时。
  • 上颌窦底提升术后: 有时在上颌窦内提升后,骨高度增加但宽度仍不足,可考虑骨劈开。
  • 避免复杂的植骨手术: 对于一些特定病例,骨劈开比引导骨再生等植骨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

骨劈开的优点

  • 避免或减少植骨: 利用自身骨组织,避免了额外的植骨材料来源(如自体骨取骨的二次创伤)或昂贵的异体骨/人工骨。
  • 缩短手术时间: 通常比复杂的GBR手术时间短。
  • 减少创伤: 相对于取自体骨(如下颌骨颏部或上颌结节),创伤较小。
  • 良好的初期稳定性: 撑开的骨组织能提供较好的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 促进新骨形成: 撑开产生的微骨折和压力刺激,能诱导骨细胞活跃,促进新骨在缝隙内形成。

骨劈开的缺点和风险

  • 技术要求高: 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
    • 骨裂开过大或骨折: 导致手术失败或需要额外处理。
    • 神经血管损伤: 主要在下颌后牙区,有损伤下牙槽神经的风险(可能导致下唇麻木)。
    • 黏膜穿孔: 撑开时力量过大可能导致牙龈或上颌窦黏膜穿孔。
  • 术后反应较大: 由于涉及骨的压缩和微骨折,术后肿胀、疼痛可能比常规种植更明显。
  • 愈合时间可能延长: 新骨形成需要时间,通常需要3-6个月的愈合期才能完成负重(安装牙冠)。
  • 成功率并非100%: 和所有手术一样,存在失败风险,如感染、种植体周围炎、骨吸收等。
  • 对骨质量要求较高: 骨劈开在致密的骨皮质上操作相对困难,在骨质疏松的骨中则更容易发生骨折,骨密度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增加难度和风险。

术后恢复

  • 术后几天内会有肿胀、疼痛、淤青,按医嘱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冰敷可帮助减轻肿胀。
  • 保持口腔卫生,但需避免手术区域直接刷洗。
  • 饮食需注意,术后初期吃软食,避免用手术侧咀嚼。
  • 按医嘱复诊拆线、复查。
  • 完全骨结合(种植体与骨头长牢)通常需要3-6个月或更长时间。

种植牙骨劈开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解决牙槽骨宽度不足的有效技术,它通过微创方式利用自身骨组织创造种植空间,避免了植骨,具有创伤相对较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该技术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可能,是否适合进行骨劈开,需要经验丰富的种植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口腔条件(骨宽度、高度、密度、位置、全身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方案设计,如果你被告知需要骨劈开,务必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其必要性、具体方案、预期效果和潜在风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