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放疗与种植牙,到底要不要拔?专家解答是否需拔除

关于放疗期间或放疗前后种植牙是否需要拔除,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答案,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放疗方案、种植牙状态以及医生的专业评估来决定。

放疗与种植牙,到底要不要拔?专家解答是否需拔除-图1

核心原则是:放疗会显著增加口腔种植体失败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医生通常会非常谨慎,并可能建议在放疗前拔除存在问题的种植牙或所有种植牙。

以下是详细分析和考虑因素:

📍 放疗对口腔和种植牙的主要影响

  1. 放射性骨坏死: 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放疗会损伤骨组织的血管,导致血液供应减少,骨细胞死亡,种植体是一种异物,占据骨空间,在放疗后骨愈合能力下降的情况下,种植体周围更容易发生感染、炎症,最终导致骨坏死,这种坏死范围可能很大,治疗困难且痛苦。
  2. 种植体周围炎风险剧增: 放疗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口干症),口腔自洁能力下降,细菌更容易滋生,放疗引起的黏膜炎和血管损伤也使得种植体周围组织更容易发生感染和炎症(种植体周围炎),放疗后,一旦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很难控制,极易导致种植体松动和脱落。
  3. 组织愈合能力下降: 放疗会损害口腔黏膜和骨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这意味着放疗后即使进行拔牙或种植手术,伤口愈合也会非常缓慢,感染风险高,失败率高。
  4. 软组织耐受性差: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非常常见且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进食,如果口腔内有种植牙,其基台或上部结构可能刺激或摩擦受损的黏膜,加重疼痛和炎症。

📍 是否需要拔除种植牙的关键考量因素

  1. 放疗的时机:

    • 放疗前: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 如果患者计划进行头颈部放疗,并且口腔内已有种植牙,口腔科医生和放疗科医生通常会强烈建议在放疗开始前拔除这些种植牙。 这是为了避免放疗后因骨坏死、严重感染或无法控制的种植体周围炎而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拔除后,口腔需要一定时间(通常数周)愈合,放疗期间口腔环境相对稳定,减少并发症风险。
    • 放疗中: 通常不建议在放疗过程中进行拔牙等有创操作。 放疗期间口腔黏膜脆弱,愈合能力极差,拔牙创口极易发生感染、出血和放射性骨坏死,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如种植牙已严重松动、疼痛剧烈、感染无法控制且威胁放疗进行时),医生可能会在放疗期间拔除,但风险极高。
    • 放疗后: 拔牙风险最高。 放疗结束后,骨坏死的风险在头1-2年内最高,此时拔牙,发生放射性骨坏死的风险非常大。除非有绝对紧急的指征(如严重感染、脓肿、剧烈疼痛无法缓解),否则放疗后短期内(尤其是头1-2年)应避免拔牙。 如果必须拔除种植牙,医生会极其谨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高压氧治疗等辅助手段,并充分告知患者高风险。
  2. 种植牙的状态:

    • 健康稳定的种植牙: 如果种植牙在放疗前完全健康,没有松动、没有周围炎迹象,且患者口腔卫生极佳,理论上放疗后保留是可能的,但风险依然显著高于未放疗人群,需要极其密切的监测和维护,很多医生仍会建议预防性拔除以规避风险。
    • 已有问题的种植牙: 如果种植牙已经出现松动、疼痛、牙龈红肿溢脓(种植体周围炎)、基台暴露等问题,在放疗前拔除几乎是必然的选择,放疗会极大地恶化这些问题,导致灾难性后果。
  3. 放疗方案:

    • 放疗剂量和范围: 放射剂量越高,照射范围越靠近或包括种植牙所在的颌骨区域,发生放射性骨坏死的风险就越大,高剂量放疗(如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癌)的患者,拔除种植牙的必要性更高。
    • 放疗技术: 现代放疗技术(如IMRT, VMAT)能更精确地照射靶区,尽量避开重要正常组织(如唾液腺、骨),可能降低风险,但无法完全消除。
  4. 患者整体状况:

    • 口腔卫生: 放疗后口干,口腔卫生维护极其困难,如果患者本身口腔卫生习惯不佳,保留种植牙的风险极高。
    • 全身健康状况: 是否有糖尿病等影响愈合的疾病。
    • 患者意愿和依从性: 患者是否理解风险,能否承诺并做到放疗后极其严格的口腔卫生维护和定期复查。

📍 总结与建议

  1. 放疗前有种植牙: 强烈建议在放疗开始前,由口腔科医生(最好是有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管理经验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或种植专科医生)和放疗科医生共同评估,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建议拔除所有种植牙。 这是预防严重并发症(放射性骨坏死、难治性感染)最安全、最有效的策略,拔除后给口腔留出愈合时间。
  2. 放疗后需要种植牙: 放疗后进行种植牙手术本身风险就很高,需要非常谨慎,通常建议在放疗结束至少1-2年后,且经过严格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评估骨质量、血管情况)才考虑。 即使如此,失败率和并发症风险仍显著高于未放疗人群。
  3. 放疗后已有种植牙出现问题: 放疗后短期内(尤其1-2年内)拔牙风险极高,应尽量避免。 只有在感染无法控制、疼痛剧烈等紧急情况下才考虑,且需告知患者极高的骨坏死风险,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口腔外科、放疗科、感染科)制定方案,并可能需要高压氧等辅助治疗。
  4. 个体化决策至关重要: 最终决定必须基于个体化评估。 患者需要尽快咨询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放疗计划、种植牙情况,共同讨论利弊,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 重要提醒

  • 切勿自行决定! 这个问题涉及重大健康风险,必须由专业医生评估。
  • 多学科协作是关键。 口腔科医生和放疗科医生的紧密沟通和共同决策至关重要。
  • 沟通是核心。 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所有选项、潜在风险和获益,才能做出知情选择。

放疗前有种植牙,大概率要拔;放疗后想做种植牙,风险很高且需谨慎;放疗后已有种植牙出问题,拔牙风险极高且尽量避免,务必找专业医生评估! 🙏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