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正畸治疗)通常不是一次性的“手术”,而是一个漫长、分阶段、非侵入性为主的牙齿移动过程,核心原理是利用轻而持续的力量,通过特定的装置(托槽、弓丝、橡皮筋等)施加在牙齿上,引导牙齿在牙槽骨中缓慢、安全地移动到理想位置。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 第一阶段:诊断与计划制定 (通常1-2次复诊)
-
初诊咨询:
- 与正畸医生面谈,表达你的主诉(如牙齿不齐、咬合问题、外观需求等)。
- 医生进行初步口腔检查,了解牙齿、颌骨、咬合的基本情况。
- 医生会判断你是否适合进行正畸治疗,并大致介绍可能的治疗方案和所需时间。
-
全面检查与数据收集:
- 口腔检查: 详细检查牙齿状况(龋齿、牙周健康等)、咬合关系、关节情况等。
- X光片:
- 全景片: 显示全口牙齿、牙根、颌骨、上颌窦等。
- 头颅侧位片: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估骨骼关系、牙齿角度、面部软组织轮廓等,是制定方案的关键依据。
- 根尖片: 检查个别牙齿的牙根和牙槽骨情况。
- 取模: 用藻酸盐或硅橡胶材料获取上下牙列的模型,用于分析牙齿排列、制作保持器、方案演示等。
- 口内/面部照片: 记录治疗前牙齿、面部、微笑的状态,用于方案设计和效果对比。
- 牙周检查: 评估牙龈健康和牙槽骨状况(必要时)。
-
方案设计与沟通:
- 医生综合所有检查数据,分析你的具体问题(如牙列拥挤、前突、反颌、深覆颌、深覆盖、中线不齐等)。
- 制定详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
- 目标: 最终希望达到的咬合关系和面部美观效果。
- 方法: 选择矫正器类型(传统金属托槽、陶瓷托槽、自锁托槽、隐形矫正等)。
- 拔牙与否: 根据拥挤程度、面型等因素决定是否需要拔牙以及拔哪颗牙。
- 治疗时间预估: 通常需要1.5-3年,甚至更长。
- 费用明细: 详细列出各项费用。
- 医生与你充分沟通方案,解释治疗原理、步骤、可能的风险、注意事项以及预期效果。这是你了解并决定是否开始治疗的关键环节。
🦷 第二阶段:矫治器粘接与初始排齐 (1-3个月)
-
口腔准备:
- 进行必要的口腔治疗,如补蛀牙、治疗牙周炎、拔除需要拔除的牙齿(通常在粘托槽前完成)。
- 进行专业洁牙(洗牙)。
-
粘接矫治器:
- 这是很多人理解的“开始矫正”的时刻。
- 医生在牙齿表面(通常是唇颊面)用特殊的粘接剂将托槽(小金属片或陶瓷片)精确地粘在预定位置,对于隐形矫正,则是佩戴第一副透明牙套。
- 对于传统/自锁托槽矫正,会在托槽槽沟中放入第一根较细的初始弓丝(通常是镍钛圆丝),这根弓丝非常柔软,开始发挥作用,将不齐的牙齿初步排齐整平。
- 对于隐形矫正,开始佩戴第一副牙套。
-
适应期:
- 刚戴上矫治器后的几天到一两周,牙齿会有酸胀、疼痛感(类似牙疼),这是牙齿开始移动的正常反应,通常持续3-5天,会逐渐缓解,可以吃软食,避免过硬、过粘的食物。
- 口腔内可能有溃疡(托槽摩擦),可使用正畸保护蜡。
🦷 第三阶段:主动矫治阶段 (核心阶段,通常1.5-2.5年)
这是牙齿移动最活跃、最关键的阶段,你需要严格遵医嘱复诊。
-
定期复诊调整:
- 频率: 通常4-8周复诊一次(具体时间因医生、矫正器类型、移动阶段而异)。
- 每次复诊内容:
- 更换弓丝: 随着牙齿排齐,医生会更换更粗、更硬、或不同形态的弓丝(如镍钛方丝、不锈钢方丝),施加更精确的力量来继续移动牙齿、关闭拔牙间隙、调整咬合等。
- 更换橡皮筋/牵引: 使用各种类型的橡皮圈(橡皮筋)或金属丝(如颌间牵引、颌内牵引),用于调整咬合关系(如纠正深覆颌、深覆盖、中线偏斜、建立尖牙引导等)。
- 调整托槽/附件: 可能在隐形牙套上粘接附件(小树脂凸点)以增强牙套对牙齿的控制力;或在托槽上调整结扎方式。
- 隐形矫正: 更换新的牙套序列(通常每1-2周换一副),确保牙齿按计划移动,医生会检查佩戴情况和牙齿移动进度。
- 检查口腔卫生和牙周状况: 正畸期间口腔卫生极其重要,医生会检查清洁效果,必要时进行专业洁治。
- 加力: 每次更换弓丝或牙套时,医生会施加新的力量,之后几天牙齿又会有轻微酸胀感(适应期)。
-
牙齿移动过程:
- 在持续、轻柔的力量作用下,牙齿周围的牙槽骨发生改建(一侧吸收,一侧增生),牙齿在牙槽骨中缓慢移动。
-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排齐牙齿、关闭拔牙间隙(如需要)、调整咬合关系、改善面型等。
🦷 第四阶段:精细调整与保持器准备 (3-6个月)
当牙齿移动接近目标位置后,进入精细调整阶段。
-
精细调整:
- 医生会使用更精细的弓丝和橡皮筋进行微调,确保牙齿位置、咬合关系达到最稳定、最理想的状态。
- 调整微笑曲线、改善面下三分之一的美观度等。
-
拆除矫治器:
- 当医生确认达到预期目标后,会安排拆除矫治器。
- 拆除过程: 使用专用器械小心地去除托槽或停止佩戴隐形牙套,过程中牙齿可能会有点敏感。
- 抛光: 去除粘接剂残留,抛光牙齿表面。
-
取保持器模型:
- 在拆除矫治器后,立即取上下牙列的模型。
- 这个模型是制作保持器的基础,保持器的作用是稳定矫正效果,防止牙齿复发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整个矫正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 第五阶段:保持期 (终身或长期)
牙齿在新的位置需要时间来稳定,牙槽骨改建完全稳定需要较长时间,且牙齿有回到原来位置的倾向(复发)。
-
佩戴保持器:
- 类型: 最常见的是透明压膜保持器(类似隐形牙套)或传统Hawley保持器(有塑料基托和金属丝),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选择。
- 初期: 通常需要全天佩戴(除了吃饭和刷牙),至少持续几个月到一年。
- 后期: 医生会根据牙齿稳定情况,逐渐过渡到仅夜间佩戴。很多人需要终身夜间佩戴保持器,尤其是在拔牙病例、牙齿原本非常拥挤或开唇露齿的病例中。
-
定期复查:
- 即使进入保持期,也需要定期回医院复查(如拆除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然后半年或一年一次),医生会检查保持器的佩戴情况、牙齿的稳定性和口腔健康。
🦷 手术”的特别说明
- 传统正畸治疗本身不是手术。 它依靠生物力学原理移动牙齿,不涉及切开牙龈或骨骼。
- 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辅助性外科手术:
- 骨钉植入术: 当需要提供更强的支抗(比如内收前牙、压低牙齿)时,医生可能会在牙槽骨内植入微小的钛钉(骨钉、种植支抗钉),这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是一个微创小手术,过程类似补牙,术后几天可能有轻微不适,骨钉是正畸治疗中的一个工具,不是治疗目的。
- 牙周手术: 如果存在严重的牙龈萎缩或牙槽骨吸收,可能需要在正畸前后进行牙周翻瓣手术等。
- 正颌手术: 对于严重的骨骼性畸形(如下巴前突/后缩、地包天、面部不对称等),单纯的正畸无法完全解决,可能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术前正畸(排齐牙齿,为手术创造条件),然后由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正颌手术(切开颌骨,移动骨骼到正确位置),最后再进行术后正畸(精细调整咬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牙齿矫正手术”,但它只适用于特定骨骼问题患者,且需要多学科协作。
📌 总结关键点
- 非手术为主: 绝大多数牙齿矫正是一个非手术的、缓慢移动牙齿的过程。
- 分阶段进行: 诊断计划、粘接矫治器、主动矫治、精细调整、保持器佩戴。
- 核心是复诊调整: 定期复诊更换弓丝/牙套、使用橡皮筋是牙齿移动的关键。
- 保持器至关重要: 矫正成功=治疗过程+完美保持,保持器是防止复发的唯一有效手段,需终身重视。
- 时间跨度长: 整个过程通常需要1.5-3年,保持期更是长期甚至终身。
- 口腔卫生是生命线: 矫治期间口腔清洁难度大,不认真刷牙会导致龋齿、牙龈炎、牙周炎,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牙齿健康。
- 选择专业医生: 正畸是高度专业化的领域,选择有资质、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是成功的关键。
牙齿矫正是一个需要耐心、配合和良好依从性的旅程,与你的正畸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严格遵守医嘱(尤其是口腔卫生和复诊时间),是获得健康、美观、稳定咬合效果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