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戴牙冠(即最终修复体)时施加的基台连接扭力(也称为最终就位扭矩或最终扭矩)是一个关键且精确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种植修复的长期稳定性和成功率。

这个扭力值远低于种植体植入骨内时所需的植入扭力(通常在30-50牛米之间),因为连接的是体积小得多的基台和修复体。
核心要点
-
没有单一标准值: 种植牙戴牙冠所需的扭力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情况、所有品牌、所有位置的固定数值,它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 种植系统品牌和型号: 不同的种植系统(如Nobel Biocare, Straumann, ITI, Zimmer Biomet, Osstem, Dentium等)其基台与种植体的连接界面设计(内连接、外连接、锥度、螺纹等)不同,所需的最终扭矩也不同。这是最关键的因素。
- 基台类型和材料: 基台是钛合金、纯钛还是氧化锆?不同材料和表面处理会影响摩擦系数,从而影响所需扭矩。
- 连接界面设计: 内连接系统通常比外连接系统需要更高的最终扭矩(因为内连接的接触面积和抗旋转性更好)。
- 修复体类型: 单冠、桥、覆盖义齿?后牙还是前牙?虽然影响相对较小,但后牙承受的咬合力更大,有时可能需要稍高的扭矩(但主要还是依据系统推荐)。
- 临床情况: 骨质条件、软组织状况、是否存在即刻负重等特殊情况,医生可能会在推荐范围内微调。
-
常见的扭矩范围: 尽管没有统一值,但临床上基台连接的最终扭矩值通常落在以下范围内:
- 最常见范围:15 - 25 牛米 (Ncm)
- 常见范围:10 - 35 牛米 (Ncm)
-
典型值举例(仅供参考,务必以具体系统为准):
- 内连接系统(如Straumann, Nobel Active/RP,某些ITI): 通常需要较高的扭矩,常见值在 20 - 35 Ncm,例如Straumann的某些系列推荐25-30 Ncm。
- 外连接系统(如某些ITI经典款、部分Zimmer系统): 通常需要较低的扭矩,常见值在 10 - 20 Ncm。
- 锥形连接系统(如某些Nobel系统、某些Osstem系统): 扭矩值通常在 25 - 35 Ncm 范围内,因为锥度提供很好的稳定性。
- 氧化锆基台: 由于氧化锆材料相对钛合金更脆,对过载更敏感,有时厂商会推荐稍低的扭矩值(可能比同系统的钛基台低5-10 Ncm),或者强调更精确的控制,但具体仍需遵循厂商指南。
为什么精确控制扭矩如此重要?
- 扭矩过低:
- 基台与种植体之间连接松动。
- 导致微间隙产生,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
- 修复体可能出现旋转、移位甚至脱落。
- 咬合力传导不均匀,可能导致种植体或骨组织承受异常应力。
- 扭矩过高:
- 可能导致基台或种植体内部结构损坏(如基台螺纹变形、种植体内部螺纹断裂)。
- 可能导致基台或修复体(尤其是氧化锆)碎裂。
- 过大的预应力可能导致种植体-骨界面产生微动,影响骨结合。
- 长期可能导致连接处应力集中,加速疲劳损坏。
临床操作中的关键点
- 遵循厂商指南: 这是最重要的原则! 牙医必须严格按照所使用的具体种植系统(种植体+基台+修复体)的官方操作手册或技术指南中推荐的最终扭矩值进行操作。
- 使用专业扭矩扳手: 必须使用经过校准的、专用的种植体扭矩扳手(手动或电动),普通扳手无法精确控制扭矩。
- 清洁和干燥: 连接前确保种植体内部、基台连接面以及工具清洁、干燥,油脂、血液、唾液或水分会显著影响摩擦系数,导致实际扭矩与设定值偏差。
- 对位准确: 基台必须完全、准确地就位到种植体内,不能有倾斜或卡顿。
- 分步拧紧(有时): 对于某些系统或高扭矩要求,医生可能会采用“预紧-松开-最终拧紧”的方法,以确保基台完全坐平,消除间隙,然后达到最终扭矩。
- 记录: 记录实际施加的扭矩值,作为病历的一部分。
种植牙戴牙冠所需的基台连接扭力是一个高度依赖具体种植系统的参数,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数值,它通常在 10 - 35 牛米 (Ncm) 的范围内,最常见的是 15 - 25 Ncm。绝对关键的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牙医,使用专业扭矩扳手,严格遵循所使用的特定种植系统厂商推荐的最终扭矩值进行操作。 精确控制扭矩是确保种植修复长期稳定、成功和避免并发症的核心环节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