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半口种植牙取模

半口种植牙取模是种植修复过程中至关重要且技术性很强的一步,它的核心目标是精准获取口腔内种植体、牙龈形态、咬合关系以及邻牙情况的三维数据,为最终制作出完美贴合、功能良好、美观自然的牙冠或牙桥(修复体)提供基础。

半口种植牙取模-图1

以下是半口种植牙取模的详细过程和要点:

📍 一、 为什么取模如此重要?

  1. 精准定位: 确保每个牙冠都精确地安装在对应的种植体基台上,位置、角度、高度都绝对准确。
  2. 空间记录: 记录种植体周围牙龈的形态、高度、弧度,这是制作出自然、美观“牙龈袖口”的关键。
  3. 咬合关系: 记录上下颌牙齿之间的咬合接触关系,确保修复后的牙齿在咀嚼、说话时受力均匀,避免早接触、干扰或颞下颌关节问题。
  4. 邻牙与对颌牙: 记录邻牙的形态、位置以及与对颌牙的关系,确保修复体与天然牙协调一致。
  5. 个性化定制: 所有数据用于技工室,由牙科技师根据这些信息手工或CAD/CAM设计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修复体。

📍 二、 取模前的准备

  1. 种植体愈合与检查:
    • 种植体植入后需要足够的骨结合时间(通常3-6个月)。
    • 取模前,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和X光片确认种植体已稳定愈合,牙龈健康无炎症。
    • 种植体上方的愈合基台通常会被更换为取模基台,取模基台有不同的高度、角度和直径,医生会根据牙龈形态和修复方案选择最合适的类型。
  2. 牙龈塑形(如果需要):
    • 如果牙龈形态不够理想(如过厚、过薄、形态不规则),医生可能在取模前进行牙龈成形术,通过在牙龈上做一个小切口或使用牙龈成形器,塑造出更自然、更利于清洁的牙龈轮廓,这通常需要1-2周恢复时间后再取模。
  3. 口腔卫生清洁: 取模前会彻底清洁口腔,确保无食物残渣和菌斑。

📍 三、 取模的主要方法

目前主要有两种主流方法:

📌 1. 传统取模法(印模法)

  • 材料: 主要使用高精度硅橡胶印模材料(如加聚硅橡胶、聚醚硅橡胶),有时会结合藻酸盐印模材料作为初模。
  • 步骤:
    • 安装取模基台: 医生将选定的取模基台拧入每个种植体内部。
    • 选择印模帽: 在取模基台上安装一个印模帽,印模帽的顶部有一个与取模材料相容的杆状结构(如塑料杆、金属杆),用于在印模材料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桩”或“通道”,方便后续在模型上定位基台。
    • 固定印模帽: 使用专用工具(如粘接剂、固定螺丝)将印模帽牢固地固定在取模基台上,确保取模时不会移位。
    • 放置托盘: 选择大小合适的个别托盘(通常根据初模或预成托盘制作而成),放入患者口内,调整位置使其覆盖所有取模区域。
    • 注入印模材料: 将混合好的硅橡胶印模材料注入托盘内。
    • 取模: 将托盘轻柔、平稳地放入患者口内,就位到预定位置,医生会指导患者保持不动,等待材料凝固(通常几分钟),期间患者需要用鼻子呼吸,避免吞咽或咳嗽。
    • 取出印模: 材料完全凝固后,医生会轻柔、垂直地取出印模,印模应清晰、完整地包含所有种植体印模帽、牙龈形态、邻牙、对颌牙咬合关系(可能需要另取咬合记录)。
    • 灌模: 将取出的印模立即灌注入超硬石膏或专用模型石膏,形成口腔的实体模型,模型需要完全干燥后才能送交技工室。
  • 优点: 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相对于口扫),对某些复杂情况(如高度倾斜的种植体)处理可能更灵活。
  • 缺点: 患者可能感到恶心不适,操作步骤多,耗时较长(尤其需要取初模和个别托盘),人为因素(医生技术、患者配合)影响较大,精度有时略逊于数字取模。

📌 2. 数字取模法(口内扫描)

  • 设备: 使用高精度口内扫描仪(如iTero, CEREC, Trios等)。
  • 步骤:
    • 安装扫描杆/扫描体: 医生将一个特制的扫描杆扫描体拧入每个种植体基台(通常使用愈合基台或专用的扫描基台),扫描体顶部有高反光标记点或特征,便于扫描仪识别。
    • 口内扫描:
      • 医生手持轻便的扫描探头,在患者口内进行系统性的扫描。
      • 扫描探头会发出结构光或激光,实时捕捉口腔表面的三维形态数据。
      • 医生需要扫描所有区域:包括所有种植体扫描体、牙龈形态、邻牙、对颌牙咬合面(需要分开扫描或使用咬合记录)。
      • 扫描仪屏幕上会实时显示已扫描区域和未扫描区域,确保无遗漏。
      • 扫描过程通常比传统取模快,患者恶心感明显减轻。
    • 数据校准与咬合记录: 扫描完成后,可能需要使用咬合记录材料(如专用硅橡胶)记录上下颌的咬合关系,并将数据导入扫描软件。
    • 数据导出与设计: 扫描得到的完整口腔数据(STL格式)会通过软件导出,发送给牙科技师,技师在CAD软件中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
  • 优点: 患者舒适度极高(无恶心感),操作时间短(通常一次就诊完成),精度高且可重复性强,数据可长期保存,便于医技沟通和修改设计,可直观看到修复效果(椅旁即刻修复的基础)。
  • 缺点: 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高,对操作医生的技术要求更高,对于非常深、窄、视野受限的区域扫描可能有挑战,对扫描体与种植体的密合度要求极高。

📍 四、 取模后的流程

  1. 模型处理: 传统取模的石膏模型需要仔细修整,去除多余边缘,确保模型清晰完整。
  2. 技工室制作:
    • 传统法: 技师需要在模型上,根据印模帽的“桩”或“通道”,找到并安装替代基台(用于制作修复体的基台模型),然后在其上制作牙冠/牙桥。
    • 数字法: 技师在CAD软件中,根据扫描数据设计修复体(牙冠/牙桥)的形态、颜色、咬合关系,然后通过CAM设备(如切削机、3D打印机)制作出修复体(全瓷、锆等)或制作用于制作修复体的模型/工作模。
  3. 试戴与粘接: 修复体制作完成后,患者需要回来试戴,医生检查修复体的形态、颜色、咬合、边缘密合度等,确认无误后,最终粘接固位到种植体基台上。

📍 五、 取模过程中的患者配合要点

  • 放松: 尽量放松心情,紧张会影响肌肉状态和取模效果。
  • 保持静止: 在材料凝固或扫描过程中,保持头部和身体不动,按照医生指示用鼻子呼吸。
  • 避免吞咽/咳嗽: 尤其在传统取模时,吞咽或咳嗽可能导致印模移位或材料变形。
  • 及时反馈: 感到不适或疼痛时,及时告知医生。
  • 张口适度: 按照医生指示张口大小,过小影响操作,过大易疲劳。

半口种植牙取模是连接手术成功与最终完美修复的关键桥梁,无论是传统的印模法还是先进的数字口内扫描法,其核心目标都是极致的精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口腔条件、经济预算、对舒适度的要求等)选择最合适的取模方式,患者良好的配合和医生严谨的操作是确保取模成功、为后续修复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这个过程虽然可能有些不适或耗时,但它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种植牙的使用寿命、舒适度和美观效果,值得认真对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