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手术中使用的扭力(也称为植入扭矩或初期稳定性扭矩)没有一个固定的、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单一数值,它是一个高度依赖多种因素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由种植医生在手术中实时评估和决定。

以下是影响种植牙扭力选择的关键因素:
-
种植体品牌和型号:
- 不同的种植系统(如Nobel Biocare, Straumann, ITI, Osstem, Dentis等)甚至同一品牌下的不同系列(如宽颈、窄颈、锥形、柱状等),其设计、螺纹形态、表面处理都不同。
- 厂家指南是首要依据: 每个种植系统都有其官方推荐的植入扭矩范围,医生必须严格遵循该种植体生产商提供的技术手册和临床指南,这是保证种植体长期成功的基础。
-
骨质条件:
- 这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颌骨的密度和结构直接影响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和所需的植入扭矩。
- D1型骨(致密皮质骨): 骨质坚硬,螺纹咬合好,通常需要较高的扭矩(35-50 Ncm 或更高)才能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但过高扭矩可能导致骨裂或种植体颈部骨吸收。
- D2型骨(厚皮质骨+致密松质骨): 最理想的骨质,扭矩范围通常在 30-45 Ncm 左右。
- D3型骨(薄皮质骨+致密松质骨): 骨质相对疏松,需要适中的扭矩(20-35 Ncm),过高的扭矩容易导致种植体在松质骨中过度旋入或造成骨创伤。
- D4型骨(极薄的皮质骨+非常疏松的松质骨): 骨质最差,扭矩要求非常低(可能低于 20 Ncm,甚至更低),首要目标是避免骨裂和过度创伤,获得可接受的初期稳定性即可,有时需要辅助手段(如骨增量、选择更宽的种植体、选择锥形设计等)。
-
手术阶段:
- 种植体植入阶段: 这是讨论扭矩的核心阶段,目标是获得足够的初期稳定性,这是种植体成功骨结合的关键前提,扭矩值主要针对这个阶段。
- 基台连接阶段: 连接基台时使用的扭矩通常远低于植入扭矩(10-30 Ncm),目的是确保基台与种植体之间紧密、无微动地连接,防止微漏和细菌入侵,同时避免损坏种植体内部结构,这个扭矩值同样需要遵循种植体厂家的基台连接指南。
-
种植体尺寸:
- 直径: 相同长度下,直径越大的种植体,与骨接触的面积越大,通常能承受更高的植入扭矩。
- 长度: 长度较长的种植体(在骨量允许的情况下)通常能提供更好的初期稳定性和更高的扭矩潜力。
-
手术器械和医生经验:
- 使用精确校准的扭力扳手至关重要,确保施加的扭矩值准确。
- 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对骨质、阻力变化的判断力也非常重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能通过手感、声音和器械反馈来感知最佳植入深度和扭矩点。
常见的植入扭矩范围参考(仅为一般性概述,具体必须以厂家指南为准):
- 理想骨质(D2型): 通常在 30-45 Ncm 范围内。
- 较好骨质(D1/D3型): 可能分别在 35-50 Ncm 和 20-35 Ncm 范围内。
- 较差骨质(D4型): 可能 < 20 Ncm,甚至更低,或需要特殊处理。
- 某些特定设计或特殊骨质条件下: 可能在 15-25 Ncm 或 > 50 Ncm 的范围内。
核心原则:
- 遵循厂家指南: 这是不可妥协的第一原则。
- 追求初期稳定性: 在安全范围内(避免骨裂、种植体过度旋入或折断),尽可能获得足够高的植入扭矩(通常建议 > 20-30 Ncm 作为获得良好初期稳定性的一个常见阈值,但这不是绝对标准,尤其对于D4骨),过低的扭矩(如 < 10 Ncm)可能预示着初期稳定性不足,需要谨慎评估或采取补救措施(如选择更长/更粗的种植体、骨增量、暂时负载等)。
- 个体化评估: 医生必须在手术中根据实时反馈(手感、声音、阻力变化)和影像学评估(CBCT等),结合骨质、尺寸等因素,做出最终判断。
- 安全第一: 避免因追求过高扭矩而造成骨裂或种植体损伤。
种植牙手术中使用的扭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参数,其数值由种植体品牌型号、骨质条件、种植体尺寸、手术阶段共同决定,并必须严格遵循该种植体生产商的官方推荐范围,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基于具体情况的个体化选择,作为患者,您需要信任您的种植医生,他们会在手术中根据专业知识和实时反馈,选择最安全、最有利于您种植体长期成功的扭矩值,如果您对手术细节有疑问,可以直接与您的医生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