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博口腔网

2025年种植牙必须括牙根吗?最新疑问来了

种植牙要括牙根?专家揭秘:牙根是种植牙的“生命根基”,缺一不可!

“医生,我听说种植牙要‘括牙根’,是不是还得额外花钱装个牙根啊?”
“种植牙不就装个牙冠吗?为啥非要埋个‘牙根’进去?多麻烦!”

2025年种植牙必须括牙根吗?最新疑问来了-图1

在门诊中,常有患者对“种植牙牙根”存在这样的困惑——有人以为它是“附加项”,担心被“加价”;有人觉得“多此一举”,不如直接装牙冠方便,但事实上,种植牙的“牙根”不仅是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它能替代真牙、使用几十年的“生命根基”,今天作为牙科专家,就带大家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选”三个维度,彻底搞懂“种植牙为什么要包含牙根”,以及它对种植牙效果的决定性作用。

先搞懂:种植牙的“牙根”到底是什么?

天然牙之所以能稳固咬合、咀嚼食物,靠的是牙根深深扎根在牙槽骨中,通过牙周膜感受压力、传递营养,而种植牙的“牙根”,其实是种植体(Implant)——一种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如纯钛、钛合金)制成的精密螺钉,通过外科手术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替代天然牙根的功能。

完整的种植牙结构分为三部分:

  • 种植体(牙根):植入牙槽骨,起“固定桩”作用;
  • 基台(连接件):连接种植体和牙冠,传递咬合力;
  • 牙冠(假牙):暴露在口腔内,恢复牙齿形态和咀嚼功能。

“种植牙要括牙根”这句话,本质上是强调:种植牙必须包含“种植体”这一核心结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种植牙,更无法实现长期稳定的使用效果。

为什么种植牙“必须”包含牙根?三大核心作用缺一不可!

有人问:“我装活动假牙、固定桥,都不用‘埋牙根’,为啥种植牙非要这么麻烦?” 答案很简单:没有牙根的“种植牙”,就像建房子没有地基,看似能用,实则隐患重重,以下是牙根(种植体)不可替代的三大作用:

“地基”作用:支撑咬合力,避免“晃动脱落”

天然牙根通过牙周膜与牙槽骨紧密相连,能承受数百牛顿的咬合力(比如吃坚果、啃排骨),种植体的牙根(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后,会与骨组织发生“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即骨细胞长入种植体表面的微小孔隙中,形成类似“天然牙根与牙槽骨的锚定关系”。

没有牙根的“假牙”(比如某些低价“即刻负重”广告中省略种植体的“活动义齿”),仅靠邻牙或黏膜支撑,咬合力稍大就容易松动、脱落,不仅影响进食,还可能压迫牙龈导致溃疡,而带牙根的种植牙,能像真牙一样稳定啃咬苹果、吃牛肉,使用寿命自然更长。

“防塌陷”作用:刺激牙槽骨,避免“脸变形”

很多人不知道:缺牙后,牙槽骨会因为没有“牙根刺激”而逐渐萎缩、吸收,导致“牙槽骨高度/宽度不足”,甚至出现“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等问题,严重时会让面部凹陷,显得“显老”。

种植体的牙根植入后,能模拟天然牙根的“生理刺激”,通过日常咀嚼将压力传递给牙槽骨,从而延缓骨吸收、维持骨量。临床数据显示:带牙根的种植牙,5年骨吸收率通常<0.2mm,远低于活动假牙对牙槽骨的加速萎缩作用,简单说:有牙根,才能保住“牙槽骨地基”,避免脸塌、邻牙歪

“真牙体验”作用:独立存在,不损伤邻牙

传统固定桥(烤瓷牙、全瓷牙)需要磨小两颗邻牙来支撑,相当于“牺牲两颗牙补一颗牙”,长期下来邻牙可能因磨损、龋坏出现问题,而种植牙的牙根(种植体)是独立植入牙槽骨的,不依赖邻牙支撑,既保护了天然牙,又能实现“单颗缺牙单颗种、多颗缺牙多颗种”的高效修复。

种植牙的“牙根”怎么选?三大关键点避坑!

既然牙根如此重要,那是不是“越贵越好”?其实不然,选择种植牙牙根(种植体),需关注以下三点,避免被“低价陷阱”或“品牌溢价”误导:

材料:首选“纯钛/钛合金”,生物相容性是核心

目前种植体材料主流为“纯钛(Grade 4/5)”和“钛合金(Ti-6Al-4V”,两者生物相容性极佳,能与骨组织牢固结合,且不会产生排异反应,市面上少数低价种植体可能使用“不锈钢、陶瓷等材料”,这些材料要么与骨组织相容性差,要么强度不足,容易松动、折断,一定要认准“ISO 13485医疗器械认证”的纯钛/钛合金种植体

设计:“表面处理技术”决定骨结合速度

种植体的“表面处理”是影响骨结合速度和成功率的关键。

  • 喷砂酸蚀(SLA)表面:通过大颗粒喷砂+酸蚀,形成粗糙的表面结构,增加骨细胞附着面积,是目前主流技术(如瑞士Straumann、瑞典Nobel);
  • 亲水表面:在SLA基础上处理,使种植体表面具有“亲水性”,能加速血凝块附着,缩短骨结合时间(从3-6个月缩短至6-8周),适合骨质条件差、需要“即刻负重”的患者。

提醒: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亲水表面”,根据自身骨质(医生会通过CT评估)选择即可,避免盲目追求“高端技术”而多花冤枉钱。

品牌与医生:“好牙根+好医生=成功保障”

种植体品牌分“欧美系”“韩系”“国产品牌”,欧美系(如瑞典Nobel、瑞士Straumann、德国Ankylos)临床使用时间长(50年以上)、适应症广,但价格较高;韩系(如Osstem、Dentium)性价比高,适合骨质条件较好的年轻患者;国产品牌(如威高、百康特)近年技术进步快,价格亲民,但需选择有长期临床验证的产品。

但比品牌更重要的是“医生技术”:种植牙手术需要精准控制植入位置、角度、深度,避免损伤神经、血管,选择有“种植资质认证”(如ICOI、ITI认证)、年种植量≥300例的医生,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牙根的性能,降低手术风险。

警惕!“不含牙根”的“伪种植牙”正在坑人!

最后必须提醒:市面上少数机构打着“低价种植牙”的旗号(如“1980元/颗”),实际上省略了“种植体(牙根)”,直接在牙槽骨上安装“基台+牙冠”,这种被称为“骨膜下种植”或“黏膜下种植”的技术,早已被国际口腔医学界淘汰——没有牙根支撑,基台极易松动,感染率高达30%,使用寿命通常不超过3年,最终不仅钱白花,还可能加重牙槽骨萎缩,后期修复更难。

真正的种植牙,必须包含“牙根(种植体)+基台+牙冠”三部分,任何“省略牙根”的宣传,都是拿你的口腔健康当赌注!

种植牙要括牙根,这不是“附加项”,而是“必需品”!

简单说:种植牙的“牙根”就像树的根系,牙冠是枝叶——没有根系,枝叶再茂盛也会枯萎,选择种植牙时,一定要确认包含“种植体(牙根)”,并根据自身骨质、预算选择合适的材料、品牌和医生。

如果你或家人正在考虑种植牙,建议先拍一次口腔CT(CBCT),评估牙槽骨条件,再与医生详细沟通种植方案。一口好牙,从“选对牙根”开始——毕竟,种植牙不是一次性消费,而是关乎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品质,稳扎稳打才能“一劳永逸”!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种植牙牙根”的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解答~)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