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种植牙经历中,从决定到种好,有哪些必须知道的坑?

术前评估与准备(约1-2周)

  1. 全面口腔检查

    种植牙经历中,从决定到种好,有哪些必须知道的坑?-图1

    • 拍摄CBCT(锥形束CT)和全景片,评估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以及神经血管位置。
    • 检查邻牙健康状况和咬合关系,排除牙周炎等禁忌症。
    • 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全身健康评估(如有糖尿病、高血压需控制稳定)。
  2. 方案设计

    • 医生根据缺牙位置、骨条件设计种植方案:选择种植体品牌(如ITI、Nobel、Osstem)、直径/长度,是否需要植骨或上颌窦提升。
    • 案例参考:若骨量不足,可能先进行植骨手术(自体骨/人工骨),等待3-6个月骨结合后再种牙。
  3. 沟通与预约

    • 确认手术流程、费用(单颗种植牙费用通常在8000-20000元,含种植体、基台、牙冠)、麻醉方式(局部麻醉为主)。
    • 术前停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避开生理期。

种植手术(当天,约1-3小时)

  1. 麻醉与消毒

    • 局部麻醉注射,术区完全无痛(打麻药时有轻微胀痛感)。
    • 口腔消毒、铺巾,确保无菌环境。
  2. 手术步骤

    • 切开牙龈:在缺牙处做小切口,暴露牙槽骨。
    • 备洞:用专用钻头逐级扩大骨窝,精确植入种植体(类似拧螺丝)。
    • 缝合:植入种植体后,牙龈缝合,通常用可吸收线。
    • 临时修复:若条件允许,可立即安装临时牙冠(即刻负重技术)。
  3. 术后即时感受

    • 麻醉消退后:轻微疼痛、肿胀、淤青(类似拔牙后反应),冰敷可缓解。
    • 注意事项:术后2小时禁食,24小时不刷牙不漱口,避免触碰伤口。

骨结合期(3-6个月,关键恢复阶段)

  • 过程:种植体与牙槽骨通过"骨结合"形成稳定基础,这是种植成功的核心。
  • 复诊:术后1周拆线,医生检查愈合情况。
  • 饮食注意:流食→半流食→软食,避免用患侧咀嚼。
  • 骨结合期不适:部分人会出现种植体周围轻度炎症(需及时就医),或植骨区域肿胀(属正常反应)。

二期手术与牙冠修复(术后3-6个月)

  1. 暴露种植体

    若未做即刻负重,需二次小手术切开牙龈,安装愈合基台(引导牙龈成型)。

  2. 取模与制作牙冠

    • 牙龈成型后(约2周),用扫描仪或传统取模获取牙型数据。
    • 技工室制作最终牙冠(全瓷冠最常见,美观耐用)。
  3. 戴牙

    • 试戴牙冠,调整咬合,确保舒适无早接触。
    • 用螺丝或粘接剂固定牙冠,完成修复。

术后护理与长期维护

  1. 日常护理

    • 使用软毛牙刷、冲牙器、牙线(需特殊牙线),避免种植体周围堆积食物残渣。
    • 戒烟(吸烟者骨结合失败率是吸烟者的3倍)。
  2. 定期复诊

    • 术后1/3/6个月复查,之后每年1-2次。
    • 检查种植体稳定性、牙周健康、牙冠磨损情况。
  3. 饮食适应

    初期避免硬物(坚果、骨头),1个月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常见问题与应对

  • 疼痛肿胀:术后3天内冰敷,遵医嘱用抗生素/止痛药。
  • 感染风险:若出现流脓、种植体松动,需立即就医。
  • 骨结合失败:发生率约5%,可能因吸烟、糖尿病、感染导致,需重新植牙。
  • 牙冠损坏:崩瓷或基台松动可单独更换,无需重做种植体。

真实案例分享

患者张女士(45岁):因下颌第一磨牙缺失3年,骨量不足先行植骨手术,6个月后植入ITI种植体,骨结合4个月后安装全瓷冠,全程花费约1.8万元,术后半年咀嚼功能完全恢复,无任何不适。


关键建议

  1. 选择正规机构与医生:种植牙对技术要求高,优先选择有种植资质的口腔医院或诊所。
  2. 耐心是关键:勿因等待期长而急于求成,骨结合是长期成功的保障。
  3. 维护比手术更重要:种植牙虽耐用,但需像真牙一样清洁,否则可能引发种植体周围炎(不可逆的骨吸收)。

种植牙是缺牙修复的优选方案,虽然过程较长,但成功后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和自信心。每一次种植都是对健康的投资,而每一次护理都是对这份投资的守护。 建议提前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开启"种"出一口好牙的旅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