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周围性骨炎这个术语在专业文献中并不常用,它可能是指以下两种情况之一,需要仔细区分:

🦷 1. 种植体周围炎 (Peri-implantitis)
这是最可能的含义,也是种植牙领域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 定义: 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牙龈)和硬组织(牙槽骨)的进行性、炎症性破坏性疾病,它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炎,但发生在种植体及其周围组织中。
- 核心特征:
- 炎症: 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龈炎)发生炎症,表现为红肿、探诊出血、甚至溢脓。
- 骨丧失: 最关键的特征是牙槽骨的进行性吸收和丧失,这种骨丧失是沿着种植体表面发生的,最终可能导致种植体暴露、松动甚至脱落。
- 病因:
- 主要病因: 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的堆积和滞留是始动因素,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细菌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并破坏骨组织。
- 促进/加重因素:
- 吸烟(显著增加风险)
- 糖尿病(控制不佳时风险高)
- 口腔卫生习惯差
- 种植体设计、表面处理或位置不佳(易清洁性差)
- 咬合力过大、夜磨牙、种植体过载
- 既往牙周病史(天然牙牙周炎患者风险更高)
- 某些全身性疾病或药物(如免疫抑制剂)
-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附着不足
- 症状:
- 牙龈红肿、疼痛或不适
- 探诊出血
- 牙龈退缩,种植体颈部暴露
- 种植体周围溢脓
- 种植体松动感(晚期)
- 形成牙周袋(探诊深度增加)
- X光片显示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垂直或水平吸收)
- 治疗:
- 非手术治疗(早期/轻度):
- 专业洁治: 使用特殊器械清除种植体表面及周围牙面的菌斑和牙结石。
- 抗菌治疗: 局部或全身使用抗菌药物(如氯己含漱液、抗生素凝胶)。
- 口腔卫生强化指导: 患者必须掌握有效的清洁方法(使用专用牙刷、牙线、冲牙器、牙缝刷等)。
- 手术治疗(中重度/非手术治疗无效):
- 翻瓣清创术: 翻开牙龈,彻底清除种植体表面及骨缺损区的菌斑、牙结石和病变组织。
- 骨增量手术: 对于有骨缺损的情况,尝试进行骨引导再生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恢复骨量(效果取决于缺损大小和患者条件)。
- 软组织移植: 修复牙龈退缩,改善美观和清洁。
- 切除性手术: 对于严重骨吸收、预后不佳的种植体,可能需要拔除。
- 非手术治疗(早期/轻度):
- 预后: 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及时干预可以控制炎症,阻止骨吸收进一步发展,挽救种植体,但一旦发生严重的骨吸收,骨再生有限,种植体失败的风险显著增加。
🦴 2. 颌骨骨髓炎 (Osteomyelitis of the Jaws) - 与种植牙相关
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确实可能发生,尤其是在种植手术后。
- 定义: 颌骨骨髓炎是指颌骨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的感染性炎症,如果种植体手术部位发生严重的感染并扩散到骨组织,就可能引发骨髓炎。
- 与种植牙的关系:
- 术后感染: 种植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如果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感染控制不当,细菌可能侵入骨组织。
- 种植体周围炎进展: 严重的、未控制的种植体周围炎,其深部的感染灶也可能扩散到骨深层,引发骨髓炎。
- 血源性感染: 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颌骨(较少见)。
- 症状:
- 剧烈疼痛(常为持续性、搏动性)
- 牙龈或面部肿胀、发红、皮温升高
- 脓液溢出(可能来自牙龈瘘管或皮肤瘘管)
- 牙齿或种植体松动、脱落
- 口臭
- 发热、寒战(全身症状)
- X光片显示骨破坏、骨质增生、死骨形成
- 治疗:
- 强效抗生素: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长期、大剂量使用敏感抗生素。
- 外科清创: 关键步骤! 彻底清除感染灶、坏死骨组织(死骨刮除)、脓液,可能需要反复手术。
- 病灶处理: 如果涉及种植体,通常需要拔除感染种植体。
- 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
- 预后: 颌骨骨髓炎治疗复杂,病程长,可能遗留面部畸形、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 总结与关键点
- “种植牙周围性骨炎”最可能指“种植体周围炎”,这是种植牙特有的、以骨吸收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
- “周围性骨炎”也可能指“颌骨骨髓炎”,这是一种严重的骨感染,可能由种植手术或种植体周围炎进展而来。
-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牙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骨吸收是其核心危害。
- 预防胜于治疗:
- 严格选择适应症和患者(控制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戒烟)。
- 高质量的种植手术(精确植入、良好初期稳定性、软组织处理)。
- 患者必须掌握并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用专用清洁工具)。
- 定期复查和维护(专业洁治、评估)。
- 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出血、肿胀、疼痛、松动、溢脓、种植体暴露)必须立即就医! 早期干预是挽救种植体的关键。
📎 建议
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出现了种植牙周围的炎症症状(如红肿、出血、流脓、种植体松动等),强烈建议尽快咨询专业的种植牙医生或牙周病医生,他们通过临床检查(探诊、出血指数、松动度测量)和影像学检查(X光片、CBCT)可以明确诊断是种植体周围炎还是其他问题(如颌骨骨髓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不要自行判断或拖延,以免导致不可逆的骨吸收和种植体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