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会移动吗?使用中会松动吗?术后如何保障稳固不移动?

种植牙会移动吗?真相来了!医生:这3种情况要警惕,避免“白花钱”

“种植牙是不是像假牙一样,用久了会松动、移动?”
“刚做完种植牙,能啃苹果吗?会不会把种好的牙‘啃歪’?”

后台经常收到关于种植牙稳定性的问题,作为深耕口腔领域10年的种植科医生,今天一次性说清楚:正常情况下,种植牙不会移动——它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核心优势就是稳固耐用,但凡事有例外,3种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松动,甚至“白花钱”,看完这篇,让你明明白白种牙,安安心心吃饭。

种植牙会移动吗?使用中会松动吗?术后如何保障稳固不移动?-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搞懂:种植牙为什么“不会轻易移动”?

想弄懂会不会移动,得先知道种植牙的“结构”,它不是简单地在牙槽骨上“镶个牙”,而是分为三部分:

  • 种植体:相当于“人工牙根”,是纯钛或钛合金材质,生物相容性极好,植入牙槽骨后,会和骨头长在一起(医学上叫“骨结合”)。
  • 基台: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桥梁”,负责传递咬合力。
  • 牙冠:我们能看到的部分,外观和功能都像真牙。

关键点在于“骨结合”:种植体植入后,骨头细胞会“爬”到种植体表面,牢牢把它“锁住”,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6个月(骨头条件差的可能更久),一旦结合成功,种植体的稳固性甚至超过自然牙——自然牙靠牙周膜固定,而种植牙是“长”在骨头里的,能承受正常咀嚼力(比如啃苹果、吃坚果)。

据《口腔种植学杂志》数据,规范的种植牙5年成功率超95%,10年成功率超90%,松动”属于罕见并发症(发生率<5%),只要你选对医院、做好护理,种植牙基本不会“移动”。

警惕!这3种情况可能导致种植牙“松动”

虽然概率低,但确实有人遇到过种植牙松动、甚至“晃动”的情况,医生提醒,多半是这3个原因没做好:

种植牙会移动吗?使用中会松动吗?术后如何保障稳固不移动?-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情况1:骨结合失败——种植牙没“长牢”骨头里

这是种植牙松动的最根本原因,简单说就是“种植体和骨头没结合上”。

为什么会发生?

  • 自身条件差:比如严重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会影响骨细胞生长)、骨质疏松(骨密度低,结合力不足)、长期吸烟(尼古丁会抑制骨结合,吸烟者失败率是不吸烟者的2-3倍)。
  • 医生技术问题:种植体植入位置、角度不当,损伤了骨头或神经;或者手术中高温导致骨头坏死(比如转速太快、没有充分冷却)。
  • 术后感染:比如术后没做好口腔卫生,导致种植体周围发炎,炎症会破坏骨头,让种植体“浮起来”。

信号:种植牙术后几个月,一直没消肿,或者吃东西时感觉“晃得厉害”,甚至咬不动东西。

情况2:外力“硬刚”——超出种植牙的承受范围

种植牙虽然坚固,但不是“金刚不坏之体”,如果受到过大、过猛的外力,也可能松动。

种植牙会移动吗?使用中会松动吗?术后如何保障稳固不移动?-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常见“作死”行为

  • 刚种完牙(骨结合期)就啃骨头、咬螃蟹壳、开酒瓶(种植体和骨头还没长牢,直接“晃松”)。
  • 意外撞击:比如摔倒、运动时磕到脸,或者被硬物砸到种植牙区域。
  • 咬合创伤:比如对颌牙过长,导致种植牙长期“早接触”(咬东西时先碰到它),长期受力不均,逐渐松动。

情况3:上部零件“松了”——不是种植体本身动

有时候感觉“种植牙在动”,其实是上面的零件出了问题,

  • 基台螺丝松动:连接种植体和牙冠的螺丝没拧紧,或者咬合力过大导致螺丝“滑丝”,牙冠会晃动,但种植体本身没问题。
  • 牙冠破裂/脱落:牙冠是陶瓷或树脂材质,如果咬硬物可能破裂,或者粘接剂老化脱落,看起来像“牙在动”。

种植牙“移动”了怎么办?别慌,分3步处理

如果发现种植牙松动,千万别“拖着”或“自己掰”,否则可能加重问题,记住这3步:

第一步:立即停止使用,避免二次伤害

先别用种植牙咬东西,哪怕是软的(比如面包),如果松动明显,可以用另一侧吃东西,避免松动加剧或损伤周围组织。

第二步:马上联系医生,拍片找原因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医生会通过拍X光片(根尖片或CBCT)判断:

  • 是“骨结合失败”(种植体周围有透射影,骨头吸收了)?
  • 还是“外力损伤”(种植体位置改变,或周围骨头有裂痕)?
  • 或者“上部零件松动”(牙冠、基台有问题)?

不同原因,处理方式完全不同

  • 如果是基台螺丝松了,医生拧紧就行;
  • 如果是牙冠破裂,重新做牙冠即可;
  • 如果是骨结合失败(最麻烦),可能需要取出种植体,等骨头愈合3-6个月后,重新种植(费用和时间成本都会增加)。

第三步:配合治疗,别让“小问题”变“大麻烦”

比如如果是感染导致的松动,需要先做抗感染治疗(冲洗、上药);如果是咬合创伤,医生会调磨对颌牙或重新制作牙冠,调整咬合关系,只要及时处理,大部分种植牙还能“救回来”。

预防种植牙移动:医生教你5个“保命招”

与其担心“会不会移动”,不如做好预防,从种牙到用牙,做好这5点,让种植牙用10年、20年都没问题:

招1:选对医院和医生——别让“半吊子”毁了好牙

种植牙是“精密活”,医生的技术直接影响成功率,建议选:

  • 有正规资质的口腔医院或诊所(比如卫健委批准的“口腔种植专科”);
  • 医生有种植牙认证资质(比如ITI(国际口腔种植学会)认证、Nobel Biocare认证),且临床经验丰富(每年完成数百例种植)。
    (提醒:别贪便宜去“小作坊”,种植体、消毒流程不规范,风险极高!)

招2:术前严格评估——骨头不够?先“长骨头”

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种牙,术前医生会拍CBCT,检查你的:

  • 骨量:骨头宽度、高度够不够?如果不够(比如牙缺失久了,骨头被吸收),需要先“植骨”或“上颌窦提升”(让骨头长够再种);
  • 全身健康状况: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病情稳定后再种;长期吸烟者最好先戒烟(至少1个月,避免影响骨结合)。

招3:术后护理做到位——前3个月是“黄金期”

骨结合主要发生在术后3-6个月,这期间护理不好,前功尽弃:

  • 饮食:前3天吃流食(粥、酸奶),1周内吃温凉软食(避免过烫食物刺激伤口),1个月内别啃硬物(骨头、坚果、螃蟹壳);
  • 口腔卫生:每天用软毛牙刷刷牙,种植牙周围用“牙缝刷”或“冲牙器”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堆积引发感染);
  • 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回医院复查,医生会检查骨结合情况,调整咬合。

招4:避开“伤牙”习惯——种植牙不是“工具牙”

自然牙不能咬硬物,种植牙更不行!别用种植牙:

  • 开酒瓶、咬核桃(牙冠可能破裂,种植体可能受力过大);
  • 咨嚼槟榔(槟榔纤维会刺激种植体周围,引发炎症);
  • 夜磨牙(如果晚上磨牙,医生会建议做“夜磨牙垫”,保护种植牙)。

招5:每年做1次“体检”——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种植牙不是“一劳永逸”,建议每年拍1次X光片,检查种植体周围骨头有没有吸收、基台有没有松动,平时如果感觉种植牙“吃东西没劲”“牙龈红肿”,及时就医。

写在最后:种植牙的“稳定性”,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

作为医生,见过太多因为“选对医生+做好护理”用了20年还好好的种植牙,也见过因为“贪便宜+乱吃东西”3个月就松动的案例。

种植牙不会“无缘无故移动”,99%的松动都是“人为因素”,只要你在正规医院种牙,严格遵医嘱护理,它就能像真牙一样,陪你吃香喝辣,笑得更自信。

如果你还有关于种植牙的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看到我会一一回复,最后提醒一句:牙齿缺失别拖延,越早种牙,骨头条件越好,成功率越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