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原则
- 目标: 避免传统种植手术中需要切开牙龈、翻开粘骨膜瓣以暴露骨面的步骤。
- 关键: 依赖高精度的术前规划(如CBCT、数字化导板)和专用的微创器械(如环钻、特殊备洞钻头、激光等)。
- 优势: 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肿胀疼痛轻、恢复快、美观性好(尤其在前牙区)。
📍 详细步骤
📐 1. 术前规划与评估 (至关重要)
- 全面检查: 包括口腔检查、全景片、CBCT(锥形束CT)扫描,CBCT是关键,能提供三维立体影像,精确测量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以及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的位置。
- 数字化设计:
- 导板设计: 基于CBCT数据,在电脑上设计种植体的理想位置(角度、深度)、直径和长度,避开神经血管,设计制作数字化外科导板(通常是牙支持或骨支持型)。
- 模拟手术: 在软件中模拟手术过程,确保方案可行。
- 患者评估: 评估全身健康状况(如糖尿病、心脏病、凝血功能)、口腔卫生状况、吸烟史、咬合关系等,判断是否适合微创种植。
💉 2. 麻醉
- 在手术区域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虽然微创,但麻药仍是必须的,确保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疼痛感。
🔪 3. 微创牙龈打孔 (进入通道)
- 定位: 根据术前规划(或导板指示),在牙龈上精确标记种植体植入点的位置。
- 打孔:
- 方法一 (环钻法): 使用专用环钻,在标记点垂直或按预定角度旋转进入,去除少量中心牙龈组织,形成一个直径略大于种植体直径的垂直通道直达骨面,环钻会同时磨除少量骨皮质,建立初步的入口。
- 方法二 (激光法): 使用软组织激光(如Er:YAG激光)精确汽化中心点牙龈组织,形成通道。
- 方法三 (微创翻瓣法): 对于一些特定情况或医生习惯,可能使用非常小的切口(仅1-2mm)或隧道式切口翻开一小部分牙龈,但范围远小于传统翻瓣。
- 止血: 使用止血材料(如明胶海绵、止血纱布)或电凝设备对通道边缘的少量出血点进行止血,保持术野清晰。
🛠 4. 骨预备 (备洞)
- 核心步骤: 在暴露的骨面上,按照术前规划(或导板引导)进行逐级备洞。
- 过程:
- 使用一系列直径递增、尖端形态不同的专用备洞钻头(通常是球钻、锥形钻等)。
- 从直径最小的钻头开始,在导板引导下,以低速、大量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冷却的方式,逐步扩大窝洞的直径和深度。
- 每一步都要严格控制钻的方向、角度和深度,确保最终窝洞的形态、位置、深度与种植体完美匹配。
- 关键: 避免过度产热损伤骨组织(持续冲洗是关键)。
- 评估: 备洞过程中和完成后,医生会通过手感、声音、导板位置以及可能的影像(如CBCT或术中X光)确认窝洞的位置、深度和形态是否理想。
🧩 5. 植入种植体
- 选择种植体: 根据术前设计和备洞情况,选择合适尺寸(直径、长度)的种植体。
- 植入:
- 将种植体放入备好的窝洞中。
- 使用专用植入器(手动或电动),按照厂商推荐的扭矩和速度,轻柔、垂直地将种植体旋入窝洞,直至达到预设的深度(通常与骨面平齐或略微低于骨面)。
- 方向控制: 导板在此步骤至关重要,确保种植体植入角度精确无误。
- 植骨 (如需要): 如果备洞过程中发现骨量略有不足(通常在窝洞壁),或为了促进初期稳定性,可能会在种植体周围添加少量骨移植材料(骨粉、骨屑)。
🧵 6. 缝合或封闭创口
- 不翻瓣的优势体现:
- 无缝合或简单封闭: 由于没有大的切口,通常不需要缝合或只需将牙龈组织轻轻拉拢覆盖在种植体上方。
- 封闭方式:
- 胶原塞/屏障膜: 将可吸收的胶原蛋白塞或可吸收屏障膜放置在种植体上方和牙龈打孔处,起到封闭、引导组织愈合、防止上皮长入种植体-骨结合界面的作用。
- 生物材料: 有时使用特殊的生物材料(如PRF)覆盖创口。
- 目标: 保护创口,引导血液凝块形成,促进软组织愈合,同时为骨结合创造条件。
💊 7. 术后处理与医嘱
- 压迫止血: 嘱患者咬住消毒棉纱卷或棉垫30-60分钟,帮助止血。
- 冰敷: 术后24小时内,在手术区域对应的面部进行间断性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减轻肿胀。
- 药物:
- 抗生素: 通常预防性使用几天,预防感染。
- 止痛药: 根据需要给予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缓解术后轻微不适。
- 漱口水: 开具含氯己定等成分的抗菌漱口水,指导正确使用(术后24-48小时后开始)。
- 饮食: 术后当天建议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手术区域咀嚼,几天内避免过硬、过热、辛辣刺激食物。
- 口腔卫生: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之后可轻轻刷牙,但避开手术区域,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
- 复诊: 安排术后1-2周复查,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拆线(如果做了简单缝合),并告知下一步计划(通常需要3-6个月的骨结合期)。
- 注意事项: 避免吸烟(严重影响愈合)、剧烈运动、用手术侧咀嚼等。
📌 重要补充
- 二期手术 (暴露基台): 在骨结合期结束后(通常3-6个月),需要进行一个非常小的二期手术,即通过一个小切口或环钻,将覆盖在种植体顶部的牙龈组织(或胶原塞)去除,暴露种植体内部的愈合基台或转移体,为后续取模、制作牙冠做准备,这个步骤通常也是微创的。
- 适应症: 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不翻瓣微创种植,要求牙槽骨条件相对较好(高度、宽度充足),种植体位置理想(不需要大量植骨或复杂植骨),并且需要精确的术前规划,骨量严重不足、位置不佳、需要复杂植骨或软组织条件差的患者,可能仍需要传统翻瓣手术。
- 技术依赖: 该技术高度依赖医生的经验、专用的微创器械以及精准的数字化导板技术。
不翻瓣微创种植牙通过精妙的术前规划、专用的微创器械和精细的操作,实现了在最小创伤下完成种植体植入,其核心步骤是:精准规划 -> 局麻 -> 微创牙龈打孔 -> 精确骨预备 -> 植入种植体 -> 微创封闭创口 -> 轻松术后恢复,相较于传统翻瓣手术,它具有创伤小、疼痛轻、肿胀少、恢复快、美观性好等显著优势,是现代种植牙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